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播出節目

成長的煩惱(2004年2月25日播出)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8日 11:13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各位收看《當代教育》的系列節目《成長的煩惱》 我是勝春,首先呢,給大家介紹一下今天的我們的演播室當中請來的兩位嘉賓。一位是聞心齋心理諮詢所的諮詢師張麗女士。歡迎您,您好。另一位是師大心理學院的博士生呂勤、歡迎兩位到來。前不久呢,我們的記者在北京晚報看得這樣一篇文章,文章是這樣説的,説有資料顯示,近十來年學生的心理問題呈加重的趨勢。而且是其中的列舉了像交往適應,學習困難 ,情感挫折,娛樂限制 ,擇業茫然等等這十四個方面的問題。

  嘉賓:確實是這樣子的,現在社會發展越來越快了,這速度越來越快了,信息量也越來越大了。每個人都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了,那把這些壓力折射到孩子們身上,他們承受著更多的壓力,所以這個問題就凸現出來了。

  主持人:我們在生活當中找到一些實例,然後我們再去分析好不好。

  解説:王昆是某市重點中學高三年級的一名學生,父母都在政府機關工作,王昆從小學到初中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因此他父母對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三年前,王昆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重點高中。高一時王昆的成績排在班上前五名,但是從高二開始,王昆的成績逐漸下降。王昆非常苦悶,開始封閉自己,隨後他與他周圍的同學也慢慢疏遠了。王昆的同學對王昆這些古怪的行為也感到不可理解。

  王昆同學:他這個人平常總是獨來獨往,和我們也不愛在一起玩,他學習挺用功的,可是成績不是很好,也説不清怎麼回事一下就跟不上了,然後慢慢地成績越來越不好,學也學不下去。

  王昆同學:王昆上課經常走神,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覺。他説他為學習成績下降的惡夢所驚醒,他常常嘆氣自言自語。

  解説詞:王昆把每次大考成績都做了記錄,並且繪製了成績曲線圖,隨著曲線一直下降。王昆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主持人:剛才我們是一塊兒看了這段短片,片中這個王昆算出了問題嗎?

  嘉賓:他這個症狀吧,基本上可以説是有這種神經衰弱的表現,這談不上什麼心理疾病。但是呢他應該算一種就是説,還是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吧。剛才我們看到王昆,他的那種感覺是很痛苦的,很苦惱的,他原來本來成績一直很好,自己還給自己畫了一個表。我們都知道這個人往高處走,往上畫的時候那個心情是什麼樣,往下畫的時候,他是不是也給自己造成一種心理暗示,這種壓力到底來自哪?那像那個王昆是中考剛剛過來,他從一個普通學校當時的尖子生考到一個重點的高中。這裡面有一個,他就是中考剛剛過去,又到了一個尖子堆裏面來上高中,所以這裡面他就有一個對自己有一個目標設置的問題了。他就是説,原來是尖子,可能同學老師都圍著他轉的,但是到這兒來呢他的成績開始排第五名,後來他稍不注意就往下出溜,周圍同學都顯示得很強。

  嘉賓:當初我上學那個年代的時候,就是有一個班級裏面的幾個尖子生,他們之間互相很少説話,都在暗暗較勁,就是説,今天晚上你學到十二點,我要學到一點鐘,你學到一點鐘我要學到兩點鐘,你要學兩點鐘,我今天晚上就不睡了。那同學之間的話,在這個中學階段肯定壓力是非常大。就是説互相之間由於這種競爭吧,由於這種激烈的競爭,那麼造成彼此之間都是對方的壓力源了。再加上是獨生子女,他們的溝通和人際交往也會有一些問題。這樣就顯示他們的一個心理問題就顯現出來了。其實好多孩子呢,他都承受著壓力,只是有的表現出來了,有的沒有表現出來,表現的方式是不一樣的。但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確實是,他們的壓力和家長的壓力都比較大,而且顯現出來的都有一定的焦慮情緒。

  王昆母親:昆昆啊,回來了,成績下來了嗎?

  王昆:煩不煩啊?小點兒聲不成啊?

  解説:王昆週末很少出門,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家復習功課。由於他情緒焦躁,注意力不集中,經常為一點小事對父母大發雷霆,就連聽到家人哪怕是走路時拖鞋的聲音他也會非常地煩躁。

  王昆母親:平時他在家時候,他在家學習啊或者是看書,我們從來都不敢弄出什麼響動來,他爸爸特別愛看電視,但是為了他學習啊,把電視都戒了。像聽音樂,我們平時走路,包括我收拾屋子刷碗,從來我都不敢弄出響動來。就是怕影響他學習。

  王昆:我知道這樣是不好,對家長這種態度確實是不對。但我真是控制不住。

  王昆母親:他一發脾氣我們也挺難受的。就是説養這孩子,這麼關心他,這麼照顧他,他還是發脾氣,可是又一想自己的孩子學習壓力大,緊張,我們也都理解,

  主持人:其實剛才我們從片中看到的一種困惑,這種困惑不僅僅來自王昆本人,而且來自他的父母,比如他的母親剛才就説啊,説你看我對孩子已經這麼好了,孩子為什麼還會對我發脾氣呢?

  嘉賓:我們會給家長一個建議就是你不要搞的那麼緊張。你説我在儘量照顧孩子,我沒給他壓力,但實際上,就是你的行為電視也戒掉了,沒有任何的響動,實際上你這種就是有點兒那個如臨大敵了,搞得非常緊張,你自己這種焦慮緊張的情緒也會傳遞給孩子。

  嘉賓:對 ,傳遞給孩子,孩子會感到非常的難受。而且,他更不知道該怎麼辦好了。他的那種過度的關愛,都會讓孩子變成一種壓力。覺得我媽對我這麼好,我還學不好我怎麼辦呢我?

  主持人:實際上有好多家長呢,他是出於對孩子的一種愛,他不一定是有意識的去給孩子壓力。

  嘉賓:對 ,對,比如説她希望孩子考上大學,可能也會説,這個你要考不上大學,我們的臉面往哪兒擱等等……這樣的話語呢,事實上就是在給孩子壓力。

  嘉賓:對,你看我的一個鄰居就是老太太嘛,她對孫子説,孫子你一定要好好考,隔壁他們家那個考上那個一個什麼北工大,然後他的奶奶跟我説,説他孫子考上北工大了,我一想,他考北工大了,那我孫子能考一個更好的學校。孫子你想吃什麼?奶奶給你買去,一定考一比他高的。

  主持人:他就實際上就把孩子這個考什麼學,將來去學什麼,這個成績作為就是大人之間的一種面子。

  嘉賓:您説這個面子,確實是孩子這個壓力的一個重要層面。我就曾經聽過一個孩子跟我講過這樣的事,他説我長這麼大很少哭,這是一個男孩子,他説我很少哭,我清晰地記得我上學的時候,曾經因為一件事情哭了。什麼事情呢?就是在一次中考的過程當中,他的鄰居考上了重點,而他沒有考上重點。鄰居的媽媽到他們家裏,一種炫耀的態度跟他媽説,哎呀,我兒子考上什麼什麼,你兒子考上了嗎?那時候他一轉身把門關上,到屋裏去哭去了。他覺得對不起自己的父母,那時候他壓力是特別大的。就是我們做父母的話呢確實不應該把孩子的成功與否就是當作自己臉面的維護的一個砝碼,這確實是應該注意的。

  王昆:你像我現在看書吧,看的時候基本沒心思,沒多長時間是在那書裏頭的,稍微有一點兒什麼東西,那注意力就跑了,然後跑了以後,再想回來接著看,那就又特別困難。

  解説:隨著高考一天天臨近,王昆的思想壓力越來越大,儘管他起早貪黑拼命學習。但收效甚微。王昆説他現在很苦惱,不想學習,也不會學習,他整天擔心如果我考不上大學怎麼辦?上不了大學怎麼對得起父母和親朋好友

  主持人:好, 那剛才們是一塊兒看了這段短片。

  嘉賓:看過之後我感覺這個片中這個王昆啊,他就是這個注意力很難集中。有的孩子呢,就是自己的那個學習這個弦繃非常緊,他不會放鬆,就是總是處於緊張狀態。按這個王昆他學習是非常用功的,而且就是説起早貪黑地在學習,但是他效率不高。這就是説到我們剛才也談到了這個人腦的活動它是有節律的,有時候,這個人腦它是處於興奮的狀態,有的時候呢是處於抑制的狀態,所以他一天這樣持續不斷地學習,那誰也不可能就是説把注意力集中那麼長的時候。那麼顯然的話呢,就是説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如讓他學會放鬆,就是學會讓自己鬆馳一些,該看書的時候看一段時間的書,然後可以出去活動一下,鍛鍊鍛鍊身體,或者是聽聽音樂,要學會有張有弛吧。這樣的話可以使自己這種心態得到一種調解,就是使自己這種精神緊張得到一些緩解,可能他的學習效率反而會提高。我好像曾經聽過經歷過學生時代的這些朋友他們談啊,就是説好像大多數的學生都碰到過類似的情況,就看書實在灌不進去了,用一個灌字,就灌不進去了。就説明他已經用多大的精力去看這一門科了。或者是這本書後來呢他的一個辦法,就是非常灑脫,把書本一扔我不看了,去玩兒去,他換一種方式,玩得痛快淋漓。打一場球之後回來再坐在這兒,他發現他的精力能夠集中起來了。

  嘉賓:這種情況挺多的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呢,他正好面臨著高考的壓力,有人就開玩笑就説啊,説中考像鬼門關,高考像鯉魚跳龍門。這是學生自己,這説明學生自己説,就説明這兩個考的壓力對他們來説是很大的。現在就是説大家都是擠在這個就高考這個獨木橋上了。那麼好像認為我必須要考上大學。不管是家長是周圍的同學,或者是這個學生自己都是這樣一種認識。所以的話呢,他必然就會給自己造成很大的壓力,有的人可能同樣面對的是這樣的壓力源,但是的話呢,有的人可能他就能承受,能夠承受甚至可以化解掉。有些人呢,可能就不能承受或者就是説有一些其他的誘因出現,他就産生了一定的心理問題。

  主持人:這種問題好解決嗎?

  嘉賓:應該説的話呢,通過一定的調整是能夠解決的。那好,有您這句話我們心裏面先踏實一點兒

  主持人:好,那接下來呢我們再來看一段片子。

  王昆母親:怎麼説呢?我們覺得這孩子沒什麼毛病,你説他每天也是天天去上學,只不過就是我覺得還是壓力大一些,那你説這孩子有什麼毛病,就覺得沒什麼毛病,能吃能喝天天老師上課去,天天去上學,你説去看心理醫生,我們總覺得沒毛病看什麼心理醫生,因為看心理醫生我覺得總是心理上有問題,我覺得我們孩子的心理上沒問題。

  主持人:好, 剛才片中其實已經給我們提出來一個問題就是王昆和他家人怎麼看待這樣的問題。

  嘉賓:咱們國家對心理學的普及知識並不是很多,家長在這方面,也可能知道的不那麼清楚。實際上他的孩子現在在受一種困擾,就是他想好好學習,但是偏偏成績在直線下降,他遭受了一種困擾,他不知道怎麼去脫離這種困擾,或者是擺脫這種困擾。家長呢,他在生活上照顧他也就説在物質層面上照顧他,在精神上怎麼去幫助他,他們現在還不是很清楚,所以她這裡強調的還是能吃能喝這就不是病。

  主持人:強調他物質上的。

  嘉賓:對,那麼就是説呢,實際上他確實能吃能喝。就是説器官、器質上確實沒有什麼病,但是他的問題就説還是在心理上,就是説作為家長來講呢,我們也要做一個深一層次的這個思考。不要覺得孩子身體很健康沒有問題,吃穿都沒有問題,就孩子真的就沒有問題。

  主持人:我覺得出現這些問題呢,就像我們走迷路了,迷路的時候,我們找不到路的時候去怎麼解決呢?還是要問警察,或問熟悉道路的人。我們心理出現問題的時候呢,其實還是應該找專業人士去幫助,按説就兩位來講,從這個心理學方面的專業人士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假如説我就是王昆,現在坐在你們面前。我這個時候呢,就是看不進書,學習成績也下降,我是覺得我考不上大學我對不起父母,現在覺得我特窩囊,就是學不好,像這個王昆也是這樣,他不斷地在想我考不上大學怎麼辦?我考不上大學怎麼有臉見人等等。就是説人的潛意識可以説他是一片沃土,你種什麼它就長什麼。這樣的話呢,我們要給這樣的孩子一種建議,還有一點就是説要他們用那種積極的自我暗示來代替這種消極的自我暗示。

  主持人:我覺得剛才那句話特別值得提醒我們注意啊,就是説你的潛意識是一片沃土,你種什麼它就長什麼。就是你假如不停地給自己負面的心理暗示的話,那肯定它長出來就是負面的東西,那假如説你是積極的不停地提醒自己,我是可以做到的,我是一個成功者。那可能你最後的結果也是這樣的,

  嘉賓:對 ,所以的話就説我們一定要,就是説用那種積極的自我暗示來取代這種消極的自我暗示。我想起《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這個電視劇,裏邊有這樣一個細節,就是張大民的弟弟大國吧,也是兩度高考失利,那麼後來的話呢,第三年高考之前吧,某一天晚上他又找他哥説我又不行了,還非常非常沮喪説又不行了。後來第二天呢,張大民就給他帶到不知道是香山還是哪,帶到一個很高的山上,然後呢,就讓他對著那個山下大聲喊,我能考上大學,我能考上大學。

  主持人:張大民雖然沒有學過心理學,但是他所採取的這種方式就是很合理的。

  嘉賓:對,很合理。就是一種積極的自我暗示。我覺得一方面就是要加強這個積極的自我暗示,就説自己要有自信心,要能夠相信自己。

  解説:在一次模擬考試之後,王昆因為成績太差對自己徹底喪失了信心。他悄悄離開了校園和自己朝夕相處的同學。整日徘徊在城市街頭,在高考的壓力下,王昆迷失了自我,他決定不再重返校園,但他卻不知道腳下的路該走向哪?

  嘉賓:第二就是説要調整這種目標定位,就是説不要把那個目標設置的太高。比如説就要拿班上的第一呀,就要成為班上的尖子啊,等等。呂琴老師説的很好啊,我再補充一點兒就是有些孩子的壓力,來自於給自己設置一個非常肯定的目標,實際上要學會多方面地去考慮問題,有一定的彈性,要有彈性,有一個可調整的空間,就像有的孩子説我想考上清華,但是我考不上清華沒關係。我讀一個普通大學的本科以後,我再去清華讀第二學位。那個時候呢,讀那第二個學位非常非常容易,也就是説,你要實現這個目標方法有多種,而且你不是説,我就這一個,就除了這個就其他的就絕對不行了,要學會調整。再一個呢,我也建議有的就是給自己定的那個目標比較高的孩子重新調整一下自己的目標,甚至有時候,如果説像王昆這樣的孩子,説哎呀,我考不上大學怎麼辦?我對不起父母了,我倒建議他可以做一個想像,就想像我真的沒考上過大學又能怎麼樣,又能怎麼樣。我不知道我們這時候説的時候,會不會電視機前很多那個青少年會説,你們真是坐著説話不嫌腰疼,你們都是考過了。你説又能怎麼樣?將來社會壓力這麼大,高考這個衡量的杠桿又是這樣的嚴謹,我們怎麼辦?不 ,你必須要有面對現實的能力,必須要有真是我到那種程度了我去怎麼去面對?因為好多孩子,為什麼這麼大的壓力?為什麼會有這麼嚴重的焦慮情緒?就是因為他不敢面對這個後果,他這個後果連想都(不敢想)。有的孩子就跟家長有時候給我們講,説我特別為孩子擔心,他講我如果考不上大學我就要自殺,我沒臉見人。那真是這種情況又怎麼辦呢?你把這個想通了,你心態放平了,這時候你的學習成績,那時候就不是説我應該怎麼樣?而是我要怎麼樣。我舉一個國外的例子吧,因為這是一個加拿大的一個心理博士,回北京的時候和我們談起來的。就是他的一個教授,他的老師就是他的大兒子呢,是考上大學了,然後讀碩士、讀博士。最後進了研究院,是一個在事業上、學業上非常成功的。他小兒子呢,就沒有讀大學,是一個建築工人。他是以他小兒為驕傲的。有時候一説起來,為什麼呢?我的小兒子呢,非常的個性,就有自己的創造性,他那個教授在一個小島上買了一塊兒地,他小兒子呢就幫他爸爸在這個小島上建了一所房子,非常漂亮,就完全是根據自己的想像做的。他父親就説,他説我小兒子雖然沒有讀大學,但是我以他為榮,因為他在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愛好,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創造,他生活非常幸福。這個故事就是告訴我們大家這個作為父母要善於發現自己孩子身上的一些優點,而且幫助孩子揚長避短,給孩子在某一點兒上找到一種自信心,他在這個點上建立的自信心的不斷的擴大,他就會波及到他這個學習這個層面上。另外家長一定要認識到就是孩子和孩子之間絕對是不一樣的。

  主持人:個性差異。

  嘉賓:對,每一個孩子有每一個孩子的特點,每一個孩子將來有每一個孩子適合他走的路。不一定都是要去做學問,也不一定都去當官。關鍵是他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兒。我們決不能以學習成績好壞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

  主持人:其實無論是我們的教育官方部門,還是我們的這個老師家長和同學,都在不斷地強調減負,那麼話説回來,聽過我們今天這個兩位嘉賓的這種解讀之後呢,我覺得作為青少年來講,心裏應該有一個譜。就是説無論誰來減負,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給自己心裏要減負。我們衷心的希望所有的青少年呢,都能夠健康茁壯的成長,預祝你們學習生活順利。好,感謝各位收看這期的《當代教育》的《成長的煩惱》。

(編輯:英子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