首頁 > 教育頻道 > 當代教育 > 正文

《回眸2004家庭教育備忘》:“迷失的責任”(編導:李海冰)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18日 10:20)

  主持人: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當代教育》《回眸2004家庭教育備忘》。我是曉輝。2004年的冬天究竟是比往年冷還是暖,可能連我們的氣象專家也很難説清楚。可就是在這個冬天,一封家信引發的有關責任與孝心的熱烈大討論,卻從南京大學的校園開始向全國漫延。我們來看一下大屏幕:

  主持人:一封沒有署名的辛酸父親的來信,引起了這麼大的社會反響。它讓很多人在2004年的冬天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不知從何時起,我們成長中的年輕人丟失了一份應有的責任。呼喚這一份責任就成為我們今天這一期節目的主題。首先我們請出我們今天的兩位嘉賓——馬未都先生和復旦大學的博士生馮艾。

  主持人:你好,馮艾。請坐,馬老師,您好。 剛才我們播的這封信不知道二位以前有沒有看過?或者有沒有聽説過?

  馬未都:我是聽説過。

  主持人:您聽説過。 馮艾聽説過嗎?

  馮艾:我看過。

  主持人:不知道二位在看到這封信的第一感覺或者説最直接的感受是什麼?

  馬未都:開始我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還是比較震驚的。我覺得我們每一個後來人、就是晚輩如果在親情面前、如果在親情和金錢面前,當它發生衝突的時候,如果這樣去做事情,我覺得他良心上應該受到譴責的。這樣的話他自己應該通過父親這封信 應該更好地調整自己。因為對他個人而言給他關愛最大的應該是他的父母。

  馮艾:我覺得他的父親已經真的是傷透了心了,你都能夠看到的是一個遍體鱗傷的一個老人在寫這封信。

  主持人:那麼社會上是不是存在著辛酸的父親信中所説的這麼一個現象?

  馮艾:它反映的問題在我們大學生當中確實會有,有些學生跟父母的溝通很少,可能最大的一個話題就是關於錢的問題。但是這也不是主流,我覺得這封信像是把同學當中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所有的集中在一塊就像寫小説一起,集中在一起突現出來了。

  馬未都:我是覺得像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現在這一代人教育,不僅僅是大學生,我覺得,中學生、甚至有些沒上學的也可能會出現這種問題。

  主持人:我們接著看這封信中它還一再提到,兒子為了滿足自己的生活、娛樂,那麼使用各種手段向父親要錢。甚至謊稱是要學費,或者誇耀別的同學:你看他的父母多好,他一要錢就給他。 那麼父親就説:一想到這個事就特別痛苦 ,甚至是失眠,説兒子已經成為了自己心病的根源。那麼您認為父親這麼形容的話是究竟因為他的經濟的窘迫、還是因為兒子的欺騙、還是有別的原因?

  馬未都:我覺得作為父母他的所有的痛苦是來自於孩子的道德感的喪失。那麼尤其作為親人之間,如果孩子用一些不正當的手段來騙取父母的錢的時候,那父母知道以後,會非常地憤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它對人是否成才有一個 四個簡單的基本標準。第一條就涉及這個要學會做人。學會做人是什麼?就是你道德感的建立。你怎麼能作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呢?就是在社會中不妨礙別人的人。那就是你道德感的一個建立。這個是我們今天我們全社會面臨的一個巨大的難題,不只是他們家裏面臨的。

  馬未都:那我們看到信的結尾父親也這樣説 他説我希望孩子能夠增加一點善良的心。你們二位怎麼來理解這個善良的心?

  馮艾:就是讓孩子懂得不要就以自我為中心,不要光考慮自己,也要考慮他人。

  馬未都:我們應該建立一個很強的感恩思想。感恩跟報恩還有一個區別,報恩一般情況下,是有明確對象的,比如父母養育了我,我要對父母報恩。但是這個感恩它不是。它要你內心世界真正感到這份社會的溫暖,你作為一個人、作為人類的一個分子感受整個人類給你帶來的這種溫暖,而不需要有明確的對象。而我們的大部分學生、尤其年輕學生,這種思想是很差的。我年輕時候也很差。我是到了歲數比較大的時候才有這種感恩思想。

  主持人:您是多大以後才開始慢慢有這種感恩的思想?

  馬未都:我感覺我四十多歲我才開始有。年輕的時候確實沒有這種感恩思想,我覺得父母對我們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有一次跟我父親去坐火車,那個時候我十六歲。是1971年的事情,那麼就一張臥鋪。一宿,我睡在那個臥鋪上,然後我醒了以後我發現我父親坐在旁邊,因為我當時説,咱倆一塊睡。我當時還很幼稚地説。你想,那臥鋪很窄,怎麼可能兩個人?小孩睡覺又不老實,然後,我覺得父親坐了一宿,我沒有跟他説什麼……

  主持人:當時已經有一些顫動。

  馬未都:對 我非常強烈地感受——我覺得他怎麼能坐一宿呢?一直到我父親去世我也沒機會説這件事,我就沒有説。但是我今天坐在這兒,我就忽然就想起這個,那麼我覺得,我們如果説要報恩的話,那我就對我的父親報恩。如果説感恩的話,我覺得是人類給我們的這麼大一個關愛,但我們的孩子很多時候是不懂這些的。

  馮艾:其實這個問題不光是孩子的問題,有的時候我們的家庭的教育在有些方面,比如説對於孩子、培養他的愛心、責任心上, 有一定的缺失。像大學報道那一天,能夠明顯地看到 ,學生兩手空空,他所有的行李都是父母拿的。其實有的時候學生會有點不好意思。當他們走了以後,家長就會覺得,孩子馬上就應該成人了,你就應該理解我這份苦心了。可是我們在培養孩子的時候,忘了告訴孩子,這個孩子的愛心、責任心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他進校門的時候,其實你就可以更多地讓孩子自己做一些事情。

  主持人:信的開頭有一句話我印象特別深。他説:儘管你傷透了我的心,但是你畢竟是我的兒子。我在想: 這位父親他今後,他會怎麼做? 他又能做些什麼?

  馮艾: 血濃于水 。畢竟那還是他的兒子。所以這裡面父親也挺無奈的,是無奈,也很傷心 也很無奈。所以很重要的一點還是跟孩子溝通。

  主持人:可以採取一些補救的措施,不是説完全不能挽回了?

  馮艾:這個絕對不會的。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其實孩子就是,還沒有真正地去理解父母,還沒有把他心底,其實每一個孩子,我覺得,對父母都是愛的。把他心底那一份對父母的愛給它挖掘出來,讓它幫助他尋找到他的責任在哪。

  主持人:對於2004年來説我們不僅僅有關於一封辛酸父親來信的記憶,同時我們也發現,有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意識到用不同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責任心。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位母親,她的做法:

  (短片)

  主持人:我們應該怎麼理解這位母親她究竟是要帶給孩子什麼?

  馮艾:起碼她通過讓孩子去擦皮鞋這件事情,通過他們的勞動,讓他們體會到了母親當初創業的艱辛,讓他們也體會到回到家裏的最初的一個生活的原點,從那裏重新起步是一種什麼樣的滋味。

  馬未都:我覺得她母親這種貌似殘酷的這種方法實際上是一種對孩子的最大的關愛。那麼如果説你作為一個有錢的母親,你對孩子全是過分的溺愛,大量的錢都給了他,其實是害了他。她心裏很清楚。所以我覺得,她貌似殘酷,實際上她並不殘酷。

  主持人:那麼這位母親她的這種做法可能在對於其他的家庭,在培養孩子責任心這一方面有沒有説,也可以值得借鑒或者學習的地方?

  馮艾:有的時候我們要對孩子狠一點心,有的時候,也要培養孩子們去吃苦。就像片子中的母親同意讓孩子去擦皮鞋,而且她很高興的是孩子選擇了擦皮鞋這個工作通過吃苦來磨煉他們的意志,讓他們的情商和智商得到綜合的發展。這樣他們才能成為一個堅強的人、一個真正有用的人,能夠回報社會。

  馬未都:我希望全社會都能夠向這位母親去學習。我覺得這種方式是一種非常良好的方式。你比如家長、我們的家長願意幫孩子做很多事情,包括把孩子需要的東西都買來,也不願意拿錢讓他自己去買。對錢,孩子沒有掙錢的概念。但是他走向社會的時候,當他成人,比如十八歲以後,尤其考上大學以後,他面臨的很簡單的問題就是錢。這個錢才讓他能夠更好的學習,或者説讓他消費,再或者説讓他揮霍。都是這個錢來引起的。那麼他在一開始的早期教育中沒有建立錢是需要勞動所得,沒有認為這個錢來之不易,沒有這種等量交換的概念的時候,他就很容易花冒了。我覺得不是有錢沒錢的原因,是他不知道錢怎麼來的。

  主持人:您覺得這是他從小從小應該對金錢、對勞動價值的一個教育和一個引導?

  馬未都:引導。

  主持人:那二位能不能夠通過自己的切身的一些體會也好、一些經歷也好,能給我們更多的建議嗎?或者給我們做父母的、做家長的更多的建議。

  馬未都:我覺得責任心應該從很小就應該培養,家長因為是跟孩子非常非常親近的,所以他無時無刻地可以隨時地可以教育他。但是儘管他的力量是比較薄弱的。家長説的話跟警察説的話完全力度不一樣。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家長就應該 做家長的應該不停地從他小時候經常地、潛移默化地對他進行這種責任感的教育。你比如説,尤其孩子在很幼小的時期,比如幼兒園 、比如小學的時期,很多事情很容易做一半就放棄了。比如遇到難度了,或者遇到其他的打擾以後,他就會分心。這時候家長應該提醒他,事情要做完這是他的基礎的責任心,持之以恒,然後要培養他的社會責任心。就是不是説具體的這件事,對你爹媽交待就可以了,比如公共的衛生 、公共的道德,這種責任是對全社會而言的,比如這次海嘯募捐,很多家長領著孩子去,就是非常好的事情。有時候家長就是還回避孩子,比如我捐了錢不跟孩子説,我覺得這個非常不好。其實,有必要帶著孩子去接受這樣的教育。

  馮艾:我也曾看過這樣的小例子,就是講下雨天,孩子回到家的時候,發現鄰居他把衣服晾在外面,那麼就會被淋濕,所以孩子把鄰居的衣服給收了。收了以後父母卻罵他,你自己都淋雨了,你管人家幹嗎?你先回來嘛。那從此以後,孩子這種幫助別人的念頭就慢慢地,如果總是被父母這樣的冷言冷語一潑的話,就全都給打消了。實際上我們父母也應該儘量地多幫助別人,然後也鼓勵孩子多幫助別人,不要用自己的、完全的自己主觀的意識,特別是有一些負面的影響去影響孩子。那麼儘量多地去鼓勵孩子,多參加一些公益的活動。

  馬未都:就是你引導一個孩子,你自己的孩子 ,你能夠引導他在社會上是一個有用的人,是一個有道德感的人、有榮辱的人,這是你家長的一個責任。

  主持人:就在2004年,重慶有一所大學,他們就在學生當中開展了這樣一項活動,讓學生自己給自己算一筆賬,同時還要寫一封信,我們先來看一個短片。

  主持人:剛才兩個片子都是告訴我們的父母應該對子女進行怎樣的責任心的教育。那麼這一回是學校介入了,幫了父母一個忙,你們怎麼看待學校的這一次活動?

  馬未都:我覺得這個就是特別好的一個例子,就是讓他們通過經濟的手段,對他們進行一番很具體的一個教育。而不是做一個很空泛的活動,所以我覺得效果非常好。

  馮艾:我覺得對於學生的教育、家庭 、社會、 學校都有責任,都很重要。大學裏面用這樣的方式讓學生真正地算一筆明細賬,這個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也覺得有一點可悲的就是,要等到大學這個階段大家才能夠通過這樣一個形式了解父母、 理解父母,我覺得晚了。那實際上,比如説我們對學生的教育,可以在學生上大學之前,家裏家長可以跟孩子好好談一次話,就是跟孩子們,或者用另外一種方式,父母在一起算這一筆錢,算的時候,或者孩子親自地去參與、或者是像是無意地讓孩子去聽到,讓孩子突然意識到,原來他要花掉這麼大一筆錢。那父母再跟孩子進行一個溝通,一個情感上的一個交流。那可能孩子在上大學之前他就已經意識到這一份責任,而不要等到開學了靠學校的強硬的像完成作業一樣的,讓孩子們去完成。

  馬未都:因為有時候我們中國人很願意,尤其作為這種比較艱苦家庭這個父母很願意把自己艱苦的一面藏起來,不展示給孩子,儘量地不讓孩子知道。這就完全是不對的。你應該告訴他,我有很多不易,但我拼盡全力要做這件事,就是讓你上學 ,受到良好的教育。為什麼要受良好的教育,就是你將來在社會上,變成一個有用的人,不是一個無用的人。

  馮艾:其實我覺得不同的階段孩子會有不同的反應的。其實是有各種各樣的例子。比如説,我也聽人給我講過有一對父母,他們為了教育他們的孩子,確實是花了很多的心思。他們家家庭條件也不是很好。每天晚上,就是吃完晚飯以後,惟一的一種水果就是他們家買了一筐橘子。吃完飯以後,爸爸一個、媽媽一個、兒子一個,每天晚上就是這樣的。當最後一天,只剩一個橘子的時候,母親就問孩子怎麼辦。那孩子已經習慣了,就是每人都有,所以他自然跟父母説,把這個橘子分成三份,一人一份。而父母説了,我要的答案就是這個。就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他潛移默化地在引導著孩子。通過點滴的小事,要去教育孩子。

  主持人:好,那麼在今天節目的結尾,我們還是想聽一下片子當中這幾位孩子在做完了那份特殊的作業以後,想對自己的父母説些什麼:

  (短片)

  何士浪:我削蘋果的技術特別好,但從沒有給父母削過,我想説,回家之後,爸、媽,我一定給你們削一個蘋果。

  時 鵬:我想説的是,爸、媽,我從十八歲開始長大。

  官連青:長大了,就應該懂得責任,我現在能理解你們對我的眼裏,我以後一定會好好待你們,對你們負責。

  薛 飛:一張表,算得是錢,錢,我一定要努力還上,但父母對我們的感情,卻是我一輩子也還不清的。

責編:英子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