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培勝:《百家講壇》 “講”入歷史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23日 19:08)
2001年9月,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開播,同時也誕生了一個以講座為主的欄目《百家講壇》。這個欄目創建伊始,以“建構時代常識,享受智慧人生”為宗旨,其實質是擷取大學課堂裏的精彩內容、名家名師的演講精華,用電視的形式,進行廣泛的知識傳播。這是一個表現形式上相對簡單,但有豐富內涵的欄目形式。可以説,它在媒體資源不斷豐富,電視表現手段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是一個相對“寂寞”的節目。開播幾年,它走過了一個曲折的發展歷程,一度也曾因收視率較低,在頻道末位淘汰的警告區域內徘徊遊蕩。但最終它走上了良性發展的道路,收視率和觀眾滿意度大幅攀升,在2004年科教頻道第二季度的綜合排名中位居第四,第三季度的綜合排名中位居第二。從幾乎被淘汰到躍居排名前列,《百家講壇》經歷了一個質的嬗變。而在寫入中國法制史的大事、中央電視臺法制頻道的開播中,也因為《百家講壇》的成功,從而在法制頻道中誕生了它的姊妹篇——《法律講堂》。一個以“講”為主的節目,形式簡單、經費低廉,但能在眾多欄目激烈的收視率競爭中成為翹楚,並且衍生出同類型節目,它的失敗與成功、經驗與教訓,是值得研究與探討的。
一、“徘徊”後的思考
在收視率跌至谷底的時候,很多人懷疑《百家講壇》這樣的節目形態是否還適合現代電視的傳播模式。但是事實證明只要把握好《百家講壇》的節目形態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改革,這樣的節目就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因為它的內在的核是人類薪火相傳的知識。只要找出收視率低迷的原因,就是找到了節目發展的鑰匙。
1、講述內容缺乏側重
《百家講壇》開播之初,在欄目內將節目粗分為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三大類,建立了三個編導組,每一個組專門負責一類節目。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這三大塊當然可以籠統地涵蓋人類思想探索的各個領域,但學科跨度也是非常之大,為了學術的深入而設置的專業分類,在電視節目的播出中不加取捨、原封不動的照搬,結果是很難達到預期的傳播效果,因為受到節目形態的制約,《百家講壇》在自然科學類節目的製作中有很大的限制,它不能提供像專題類節目所傳達出的豐富的視覺信息,所以自然科學類節目缺乏具象的、直觀的演示方式,某種程度上加大了受眾短時間理解的困難,而在電視媒介線性傳播的特點下,“一次過”的收看方式也決定了受眾的理解基本上是一次性的,不能像閱讀書籍一樣反復翻閱和停留思考。所以,沒有側重的學科分佈,對欄目的收視率不僅沒有起到提升的作用,反而有所掣肘。
2、看似正確的“百家百題”
因為是《百家講壇》,當然節目的播出不能局限于某個專一領域。但合理地側重大眾容易理解的知識領域,如人文和歷史的知識、關於健康的知識等等,這是合理的。但僅僅做到這一點,還是遠遠不夠。因為一個人的智力所限,他不可能涉獵所有的知識領域,他在某一方面是專家,在另一方面就可能只是“票友”。而在一個以滿足受眾對知識需求為主的節目中,今天播出的是原子彈為什麼會爆炸,明天播出的是宋詞的藝術欣賞。在一個極大的知識體系的跨越中,如何才能吸引受眾呢?這樣的節目前後之間斷裂太大,缺乏知識普及的內在連貫性,也讓觀眾的收視期待打了折扣。從本質上説,人類有求知的慾望,也有倦學的惰性,人是在進取與懶惰之間找到一個平衡,才能合理地學習消化各種知識的。就電視的收看來説,觀眾會有一個期待收看的限度,每天播出的節目沒有內在的邏輯連接,太雜太亂,會使他的思維難以達到條理化,進而減弱在大腦中進行加工,從而獲得某種審美愉悅的能力。所以像《百家講壇》這樣以吸引有求知慾望的觀眾為主的特定對象性節目,沒有進行節目系列化的拍攝與播出,是它在收視率的表現上一度整體低迷的原因之一。
3、“擬態”人際關係的缺失
從節目內容選擇的側重,到節目內容的系列化,每一個環節的削弱,都使《百家講壇》的收視率不會走出低迷。這兩個環節加強後,另一個影響收視率的環節就浮出了水面,這就是節目中“擬態”人際關係的缺失。根據“使用與滿足”的受眾行為理論,受眾基於特定的需求“使用”媒介,一個特定的需求就是人際關係的需求動機。“擬態”人際關係就是受眾對節目中出場的人産生的“熟人”或“朋友”的感覺。在《百家講壇》中,這種“擬態”人際關係的一方就是節目的主講人,他在表達自己思想的同時,因為系列化節目的連續性,在不同節目的連續講述中,這個人出現的本身就會對受眾起到一定的吸引作用。所以,《百家講壇》曾經的不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於忽視了“擬態”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一個系列節目有多少集就可能會請多少人來講,每個人不同的表達能力、不同的表述風格,都使節目的系列化打了折扣,同樣,也使收視率打了折扣。
二、提升收視率的關鍵
節目內容選擇的側重、側重內容後的系列化、系列化節目的單一主講人,這一連續環節上的完善為《百家講壇》收視率的穩定提供了一個基本的保證,但怎樣在有穩定收視率的基礎上提升收視率,這是欄目要獲得發展在一個更高層面上的瓶頸問題。《百家講壇》以“講”為主,在題材選擇上是非常豐富的,“社教類節目的基本功能是教育,包括政策理論、基礎知識、專業技能和公德操行等多方面的內容。”①但題材的選擇具體到每一期節目,怎樣最大化地實現有效傳播就成為制約選擇的一個因素,講什麼?誰來講?講多深?怎樣講?電視的表現元素怎樣介入專家的講座內容?解決這些疑問就成為《百家講壇》提升收視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的前提。
1、策劃先行
因為《百家講壇》的基本表現形態是“講”,請來的主講人演講的成敗在更大程度上也決定了節目的成敗。比之於完全由編導來操控的節目,策劃的重要性就更顯突出。如果缺乏前期的有效策劃,主講人來講,講成什麼狀態,節目的最終水平很可能也就保持在什麼狀態。後期製作提升節目檔次的空間,因為前期溝通的缺乏,也會呈現出一種有勁使不上的尷尬。反之,“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策劃,使人的主觀意志更加符合客觀現實,同時為人們的行動提供了一個指南和綱領,這就是使人們的行動不再是盲目的,而是有計劃、有步驟、有方法的。”②
和主講人建立了良好的前期溝通,編導對專家講述的內容有清晰的了解後,就能根據電視傳播的規律和特點,對專家的講授內容進行建議和補充,可以説,合理的策劃,就使編導在前後期的介入中,在專家和百姓之間,在專業知識和知識普及的兩個層面上,起到了一個橋梁的作用。
2、“品位”與“普及”不是矛與盾的兩面
在《法律講堂》誕生之前,《百家講壇》是中央電視臺惟一以講座為主要表現形態的欄目,它所能承載的知識含量,在央視幾百個欄目中也是屈指可數的。專家來《百家講壇》講座,他的知識體系的一個橫截面,在短短的幾十分鐘時間內,將通過電子媒介的傳播手段向全國播放,專家的準備當然是精心的,但由於對電視傳播特點的生疏、電視受眾接受心理的不了解,專家準備的內容很可能是他的龐大學術思想體系的濃縮,這樣的講座內容,有很高的知識品位,但傳播效果卻不一定理想。如果品位降低,會不會使講座趨於媚俗,流於泛泛呢?我們可以分析一下:觀眾能坐在電視機前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消遣。看需要某種思考的節目也是一種消遣,他在觀看的時候,把自己的人生智慧、生活閱歷、情感體驗、價值取向等也傾注到他所觀看的節目中去了,每一個觀眾在收看節目的時候,其實也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他聽到的和看到的是節目表達的內容,但是他理解的,是他進行取捨、經過了再加工的、表達了頭腦中獨特詮釋的節目,它基於節目自身的內容,在某種程度上也基於節目能提供這種想象的空間深度,這樣的深不是專業化的深,而是達到某種智慧的深,是節目提供的、讓觀眾能夠展開聯想、進行思考的深。而每一個觀眾由於知識儲備的基準不同,能從節目中獲得審美愉悅、進行思考的程度也是不同的,所以要達到最大化的傳播效果,獲得節目的高收視率,《百家講壇》的主講內容,就應該在“品位”與“普及”之間,達到一個合理的平衡。因為專家的準備,在很大程度上,有專業深度,但是普及性不夠。有體系的完整性,但是細節化不足。所以專家對自己的講座內容的“普及化”把握,不是媚俗和流於泛泛,而是對電視傳播特點和受眾接受心理理解的基礎下,對講座內容所做的適當的調整和安排。這樣的講座內容,可以最大化的實現節目的傳播效果,《百家講壇》欄目的發展,最根本的基準點也是體現在這裡。
3、表現元素的深化
既然是以“講”為主,節目的形式當然不可能太花哨。但是從頭至尾,只有一個主講人的特寫鏡頭出現在電視熒屏上。就算主講人的講座內容再精彩、表達再流暢,觀眾也會産生視覺上的審美疲勞,傳統電視講座節目逐漸勢微,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於此。《百家講壇》在開播初期,也是沿襲講座節目的傳統模式,走入死巷後及時調整,才重新煥發了生命力。它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引入了懸念貫穿全片的手法,首先根據講座內容設置總懸念和分懸念,在講座內容的轉捩點上逐段代入懸念。這樣,講座的內容因懸念連接而不枯燥,編導後期對節目的提升也有了表現的空間,電視畫面的視覺元素得以充分調動。其次,在專家的講座中,涉及的某些內容採用了情景再現的形式豐富熒屏,能夠拍攝的內容儘量用拍攝的畫面替代專家的鏡頭。再次,在專家的個人鏡頭中,也採用了多機位拍攝的方法,遠、中、近、特,甚至還有搖臂鏡頭的使用,將觀眾因鏡頭的單一感而産生的視覺疲勞降低到最低限度。最後,還有音樂和音響的氣氛烘托,在講座內容的關鍵氣口上,伴隨著主講人的情緒表達,在圖片解釋、文字釋義、資料片穿插的背後,輔以優美、激昂、睿智、神秘、緊張等等適合當時主講情境的音樂和音響,能對觀眾産生移情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使觀眾在享受知識的同時,甚至在某種程度上獲得像看電影那樣在黑暗的環境下“重歸母體”的感覺。
4、專家為百姓服務
創建伊始的《百家講壇》,將欄目宗旨定位在“建構時代常識,享受智慧人生”上,涵蓋極大卻並不清晰,調整後,欄目的宗旨改為“讓專家為百姓服務。”也就是説,來《百家講壇》講座的專家,不是為了傳播自己龐大的思想體系、弘揚某種深邃的學理見解而來。因為即便是一個博士後,他也不能精通各個學科的所有知識,對本專業外的知識掌握也是有限的。所以專家在講授某一個話題的時候,進入如果太深,可能電視機前的大多數人都會聽不懂。還有一個層面的問題是:觀眾看電視是為了獲得某種需求,審美的、消遣的等等各種需求,而電視這個載體“將人類交流和溝通達到一個不曾有過的新的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人類最本能的心理需求。”
通過看電視獲得審美需求的一個前提是,觀眾在收看節目的同時,有理解、咀嚼和消化的過程,有對號入座的代入感,有再度創造的心理需求。所以專家不放下“專家”的架子,在現有電視節目線性傳播狀態下,他的講授會使觀眾的思考産生延時,從而推遲完全理解講座內容的時間,繼而跟不上節奏,從而不能獲得知識的審美愉悅,後果就是不能消費這樣的精神食糧。當然,如果“專家為百姓服務”的基準定得太低,觀眾不能通過收看節目獲得以上種種需求,專家的知識講授太淺顯,同樣是達不到讓觀眾獲取知識而産生審美愉悅的結果的。“讓專家為百姓服務”的另一層意義就是與受眾生活的貼近性,這不是説只能講與老百姓緊密聯絡的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而是説不管是什麼樣的講座內容,都能有和現實生活相呼應的功能,即使是歷史題材,也應該從現代的視角去解讀,而不是囿于史實,簡單地講歷史故事。
5、而不是“授課”
作為一個風格獨特的類型化節目,《百家講壇》的最獨特之處在於以主講人的講述為主,節目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主講人講述的成敗。主講內容的把握當然是重要的,但主講人的個人魅力在講座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傳播學者韋弗認為,“傳播是一個心靈影響另一個心靈的全部程序。”④如果主講人的講座本身缺乏感染力,他就不可能對“另一個心靈”産生足夠大的影響力,從而讓他鎖定時段,將節目從頭至尾看完。所以主講人的“講”就不能是“授課”,而應該是“演講”,帶有鮮明的個人風格、講述時語音鏗鏘、有抑揚頓挫,甚至伴有豐富的肢體語言,這種表述方式的本身,可能就會引起受眾的興趣,從而在多一重欣賞——欣賞主講人個人魅力的同時,將節目看下去。
受眾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可以潛移默化地受到演講者個人風采的影響,從而提高自己在公眾面前表達自己的能力。《百家講壇》“讓專家為百姓服務”,讓知識在五湖四海傳播,在某種程度上,也讓國人學會怎樣在人前表達自己,因為《百家講壇》的主講人就是一個看得見的標範式樣本。
責編:蘭華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