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高三》滕少華:語文不做偏怪題 (12月12日播出)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23日 11:46
主持人:觀眾朋友您好,歡迎收看《當代教育》系列節目《決勝高三》。陜西高考狀元滕少華,是一位理科考生,可高考時他的語文成績奪得了陜西省的第一名,他在高三復習語文的秘訣在哪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解説:滕少華,2003年高考陜西省理科第一名,畢業于陜西西安交大附中。高考實考成績679 分,同時,他以145分的高分成為今年陜西省高考語文單科第一名。
騰少華:而高一 高二語文就是平時不那麼緊張,平時不太做題,平時花的時間,就不是特別多,就是説還是在平時穿插著學吧,也就是説在學習其它科目的時候,比如説學習數學的時候,休息一會兒,休息一會兒的時候,可以去學會兒語文。高三整個就變了,高三是語文,突然開始模擬考試了,語文佔一百五十分,所以平時就是覺得語文,尤其是選擇題吧,基礎知識錯得比較多,所以説就開始加強一方面,這方面的訓練吧,進行一些集團作戰吧。
解説:滕少華説集團化作戰是很多理科生慣於採用的突擊方式,很多理科同學都覺得做大量的練習題可以鞏固語文的復習效果。因為他們認為熟能生巧的原理在語文考試中也有奇效,但是這種靠題海戰術突擊的方式讓滕少華險些吃了大虧。
滕少華:在學理科學慣了,學理科學慣了的話,很容易把理科的那種學習方法帶到文科裏面去。就是説語文考試不好就加強做題,買一大堆題來做這樣做完之後,再感覺還是沒有什麼成效。也就是説高三剛上來的同學吧,心態還是比較浮躁,大家都想著就是能多學一些多學一些,然後就是這樣的話資料越多、買得越多,這樣的話很容易把自己陷入一個誤區了,題都做不完,什麼都沒有總結出來。所以我覺得對於我來説,現在有點教訓就是把那個有針對性的思想,形成得再早一些。
解説: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這是滕少華經驗所在,也是他的主要教訓。滕少華告訴我們,高三同學在語文復習上很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喪失了復習的針對性,一味陷入了追求生、冷、怪、僻,忘記了考試要求。比如每年高考語文都會有題目考查字音、字形、錯別字,以及成語用法,很多同學在復習字詞時都做了大量的無用功。
滕少華:一開始也許同學們習慣一般按音序去總結,按音序總結特別多,現在自己搞了一本辭典一樣的東西,當時有一個不好的分析,越怪越好,像我們當時語文老師,還講過一個發揚倒立。基本上找不見的成語吧,同學們也就是互相比吧,有點像背英文單詞了,説我又認識個什麼字,問別人一句話嗎,別人不會你會覺得,哈,我剛好比別人多復習了一些東西,我剛好要佔一些優勢,所以會覺得非常高興,這都是一開始高三同學的感覺。
解説:在我們對北京市某中學的採訪和調查中,很多同學都表現出了和滕少華他們當時一樣對生僻字的強烈興趣。您看,這是油印的,這是同學自己總結的,在黑板上還有同學之間互相考的難字。但是也有的同學已經不堪重負。
同學A:一大張片子好多那個A4的紙,然後每次做那些卷子,有成語那些改錯什麼的,也是要積累下來的那種東西。有的詞可能就是常出常用的就知道,但是如果要是真的挨條背,一個一個字地背,更沒有沒興趣了。
同學B:其實都不少有詞,活這麼大,第一次見,也不知道下半輩子還用得著幾次的那種,還有其實他們背成語,就是要説那種偏的詞,真有,真是一看你連什麼意思都不知道,就是聽都沒聽説那種。
解説:在採訪中我們發現無論是饒有興趣背怪字的,還是見到生字就發愁的,所有同學都對高考中考查詞彙的題目束手無策。翻開高考試題我們也可以發現,在每年語文試題中都有將近20分來考查字、詞、成語和文學常識。而這種題目很多人都認為沒有規律可循,於是只好毫無選擇地記和背,但實際上真是這樣的嗎?
曹陽:我們把工夫應該是下到哪兒,我覺得不要下在一個詞一個詞去攻克它,因為中國語言詞語浩如煙海,你都給它説清楚,那我覺得是很難。但是高考的它出這個第一題,語音題,第二題字形,第三題詞語題,那麼可以説呢,它是在剛才那個範圍裏邊,又是縮小了一個範圍,那這個範圍,就是常見常用的。
解説:曹老師從1975年開始在中學任教,現在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中學的語文高級教師,也是海淀區的語文學科&&人。談到高考語文考查字、詞的方向,曹老師分析了今年語文全國卷的高考試題。
解説:這是今年高考語文全國卷的第一題,要考生選出加點字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標準答案是B項,每個加點字的讀音都是LI(第四聲)而其它幾項中的干擾詞:盥洗的盥,雄關險隘的隘,諂媚阿諛的諂,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又容易讀錯的詞語。
曹陽:即要打好基礎又要關注容易誤讀的,它是在我們報刊也好,是我們生活當中也好,它容易見著而這個誤讀的。比如説是關係還是關係事,我們常見的,但是我們不太注意,那麼這樣的話呢,它就容易考察你。
解説:原來高考語文基礎知識的考查內容在方向上是緊扣生活的,這一點滕少華也深有體會。正是領悟到了這一點,和其他同學相比他的復習更從生活實際出發也更有趣味。
滕少華:平時要特別積累,很明顯的就是它有一個考虛詞的地方,虛詞就是説,我當時還在想,當時聽一個海報上邊説非典爆發,我當時想,這個爆發是哪一個爆,這是一道很典型的高考題,如果真出到高考。所以説就是平常你在生活中注意一下積累,像今年的語文題裏邊明顯的可以看得出來,就是加強一下,生活的氛圍吧。很多都是從日常生活中,提取出來的題目。
解説:注意從生活中積累,做高考復習的有心人,這是滕少華復習語文最深的體會。正是由於緊緊把握了高考考查的方向和實質,在2003年的高考語文考場上,滕少華語文基礎部分一分未失。而滕少華説,只要找到了針對高考命題特點的復習訣竅,其實越到後來,復習語文就越為輕鬆和簡化。
滕少華:就是説積累是有針對性的積累,再就是對於高考來説,先有一個宏觀把握吧,認識一下高考,會考哪方面,認真分析一下去年高考題,還有近十年的,然後就可以看出一個大概的趨勢,從這個趨勢裏邊選題,從這個題裏邊再來積累,積累過後再總結,這樣的話題量會特別少而且特別精。
解説:高考語文作文是整個高考中分值最高,耗時最長的題目。它要求考生在1個小時之內,書寫800字以上文章,而滿分高達60分。因此,很多人把高考作文戲稱為中外考試第一大題。可以説作文的意義已經超越語文考試,它的優劣直接關係到高考全局的成敗。滕少華回憶説,幾乎每個考生都想出奇制勝,在作文上拿到高分甚至滿分。
滕少華:還是追求高分吧,當時大家剛上高三,整個還是比較浮躁,覺得語文,要考語文,就拿個滿分作業,所以要拿滿分作業,就要寫比較出新,怪一些,所以大家都這麼想。一開始的風氣就是説大家都追求出新,也就是説基本上,文體是其實在思想上,沒有什麼創新,內容上也沒有什麼創新,只是在題材上有所創新。
解説:滕少華説他和同班同學在高三一開始寫過很多怪異的文體,想在文章體裁上出奇制勝,贏得高分。這些東西現在他回憶起來仍然津津樂道,如數家珍。
滕少華:詩歌是最出新的文體吧,寫作難度也比較大,一般來説在高考中,得分比較高,所以大家比較喜歡寫詩歌。就像什麼説明書、實驗報告、留言條、請假條都可以寫上,像實驗報告,有的甚至是直接交一張表格上去,無非就是把語文中的名詞,換成理科中的哪一科的名詞,找一些練習直接換過去。
解説:那麼這種詩不像詩,文不像文的作文在現在高三的同學中是否也很流行呢?在採訪中我們發現類似的作文在模擬考試的考場雖然很少,但很多高三學生在平時練筆的作文中還是或多或少地對新奇怪異文體多有偏好。您瞧,同學們寫的詩,還真不短呢,那麼同學們怎麼會産生這樣的認識呢?
同學A:就像編故事、編小説,寫什麼説明文,寫什麼處方啊,寫什麼看病的病例呀,這種東西,我覺得又好寫,又新鮮。要是寫好了,還容易得分。
同學B:大家都看到了那些這些可以説他們平時的水平,並不是很突出,到最後他一個很突出的形式,所以才一擁而上。
解説:採訪中我們了解到這實際上是近年來高考作文出現的一個奇怪的現象。在人們印象中很多滿分作文采用的都是一種另類的文體。2001年高考一篇叫《赤兔之死》的文言作文就引起了校園內的轟動,這篇文章是針對《誠信》而寫的話題作文,通篇採用了文言形式,全文寫的高潮迭起,精彩紛呈。因而獲得了滿分。赤兔馬泣曰:吾常聞不食周栗之伯夷,叔齊義高義,玉可碎,而不可損其後,竹可破,而不可毀其節。士為知已而死,人因誠信而存,吾安肯食吳栗而茍活於世間?言星,伏地而亡。《赤兔之死》之後,再炒作這些另類作文,也讓高三學生産生了作文上的誤解。
滕少華 :滿分作文是非常多,但是他們宣傳的基本上是滿分作文中,特別怪、別創新的,給人的總體印象。學生看完以後,就是我們高三看完之後,就覺得高考作文,就應該這樣,寫得越怪分越高,基本上這樣子。而且總結出來他們基本上,在思想上、內容上沒有什麼創新,只是在題材上,敢寫,這是一個膽量的問題。
解説:高考作文竟然成了膽量的問題,這多少有些讓人不可思議,那麼,高考作文閱卷,對這種膽識過人,標新立異的文章是怎麼看呢?這種膽識過人、標新立異的高考作文,真的能夠吸引閱卷老師的目光,從而贏得高分嗎?
柏松:往往這種情況來説呢,怎麼樣呢,他因為對文言文,是一種很難把握的東西,在考場上他能夠發揮自己的那種這種文言文功底的,這種餘地。可能對很多孩子來説,他掌握不了,所以他寫的文言文就不地道,我估計不但他自己沒明白他寫的是什麼,反正我們是肯定是看不懂,不知道他寫的什麼。還有就是用那種前邊是故事敘述了,後邊來給你,啊!再比如説今年寫這個親疏關係,對這個認知,社會認知的這種有沒有什麼關係,他就來一個,啊!感情親疏,下一個再來一個,啊!讓咱們攜起手來認知事物,他就有一種東西,你就不知道他在説什麼。他除了比如説,他觀點正確,我們可以給他一定的,基礎分以外,在表達這一塊,他是肯定得不了多少分的。
解説:看來把高考作文簡單地理解成文體創新的同學在高考中肯定要吃大虧,那麼為什麼滿分作文中還有那麼多。那麼怎樣認識滿分,作文中的哪些創新而保了高分的文章呢?
曹陽:我們的學生往往看他寫詩歌挺好,你可別看著那一百個裏邊,他有一個寫得好的,那是你看見了,那九十九個不好的呢,是不是啊,他因為他沒這個本事,他又花樣翻新,還沒學會走路,先跳芭蕾,那非摔不行。所以我們的同學呀,我主張不要追求形式上的花樣翻新,而要扎紮實實地,打好寫作的基礎,在這個含義上,我們現在海淀區正在訓練學生寫中規中矩的作文。
解説:而這一點,騰少華也深有體會,正是看清了標新立異往往得不償失地誤區,他才能夠在高考前選準了復習的方向。
滕少華:基本上就是在最後,最後搞到了一些,從網上下載吧,弄了一些第一手資料,滿分作文發現,就是滿分作文,可以是寫出很平時的文體,也可以得高分的。作文我覺得還是要重視基本功的掌握和審題吧,因為高考作文如果題不偏的話,基本上分不會特別低,所以我覺得要注意這方面。從前幾年來看吧,從誠信到心靈的選擇,到今年的作文,它對審題的難度是越來越高,像原來的是誠信,到現在偏向心靈選擇,這已經有個限制,很多同學只寫選擇,不寫心靈,分就會降下去,像今年就是整個從一個故事中提煉一個中心來説。
解説:按照這樣的復習思路,騰少華扎紮實實地把議論文、記敘文這些看上去樸實無華的作文文體進行了反復訓練,最終如願以償地以一篇議論文拿到了作文滿分,騰少華説他用自己的實踐證明了自己對高考作文的要求的理解,也願意把這種認知與所有高三的同學共勉。
主持人:滕少華説,打好基礎,不做偏怪題是他成功的法寶。不愛學語文的考生,滕少華的經驗對你們有幫助嗎?好,請繼續收看《當代教育》下面的節目。
同名圖書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
聯絡電話:010620576200 620579501 13810501048
版權説明:《決勝高三》文字、圖片版權歸中央電視臺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媒體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