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播出節目

《一代名師》:馬寅初(1882-1982)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24日 19:13


  主持人:人口問題一直是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而早在1957年,馬寅初先生就提出了“提高人口素質,實行計劃生育”的主張。馬寅初曾經三進北大,1979年被教育部任命為北京大學名譽校長。學界評價北大精神的代表,前50年是蔡元培,後50年就是馬寅初。

  簡歷:

  字元善,浙江嵊縣人

  早年留學美國,獲得經濟博士

  著名經濟學家,人口學家,教育學家。

  先後出任浙江大學校長和北京大學校長

  建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財經委員會副主任

  1955年提出控制我國人口的主張

  1957年發表《新人口論》

  1979年被教育部任命為北京大學名譽校長

  十九世紀末年,在浙江省嵊縣一個釀酒的小作坊裏誕生了一位後來被郭沫若先生稱為“響噹噹一顆銅豌豆的小男孩”,他就是在二十世紀在中國經濟界,教育界具有重大影響的學界泰斗,一代師表——馬寅初。

  馬寅初的童年是在兩岸青樹翠蔓,山光水色的家鄉嵊縣,他的青年時代正值中國打開二十世紀歷史第一頁之際。中國人民面臨的是一副令人驚心動魄的悲慘圖景。帝國主義列強的耀武揚威,封建專制統治的沉重把中國人民推入了苦難之中。

  田雪原(中國人口學會常務副會長)馬老一生大家都在懷念他,都講馬老的精神那麼馬老最主要的精神是什麼東西呢,我感到最突出的就是他對真理執著的追求,這點我是影響特別深刻。而且馬老他本身他這個性格啊,我講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他的父親就很想把他培養稱為管帳先生但是馬老馬寅初小的時候,就不願意幹這個事兒。他就喜歡讀書,那麼到最後父子兩個鬧得很不和,這個馬老一氣之下離家出去了。出去了家裏也很著急,最後一看不行,經過朋友的幫助,馬寅初就沒幹這個管帳先生,就到了北洋大學去讀書,。當然以後,又到了美國耶魯大學讀了經濟學。所以小時候他就這樣,那麼以後整個馬寅初先生一生活了101歲,他的這樣一個性格始終沒有改變。

  1914年,馬寅初用英文寫出了題為《紐約市的財政》的博士論文。在如潮的好評中,獲得博士頭銜。之後他的博士論文一齣版,即成為暢銷書,並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成為哥倫比亞大學一年級的教材,贏得了一片讚譽聲。

  1915年,馬寅初謝絕了高薪高位的聘請懷著改革中國經濟制度,富國強民的抱負,毅然回到了闊別十年,災難深重的祖國,投入到為國效勞的大海裏。開始,他在北洋政府財政部當職員,隨即他發現,他所學的那套財政學説來這裡毫無用武之地。這樣,他便斷然拒絕了軍閥政府的拉攏,宣稱“官場習俗非我所願”,發誓一不做官,二不發財,義無反顧地進入了北京大學,走上了教育救國的道路。從此以後,馬寅初先生與教育深深結緣,幾乎做了一輩子的教授和校長。縱觀其一生,他曾是北大歷史上第一位教務長,又是新中國建立後第一任北大校長。文革結束後,又成為北大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名譽校長。他曾三進北大。成為北大歷史上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並在其歷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

  馬寅初第一次進北大早在1916年,那個時候他受蔡元培的推薦,出任北大經濟係教授,後又兼任經濟系主任。1919年4月,馬寅初在北大的競爭中擊敗胡適,被推選為北大的首任教務長。在北京大學,馬寅初主要講授銀行學,貨幣學,保險學,交易所論,匯率論等保課程。這些課程都屬於經濟學範疇,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因此受到學生們的普遍歡迎。

  朱正直(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馬老當時可以説是北大最早的經濟學家,當時他是那個時候的經理,北大經濟學系還是商學門,那個時候還不叫係,叫商學門。他在我們那裏擔任商學門的主任,那個時候學生又學生會,學生會經常邀請馬老來給他們做演講,而且還是馬老的學生辦的銀行的顧問,他跟學生常説,學生銀行是你們的一個實驗室,你們學經濟學,學那個商學,你們要用那個形式,自己一邊那個,一邊練習,馬老經常還給學生做講座,講座有時候學生提出,我們想搞一些實驗的東西,馬老師就説那你就搞學生銀行,搞合作社,這種類型的形式,所以學生就辦起這個學生銀行。當時,這個學生銀行和學生合作社在學校裏還是很有影響的。馬老因為他是一個銀行專家,早期他還是中國銀行的那個司卷,又是中國銀行的董事長,又是那個司卷,那個時候叫司庫。所以他對銀行這個門類又特別熟悉,他最早的著作叫《中華銀行論》,他又兼中國銀行的理事。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割據東北,華北的軍閥張作霖于8月6日下令撤消北京大學,將在北京的九所大學校合併為京師大學校。反動軍閥制定了一套極端腐敗的教育制度,使北京大學的辦學道路,向封建主義倒退,在這樣的情況下,馬寅初憤然離開北大。

  朱正直(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馬老就離開了北京。離開北京就到了上海。到了上海他後來就任交大的經濟學系系主任。在上海期間,馬老可以説對上海,浙江這方面調查研究比較多,而且發表演説也比較多。有些演説是很精彩的,特別是我記得的他早期,他的愛國主義思想在這個時期表現是很突出的。最突出的表現在他對英國《泰晤士報》的記者曾經發表過一篇,就是對中國很不友好的那些演講,馬老就寫文章批駁他,批駁就是外國人認為中國現在意思是太落後,只有在外國人的幫助下,中國才能夠有錢,馬老就批駁這些觀點。

  等到馬寅初第二次進北大時,已經是我們共和國成立之後的事了。1951年,德高望重的馬先生被任命為北大校長,回到了闊別二十多年北京大學。其實,他已年近古稀,但是卻熱情更高,幹勁更足。在就職的第一天,他就告誡北大師生,中國已經走上了一條新的道路,我們只能前進,不能後退。倘若故步自封,不肯趕上時代,必然落後,甚至被痛打。於是,馬寅初在北大教師中倡導改造思想,改革高等教育的學習運動,得到了周恩來的重視和支持。後來,這項運動擴大到了全國,併為1952年的全國高等學校院係調整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礎。同時,他還積極倡導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改革方針,也被後來的高等教育的發展實踐證明是頗有見地,十分正確的構想。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只能前進,不能後退的道路上,馬寅初始終身先士卒,身體力行。為了鑽研列寧,斯大林的著作,了解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經濟情況,這位已有70高齡,學貫中西的大學者,居然決定沉下心來學習俄語。

  陳玉龍(北京大學書法協會會長,教授)一解放,毛主席不是説以俄為師嗎,他就在那裏很苦心很刻苦地學習俄文,每天要讀很多單詞,他都很有計劃的。老先生是年老心壯,年老志不衰,一定要學真理,學馬列。馬列學習的時候,他特別關心,而且特別提倡。教職員工在政治學習的時候,他都是在旁聽的,非常關心,而且他自己説到做到,他自己&&學習真理,熱愛共産黨,逢人便説共産黨是他的朋友,是他的救命恩人。見了周恩來就講,總理啊,你是我的恩人啊,你是我的好朋友啊,我怎麼忘不了共産黨啊。馬老就這個心理。對祖國對黨,對人民就是這樣一片熱忱。

  通過閱讀原著,使他更加認真地探索我國在發展社會主義經濟中的一些規律性的問題,提出了《綜合平衡理論》和《按比例發展規律》等文章。馬先生説,假如我沒有掌握俄文這門工具,這些理論我就不能及時地發現,發現了也不能認識得這樣深刻。如今,學界在評講馬寅初在北大的影響和貢獻時説,北大精神的代表,前50年有蔡元培,後50年有馬寅初。對於這個評價馬寅初先生應當是當之無愧的。

  陳玉龍(北京大學書法協會會長,教授)我就説,我們北大這個成立以來,前前後後要説校長的話,大學堂,監督,校長什麼的,二十來個人都有,我想來想去,北大校長裏面,大部分我都欽佩的,但也不是説個個都欽佩。但是最使我欽佩的前有蔡元培,後有馬寅初,中間那個胡適。這兩個,蔡元培和馬寅初都是浙江人,給我們提供了榜樣,而是在祖國由弱轉強,由黑暗向光明,這些是代表人物。馬老本身一輩子,一百年,他就是為祖國追求光明,追求解放,追求自由的一個代表人物。

  早在1919年3月,馬寅初在天安門廣場慶祝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集會上,發表了題為《中國之希望在於勞動者的演講》,熱情謳歌了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鬥爭同時發表演講的還有李大釗,蔡元培。而李大釗的演講就是那篇光耀韆鞦,舉世聞名的《庶民的勝利》。而這一天,從天安門發出的聲音就是當時北大思想的一種發揚。過了兩年,北京學生就在具有初步共産主義思想的革命知識分子的領導下,發動了偉大的五。四運動。同年六月,馬寅初等其他六人向北洋軍閥交涉,要求釋放五四運動種被關押的學生,與封建軍閥進行了面對面的艱苦鬥爭。馬寅初在反動統治時期,從未停止過與腐朽與邪惡的鬥爭。

  田雪蓮(中國人口協會常務副會長)抗戰以後這個時期,他是堅決地反對四大家族官僚資本這個事情他原來也在國民黨政府裏做過事情了,這個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呢,他認為就是這個問題上,他和蔣介石的觀點 不一致,也鬧翻了。他也不管你是誰,只要是他認為是真理,別人不行,他也不懼怕這些東西。後來到我們抗戰以後,他就反饑餓,反內戰,他本身帶著學生去旅行,他事先寫好了遺囑。就準備我可能犧牲,然後毅然決然地去參加這個遊行,走在這個遊行隊伍的最前列。我想這個精神就是用他自己的話來説叫做“不屈不忍”。有一股正氣精神。就是要為真理去鬥爭去。

  黑暗的現實使馬寅初深刻地認識到,在災難深重的舊中國,他的願望無法實現。看到自己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的種種努力成泡影之後,從1939年起,馬寅初通過與中國領導人周恩來,王若飛等人的交往,思想觀點發生了質的飛躍,從此,他完全用另外一種思想方法來觀察社會,用另外一種態度來對待生活,學術,戰鬥和人生,並與中國共産黨結成了患難之交。後來,他自稱道:“自從那一天起到現在,我 無時無刻不與共産黨在一起。”

  1940年夏,馬寅初在重慶,向國民黨100多名將官發表演説。他説,在抗日戰爭中,下等人出力,中等人出錢,上等人既不出錢,也不出力,專發國難財,還有一種豬狗不如的上上等人,他們利用手中大權,掌握國家的經濟秘密,搞外匯投機,一夜之間,即可暴富,而且把錢存到國外,如果亡國,他們就可以到國外去吃喝玩樂。馬寅初還毫不含糊地指出,這種上上等人,就是宋子文和孔祥熙。對他們,不但要徵稅,而且要撤職。

  楊建業(中國傳統文學學會副會長)馬寅初對四大家族是深惡痛絕。寫了很多文章,就是發國難財嘛。這樣的話就是到處演講,當時他是重慶大學商學院的院長,當時就是與蔣介石鬧翻了。鬧翻以後,他是大義凜然吶,就是有幾次,一次就是給他的信封裏面裝了一顆子彈。説是如果你再不罵我,不説什麼壞話的話,咱們就拉倒了吧。還有一次就是説,財政部長萬兩黃金,你只要不罵我,到我這來就沒事兒。馬寅初不幹,他是堅持真理的,一直就揭發四大家族侵吞中國人民的血汗,自己發財。完了以後,還有一次,蔣介石派了特務來準備在他那演講的現場,在重慶就準備把他殺掉。其實這個消息馬寅初就知道了,然後他穿著長袍馬褂,然後到了臺上一邊講,一邊就把這個胸脯一下子弄開,説,你們有種就朝這打我。我遺囑都寫好了,我全家人都來了,我不怕,怕死就不來了,我就是要講就不怕死。最後特務也沒有辦法,不敢開槍啊。很害怕他,又很崇敬他。最後沒有辦法,就是蔣介石下令把他抓起來。八年監獄,開始在貴州息烽集中營,以後在江西上饒集中營。這個人在任何時候都是新聞人物,轟動全世界的,美國總統派特使來找蔣介石,説你把馬寅初關起來為什麼。這中間共産黨就跟他聯絡。周恩來就派人來營救他。最後還是共産黨把他救出來的。

  1949年初,馬先生抵達北平,從此開始新的生活。新中國成立以後,馬寅初又被委以北京大學新校長的職務,並擔起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的職務,全心全意為新中國的成長日夜忙碌著。

  決不向以理壓人,以權壓人,不以理服人的人屈服投降。

  然而在那個年代,能夠並且敢於聽取《新人口論》之類的耳朵實在是太缺乏了。1960年3月,馬寅初憤然辭去北大校長的職務,隨後也離開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這是他第二次離開北大。充分地表現了一個社會科學家維護學術尊嚴,舍命不捨理的非凡勇氣和錚錚鐵骨。他被禁止發表文章,失去了言論自由。天行有常,不以堯存,不以舜亡。事物發展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錯批一個,多生幾億。就在批判 馬寅初的同時,中國的人口分分秒秒地猛增著,給國際名聲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1974年12月29日,毛澤東在審閱《關於1975年國民經濟計劃地報告》時指示。人口非控制不行。這句話,竟與馬寅初《新人口論》中的三個標題驚人的一致,不過,他卻整整遲到了17年。歷史有時是殘酷的,但歷史又是公正的。粉碎四人幫之後,在陳雲,胡耀邦同志的親切關懷下,中共中央開始為馬寅初落實政策。

  1979年秋,中共中央充分肯定了馬寅初的《新人口論》,和綜合平衡的經濟理論都是完全正確的。推翻了強加於馬寅初身上的一切不實之詞,徹底平反,恢復名譽。歷史終於補償了他,讓他活到了101歲,最終,在他活著的時候,讓我們有機會向他道歉。與此同時,馬寅初被任命為北京大學名譽校長。這是北大歷史上惟一的名譽校長,也是馬先生歷史上第三次進入北大。這一個富有特殊意義的文化現象宣告,馬寅初終於在今天的災難中塑造了自己,又在極度的痛苦之中,練就了強者。古人説,生子當如孫仲謀,今人當言,做人當學馬寅初。

  1982年5月10日下午5點,馬寅初先生與世長辭,中國經濟界,教育界的一顆巨星隕落了。這位勇敢而智慧的老人活了整整一個世紀,也戰鬥了整整一個世紀。在這漫長而又曲折的一百年中,他自始至終都是以戰鬥者和改革家的心態出現在近現代中國的學術論壇上;出現在爭自由,爭民主,爭取祖國繁榮富強的民族運動中。馬寅初不愧為中華民族的一塊瑰寶。

(編輯:英子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