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 一肩挑活兩廠——曾嶸
本期人物:曾嶸
一個視企業為生命的紡織國企老總;一生充滿傳奇色彩的創業經歷;一段對父親終身內疚的俠骨柔情。
1992年,湖南省紡織行業的一個集體小廠兼併了一家有54年悠久歷史的國營大廠,組建了菲菲集團公司,成為"小魚吃大魚"的經典案例。11年過去了,在全國的紡織行業普遍面臨萎縮的大環境下,這個集團公司卻一枝獨秀,總資産由10年前的不足千萬猛增至現在的2億多元,年銷售額從不足2000萬至幾億元。掌管這個企業的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已過不惑之年的曾嶸。
曾嶸當過老師,在部隊裏做過宣傳幹事,寫得一手好書法。1987年,當時的曾嶸想紮根在城市,到長沙毛巾二廠當了一名普通的擋車工,幹了才三個月廠長就發現她是個人才,提拔她當生産車間主任。每次只要廠長外出,廠裏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交給曾嶸代管。
當時的毛巾二廠十分不景氣,管理軟弱無力,人心渙散。曾嶸感到企業是經濟組織,必須以生産經營為中心。在第一次職代會上她果斷的免去一位不稱職的生産副廠長的職務,由自己接替,並向職工代表承諾,三個月不能扭轉局面,自己會主動辭職。結果三個月的産值利潤超過了過去三年的總和,所有的職工被曾嶸折服。
1991年,長沙毛巾一廠瀕臨倒閉,這是一個建於1938年的大型國有企業。曾嶸臨危受命擔任該廠的廠長兼黨委書記,一肩挑起兩廠,當時她還不到45歲。剛一上任,廠裏沒有人服她,危機四伏。為此曾嶸對外慌稱自己五十歲,她一手抓生産管理和經營開發,一手抓廠裏的經濟腐敗,揪出了一夥經濟蛀蟲。她在全公司推行"陽光工程",堅持廠務公開,對基建維修、技改項目實行公開招標,對採購實行貨比三家。4個月後,毛巾一廠第一次贏利,80%的工人3年來第一次浮動半級工資。
在調整了班子後,1991年底組建了菲菲集團公司。成立之初菲菲的日子很難過,全國的毛巾行業生産能力過剩、産品滯銷。曾嶸親自深入市場調研,找出問題的關鍵是品種單一、花色單調、印染後整理薄弱。惟一的出路是下血本搞技改。但她的想法遭到班子裏其他人的反對,她力排眾議,嚴肅指出:"不搞技改是等死"。技改需要大量的資金,可是錢從何而來呢?很多人也等著看她的笑話。1993年曾嶸得知毛巾二廠所在的地段將建一條長沙市最繁華、最主要的道路-芙蓉路,精明的曾嶸馬上意識到這是商機。她在毛巾二廠的前面購買了一塊"寶地",將毛巾二廠搬遷到毛巾一廠合併,與外商合資在"寶地"上興建一座高30層的寫字樓。隨著芙蓉路的開發,這塊地的價格直線飆升,當年就增值上千萬元。解決了技改資金的燃眉之急。
10年來,曾嶸先後投入6700萬元用於技術改造。平均每月投入80萬元的技改資金。每月上馬一台新設備,一天推出兩個新花型。2001年公司又收購破産的長沙錦綸廠、長沙市第二紡織印染總廠兩個大型國有企業,挽救了上萬個紡織女工的命運。
曾嶸現在是一肩挑起四廠,她説自己是在拿命做企業。她説菲菲集團"小米+步槍,革命+拼命的時代已經結束;富裕+小康,科技+知識的時代正在開始。"
我要發言 我要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