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進取——王進 (10月21日)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21日 16:51
主持人:張越 本期人物:王進——四川金斯達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一個在家裏很像女人的女強人,一個高智商的“傻女人”。
節目概要:以自己十五年當老總的經驗和碩士、博士學識的資質,王進選擇做中小企業老總的保姆。
具體內容:
張越:觀眾朋友您好,歡迎收看今天的《半邊天 2003飄柔女性記錄》節目。歡迎聽我們給您講女人的故事,歡迎參與我們的“活得最精彩女人”的評選。一個波瀾壯闊、大起大落的時代會給一個普普通通的女人帶來多少痛苦,又帶來多少機會呢?今天我們繼續給您講四川女人的故事。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王進。
解説:與許多的大城市不同,成都清晨的生活交響曲是由一個叫九龍廣場的地方最先奏響的。人們趕早,是為了批發到廣東甚至香港昨天下線的時裝。市場如此的興旺,可是擁有百萬、千萬資産的老闆們對自己的發展前景卻有著危機感。
今天,早早來到這裡,為的是聽王進講課。
(講課中)
王進:我們先做一個簡單的遊戲好嗎?請每個人都和我一樣,把兩隻手伸出來,然後輕鬆地交在一起。OK!你發現你是右手在上面,還是左手在上面?那麼下面我們繼續做什麼呢,你們把手勢換一下,如果你是右手放在上面的,你試著把左手放在上面,感覺怎麼樣?感覺怎麼樣?不習慣,不舒服?回去問問你的太太,回去問問你的老公,沒準兒他(她)手勢是和你的手勢不一樣的,這完全可能。居然你們夫妻幾十年你就沒有發現他(她)和你不一樣,其實這是個什麼意思呢?這個其實很簡單。我們在座的,作為老總,我們都有一定的管理的經驗對不對?也有在商業貿易方面的經驗。這個經驗幫了我們,但是有的時候也害了大家。我們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像一個人一樣,他有兩隻手,有兩條腿。專利、研發能力、營銷網絡,包括很棒的隊伍等等,這是一個左手;還有一個核心競爭力是在資本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可能大家就不熟悉了。那麼怎麼做?我送大家三句話:第一句話,無形資産有形化;第二句話,有形資産證券化;第三句話,證券資産貨幣化。什麼叫貨幣變成錢,怎麼變,我告訴大家,我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解説:幾堂課講下來,王進將加盟這裡的商會,幫助他們整合資金和信譽資源以便開拓更大的市場。
(工作中)
王進:大家就十幾個人,説得要高屋建瓴。我主要給大家點一下……
合作者1:給一個宏觀的東西。
合作者2:高屋建瓴的,具體的怎麼運作和操作。
解説:2001年11月,王進曾去美國訪問。布什總統訪華期間,王進作為8位中國經濟界女代表之一和勞拉伕人有一次難忘的見面。這以後她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
王進:我在美國的時候,我就發現美國的中小企業發展得特別好。我就感覺為什麼呢?後來我就了解到,他們國家有那麼多的仲介機構,也就是説中小企業有那麼多的保姆,有那麼多的教練去教他們。可是反過來想想,我們國內的企業呢?就有點自生自滅的感覺。所以後來我從美國回來以後,我覺得我一定要做這方面的工作。因為我個人做得再好就是做一個公司,如果我能帶動一批人把公司做得更好的話,我就對社會效益是非常的大。
解説:王進辭掉了正光集團副董事長的職務,一邊攻讀博士學位,一邊註冊創辦了自己的諮詢投資公司。針對國內一些中小企業的老總缺乏管理經驗的現狀,王進給他們當教練,並幫助他們搭起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的橋梁。她撰寫的《企業家素質及企業資本運營》一書被大專院校作為教材。第一本專著《借你一雙慧眼》也將由科技出版社發行。
(工作中通話)
王進:圖也可以,那行就印吧,學生有多少啊?……
解説:為企業諮詢,王進首先投入自己的感情,和企業家交朋友。
(工作中)
企業家:來了以後核心技術是我的,我在我這兒。
王進:我能佔到你多大的股權?
企業家:你們佔啊。
王進:就是我們把這個股份制的公司設計成多大一個盤子?
解説:有時候,王進的諮詢公司不僅不收費,還要幫助企業尋找資金。得益於中國政府西部大開發的政策,成都市經濟飛速發展,也培養了一大批像王進這樣經濟領域的&&人。這種現象引起了國外媒體的注意。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記者經過多方聯絡找到王進,《中國人與中國話》攝製組一行五人8月27日對王進開始為期一週的專訪。
(BBC記者採訪中)
記者:中國這麼多的人已經進入了市場經濟中的各种經營體系,對他們來説最大的困難、最大的障礙,發生了什麼……是他們的管理經驗,是他們的水平,是他們的知識,到底最重要的障礙是什麼?
王進:我打個比喻吧,就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就是十六、七歲的時候,就説個兒長得很高,可能就是瘦。其實我覺得我們中國的中小企業的企業家們就這個問題。就是當他們的市場很大,他們也做了很多的工作,當這個時候他們突然發現:以前具有的知識和技能都遠遠不夠了,特別是在産品運作方面,包括資本運作方面,那麼就有很多很多新的東西都需要去學習。所以我呢正好是學這個專業的,而且我呢自己又做了這麼十五年的企業的老總,如果説我能夠用我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更多的企業家去創造更多的價值的話,我覺得比我自己一個人做一個企業所創造出的價值、對社會的貢獻就應該更大一些。
解説:王進獨到的見解令BBC的記者感到很意外,他們很難想象一個發展中國家西部偏遠地方的婦女怎麼會有這樣的體會和經驗。
記者:回顧過去,你當時是怎麼能夠想起來做這些東西?
王進:一個企業,創新才能延續你的生命力,對一個人來講也是一樣的。所以我就感覺,如果説小的時候讀書還是爸爸媽媽要求你的話,現在所有的學習真的是你自己要求的,是社會要求的。你不學習那肯定就落後了。所以我就琢磨著,可能我學習也真是天生的,因為我叫王進嘛。我媽媽生我的時候可能就希望我一輩子都進步。我是前進的進,不是安靜的靜。所以就覺得這個學習應該是終生的,因為它才讓你覺得很充實,讓你覺得你是很充滿智慧地在工作、在生活。
解説:王進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曾就讀于黃埔軍校,精通三門外語,母親是心理和中文雙學士。父母希望自己的女兒成為居裏夫人那樣的人才。
王進:因為我小時候理科特別好,所以當時家裏就這麼想的:能不能就説小學畢業以後,能不能直接上北大。所以當時請了很多家庭教師在做輔導。當然這個夢肯定是不能實現的,因為我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就文化大革命了。文化大革命以後,我父母也都進了牛棚了。
解説:平時熱鬧的家裏只剩下姐妹兩人。媽媽從牛棚回到家中,心臟病癒發嚴重了。臨死前兩天,媽媽給王進講了傑克和湯姆的故事。兩位好兄弟上山打獵,路上膽小的傑克掉進了沼澤地,湯姆非但沒有伸出援助之手,反而舉槍瞄準了傑克。傑克憤怒掙扎爬到岸上大罵湯姆,湯姆説,朋友,我的槍沒上子彈,危難時刻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像那個年代的同齡人一樣,16歲的王進要去千里之外的雲南建設兵團了。告別正在勞動改造的父親,王進和三十多名同學從蜀中成都遠涉雲南瑞麗。乘火車搭汽車,他們走了七天八夜。建在壩子上、森林裏的房子是王進和她的同學們流淚流汗砍來毛竹,自己搭建起來的。生活在這裡的景頗族和傣族人民世代種植橡膠。他們刀耕火種的生活,讓王進和同學們最初象回到了課本上講的幾十年前的故事當中。好在那個年代的年輕人崇尚吃苦,並能苦中求樂。好學生王進也在這裡很快就成為割膠能手。
王進:我手上這個刀口,你知道嗎,這個橡膠刀它是這樣三角形的,所以我這個刀口是三角形的。當時我正在磨刀,我們一個同學後面叫我的時候一不小心就這麼插上去了,當時這個地方流血特別多。然後我們同學就説,趕快去衛生所縫針吧。結果你知道,那衛生員都是我們同學,大家都是一起去的,根本也不懂。後來他翻騰了半天説:“哎呀,沒有麻藥怎麼辦?”,他説:“縫啊!”,怎麼縫呢?他就果真這麼縫。結果他也緊張,我也疼,我也叫,結果剛剛縫了第一針就斷了。後來他手忙腳亂説怎麼辦,他就説扯出來呀,他又用鉗子把那個針拉出來,然後找了半天説沒有縫手的了,只有縫腿的、粗的。他們説,那來吧!最後是縫完兩針以後,我已經暈過去了。
解説:離開兵團的所在地當時要開邊境通行證,王進不能回家養傷,甚至不能休息。她想起了媽媽為什麼臨死前會給她講傑克和湯姆的故事,有了自己救自己的體會。因為會打算盤,王進被安排到連部當文書,接電話、管財務。連長張國輝是她多年的同學,互相關心、互相照顧,連裏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
我要發言 我要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