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播出節目

馮鼎的暑假生活(8月23日播出)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24日 13:44

  解説:五竹村是馮鼎的家,地處西安市戶縣近郊,每年暑假前後,都是這裡的農民給長起來的玉米追肥的好時候,而大學生馮鼎也開始了套上牲口犁地的別樣的暑假生活。

  馮鼎:祖傳的,我爺爺就是給隊里拉牲口的,我爸爸也愛這個玩意。

  記者:你幾歲會幹這個的?

  馮鼎:十一二歲,那時候小,家人不讓幹。

  解説:馮鼎去年考入青島科技大學精細化工專業,也是去年,馮鼎的爸爸患病去世,給爸爸治病,花光了家裏的積蓄,大學裏近萬元的學費,使馮鼎一籌莫展,而正是祖傳的趕犁這門手藝幫了他的大忙,給鄉親犁一畝地掙十元錢,去年,犁地使他掙了兩三千元。今年暑假,馮鼎還想通過這種方式湊點學費。

  馮鼎:幾千元錢對人家來説可能不太是個什麼,但對一個農民來説就不好弄了。何況我家裏還沒我父親,就剩我媽一個人,她就靠那幾畝地,你向親戚借?都在農村!沒有什麼豪門富戶和我們是親戚。

  解説:馮鼎的媽媽是普通的農村婦女,學費的事,並不能幫兒子很多忙,而為了讓媽媽寬心,馮鼎在家裏很少提起學費的事。

  馮鼎的母親:他總是叫我別操心,不用我管,他想辦法。

  馮鼎:反正我這人還是比較樂觀的,我總想著車到山前必有路,回去自己努力點賺點錢,回來下個地幹個活或者再找別人借點。比如同學啦,就差不多了。

  解説:雖然可以向朋友們借,可以申請貸款,但馮鼎還是想自己多掙點錢,借、貸,在農村人看來都是不好的選擇。馮鼎真的很喜歡犁地,踩著軟軟的泥土,看著被露水濕潤過的玉米葉,他的心裏總會一下子敞亮起來,而這種體驗,馮鼎在青島讀書時是很少有的。犁地是門手藝,爸爸曾經教給馮鼎其中秘訣,犁一定要把得穩,扎得深,走得直,其實馮鼎覺得這個秘訣可以用到很多地方,更深刻地領會了其中道理,馮鼎對自己的趕犁水平絕對自信。

  馮鼎:説驕傲點,還算一流吧!

  記者:累不累?

  馮鼎:累是累啊!太累了,得找兩個人,再找一個人,兩個人換換還可以,還能撐得住,一個人絕對撐不住。尤其剛下過雨,上面太陽曬,地下水蒸氣蒸著,沒風,或者早上,露水不是大嗎?穿那長褲、膠鞋、解放鞋,一個來回,腳在裏面和泥呢。撲哧撲哧的!很累的!最累一回好像是前年,我一個人出去了,在我們鄰村一上午弄了七畝地。

  馮鼎的母親:他就真的睡在那兒不能動了,他身體也好,腿都磨爛了,回來都走不成路了。

  馮鼎:把車拉回來之後,牲口在外面停著,我坐在車上就沒下來,就實在不想下來,坐那兒就這樣,腰都挺不起來。

  解説:趕犁雖然很累,馮鼎還是樂此不疲,因為除了錢外,趕犁對他還有更多的意義。

  馮鼎:學費是一方面,主要是我出去趕犁的時候,人家經常説,你看這孩子多像他爸。我父親那人雖説個頭不太高,但是人很精幹,把犁趕上地頭之後,趕上路,牲口擺順了。然後這個腳搭在犁上拿帽子扇涼,和人家説會兒話、喝著茶,看著很自然,也看著很美。有時候我在地裏面趕犁,我也就想找那種感覺,也算個再現吧。人家(看見我趕犁)説,他爸當年怎麼怎麼了,他爸去年活著的時候和娃一起咋了咋了,聽那話的時候,有時候就感覺好像能和父親能近一點。

  解説:暑假過去了一大半,與去年不同,今年趕犁馮鼎沒掙到很多錢。

  馮鼎:生意不太好,它主要是雨水多,稍微地一軟,把肥料往地裏面一灑,就不用犁遍了。玉米也長得比較快,很集中的。

  記者:那今年下來一共能掙多少錢?

  馮鼎:五六百元錢

  解説:趕犁只掙了五百來塊,而雨水的滋潤又使地裏的玉米一天高過一天,趕犁掙錢的機會越來越少了,可今年與去年不同,馮鼎想自己是大學生了,可以去城裏找臨時家教或文秘等活幹了。其實,在上大學前,馮鼎很少離開五竹村,對於城市,他有種天然的陌生,而這種陌生,在馮鼎第一次離家去青島上學時曾經強烈地爆發出來。

  馮鼎:剛到青島很茫然的,尤其到青島火車站,那天下大雨,人生地不熟,我們三個學生過去的,都沒家長送,我們去得早,早上好像六點就到青島了。接站那夥同學老不去。我們就在那兒不停地等啊等,找。有一種很陌生、很孤獨的感覺。

  解説:經歷了最初的不適,馮鼎漸漸地發覺,城市裏的高效率、快節奏,他慢慢地接受了、認可了。

  馮鼎:像我們五一齣去打兩天工,那個地方好像就是給各個公司租賃的青島辦事處。上下坐電梯,上去之後明顯給人一種那種快節奏的感覺。房間裏都擺幾臺電腦,電話不停地響。

  解説:進城找工作,並不像馮鼎想的那麼容易。城裏沒有合適他的事可幹,而意外中看到的一條信息,引起了馮鼎的注意,通過這個信息,馮鼎感到,他的學費有著落了。麵粉廠大量出售麩皮,這個信息使馮鼎想到五竹村裏的十幾家養豬戶,麩皮是主要的豬飼料,從廠裏批發來,再去村裏零售一定會有差價,信息就是金錢啊,馮鼎想起了他在大學裏經常聽到的一句話。

  馮鼎:五毛八!那我先少買幾袋子回去看看。

  同期:行。你隨便!

  馮鼎:回去先試試,你今天先給我開兩袋子。

  解説:麵粉廠的阿姨聽説馮鼎是個大學生,每斤特意給他便宜了一分錢,成本降低了,當然意味著利潤多了,想著想著,馮鼎打心眼裏高興起來。麩子拉回家了,可意想不到的事讓馮鼎的好心情一下子消失了。

  馮鼎:我上午拉了一袋,每斤五角九,我買的那個麩子質量差不多,秦鎮麵粉廠出産的。那天才拉回來,拉了二十袋子。

  解説:村裏的養豬戶,不是家裏有許多麩子,就是人家的進價比馮鼎買進的價格還低,這種局面讓他很後悔,當時幹嗎不先問問再去進貨呢?

  馮鼎:我買的麩子五角錢。

  同期:五角幾?

  馮鼎:我昨天買的五角五。

  同期:上午我取麩子的時候,每斤五角九。

  同期:那你就取得貴了!

  馮鼎;取得貴了?我應當提前把(麩子)行情問問。

  同期:給你留下幾袋。

  馮鼎:行!賺錢不賺錢的叫我先把手騰出來吧。

  解説:一個鄉親決定買了馮鼎的麩子,但馮鼎每斤賠了一分錢,兩袋麩子加上車錢,他總共賠了近五元錢,馮鼎還知道,這還是鄉親幫他忙的結果,想想當時的魯莽,馮鼎後悔得直跺腳。而聯想起大學裏城市同學辦事時的週全與聰明,馮鼎不得不佩服人家。

  馮鼎:就是在人際交往那一方面,辦事辦得很活的,很靈活。不像有的農村孩子沒出過遠門,辦事很死板,都有優點。

  解説:麩子總算是賣出去了,馮鼎多少松了口氣,聯想起以往的很多事,馮鼎總是很感謝這些厚道的鄉親,他們會盡力幫你,對這些幫助馮鼎總想回報,而這種動力使馮鼎學習起來更加努力,每天早上他總是很早的去早讀,而青島清晨的味道似乎和五竹村一模一樣,這種感覺總會鼓舞馮鼎。

  馮鼎:可以看著太陽升起來,我總覺得我是第一個迎接旭日的人,跑完步活動完之後再哼幾句:祖籍陜西韓城縣!杏花村中有家園。

  解説:假期快結束了,馮鼎最終沒有自己掙夠學費,一個親戚答應資助他,這多少解決了馮鼎的燃眉之急,度過了這個別樣的暑假,馮鼎好像感受到很多東西,他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更清晰了。

  馮鼎:學習搞好之後,然後我想到西部去支援兩年,現在有大學生支援西部計劃,有的時候人家説那些都是傻子,憑著一腔熱情,我總覺得我是想過去幹點實實在在的事,哪怕當個小學教師呢,只要我能影響這個孩子,他將來做個有用的人才那也就算我還有點貢獻吧。

(編輯:英子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