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1、果子節——中秋正逢諸果成熟上市,是個果子秋,有的老北京人直接稱它是“果子節”。
《京都風俗志》載:中秋節“前三、五日,通衢大市,搭蓋蘆棚,內設高案盒筐,滿置鮮品、瓜蔬,如:桃、榴、梨、棗、葡萄、蘋果之類,晚間燈下一望,紅綠相間,香氣襲人,賣果者高聲賣鬻,一路不斷。”尤其是前門外和德勝門內果子市,節前夜市,通宵達旦。果商的吆喝聲,此起彼伏:“今日是幾來?十三、四兒來!您不買我這沙果,聞香的果來!哎,二百的四十來!”
這些果品除了供人品嘗外,主要是用於送禮和上供。因此,果品和包裝都十分講究。有的果農在蘋果未熟時,將用紙剪的“福”、“壽”、“佛”字等圖案,貼在果子上,不使陽光照射,等果子成熟之後,再把剪紙揭去,紅色的蘋果上就留下了黃綠相間的圖案,精美絕倫,引人喜愛。但索價甚昂。凡用來饋送親友的,一律都裝在特製的筐裏,還要墊上香蒿,以增加果品的香味。果筐外面還要加上紅綠門票,更增加了節日氣氛。
2、月餅節前,各大糕點鋪均應時出售中秋月餅,以“自來紅”和“自來自”為主。“自來紅”烤色較深,青一色的白糖、冰糖、果仁為餡,外皮上畫一黑紅色的圓圈,圈內用針扎上幾個小孔。“自來自”是用精白麵烤制的什錦餡月餅,有棗泥、澄沙、豌豆、山植、白糖不等,外皮純白。有紅色小戳記號,標誌著餡的類別。其它月餅,如:提漿月餅、翻毛月餅、廣東月餅,均有出售。有送禮者皆用蒲包裝之。此外還有特製的大月餅,直徑約一市尺左右。大都是論斤的,上刻桂殿蟾宮,玉兔搗藥的圖案,是專為供月用的。《燕京歲時記》雲:“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清末李靜山在他的詩集《增補都門雜咏》中反映了當時的情況,“紅白翻毛製造精,中秋送禮遍都城,論斤成套多低貨,餡少皮千大半生。”
3、兔爺攤——最能點綴節日景象的是兔爺攤子。明《北京歲華記》載:“市中以黃土博成,曰兔兒爺,著花袍,高有二三尺者。”兔兒爺一般多是人形兔臉,長耳(謂之“犄角”)頂盔束甲,帶有素旗。騎在猛虎身上,有如將軍。大的後背還要插上一把寶蓋式的傘。有的則“短衫擔物,有如小販;有飲酒跳舞,有如燕樂者。”極簡陋的僅是一小白兔搗藥而已。這乃是一種泥塑的玩具,供給兒童們節日娛樂玩耍的。正像清方元鹍在他的《都門雜咏》中説的“兒女先時爭禮拜,擔邊買得兔兒爺。”小孩們在八月十五前後,摹倣成人供兔爺玩:“擺佛佛兒”玩。這是舊京特有的風俗。
4、供月八月初十日以後,南紙店門前即擺出了“月宮碼”,也叫“兔爺碼”。係用木刻板水彩印刷的“神紙”。大致有:黃色的,上印有銀臉太陰星君像及廣寒宮前,金色玉兔人立搗藥的圖形。紅色的,上印有關聖帝君、增福財神及廣寒宮前,金色玉兔人立搗藥的圖形,多係商家供奉。此外,還有白色的,上邊神像各異,但月宮玉兔圖案是不可少的。因張幅較大,為支撐全神碼起見,多用秫秸扎架,將此“神紙”糊在上面,成一立匾狀,上豎三面彩紙小旗。
十五日晚間,待家人聚齊,月亮升起以後,祀月儀式即在庭院舉行,形式大同小異。有的望空(對著月亮)設祭;有的將刻有桂殿蟾宮圖案的大月餅鑲在木架上當神位;有用上述月宮碼當神位的。但都用小矮桌(小飯桌),上設中秋月餅(只用“自來紅”,不用“自來白”,臨時蒸的紅糖餡的餅(謂之團圓餅),除不供各種梨(因梨與“離”諧音)之外,其他水果均可為供。“瓣刻如楚花”的西瓜為不可少者,因取團圓之意。分外,插上紅雞冠子花和帶枝毛豆。香燭、錢糧具備。俗雲:“男不供月,女不祭灶。”(多指主祭人)實際上,參加祭祖的沒有絕對界限,全家都可叩拜,不過女人先拜,男人後拜而已。尤其是小孩,多以拜月為嬉戲者。
如用月宮碼,撤供後,在庭院中焚化。如秫秸不能盡燒,持“老媽媽論兒”者多壓在炕蓆底下,留著打尿炕的孩子。
撤供後,“家中長幼鹹集,盛設瓜果酒肴,于院中聚飲,謂之‘團圓酒”。“同時,全家分食大月餅、團圓餅。但各家習慣不一,有的將當做團圓餅的大月餅,放于乾燥風涼處,留待除夕全家再分享。唯僕人不在內。
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挂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説。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裏、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説: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廣州的樹中秋——中秋節在廣州有種富有情趣的傳統風俗,叫“樹中秋”。每逢中秋節,各家要用竹條扎燈,燈的開頭多樣,不果品燈,也有鳥獸、魚蟲燈,也可砌成字燈。到了夜裏,就在燈內燃燭,下面再聯結許多小燈,用繩係在竹竿上。然後將竹竿插在房屋高處,如平臺、屋頂或高樹之上。入夜,滿城燈火,如繁星點點,和天上明月爭輝,以此慶賀中秋,也叫“豎中秋”。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于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 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咏物,變為桌上佳肴。 南京人闔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南京——明初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遊玩月橋者為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遊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為樂。“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明亡後,漸漸衰落,後人有詩去:“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長板橋,即原先的玩月橋。 近年來,南京夫子廟已重新修葺,恢復明清年間的一些亭閣,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節時,就可結伴同來領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鬥香。香鬥四週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鬥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挂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挂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髮辮狀,浸濕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遊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扎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遊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遊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于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山東省——慶雲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
山西省——潞安則在中秋節宴請女婿。大同縣則把月餅稱為團圓餅,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人認為中秋雨為苦雨,若中秋節下雨,當地人則認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陜西省——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門吹鼓,討賞錢。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帶禮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佔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谷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民間還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于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的由來。
“降神”是中秋夜一個有趣的活動,經過咒語和儀式可使所降的神顯靈,包括桌神、月姑、八仙、籃神(是一個女神)等。
台灣——“聽香”是古代流傳台灣地區的中秋習俗,是由婦女在家中供奉的神像前焚香禱告,表明心中所想卜測的事(如感情、財富等),在請示了出門以後應行的方向後,就拈香出門,凡是在路上所聽到的一切談話、歌唱等,均可以就此卜測所問的事,然後以杯茭問神答案是否如此,如答不是,則繼續前行,直到獲得神明的指示的答案為止;未婚的少女也有在中秋夜偷別人菜園中的蔬菜或蔥的習俗,若是成功就表示她將得到美好的愛情。 (中央臺 吳澤濤)
責編: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