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校園民謠》 片段
央視國際 (2003年08月21日 10:10)
校園民謠,一個飄逸著青春萌動的美好幻想的旋律,每當聽到它,我們這些不再年輕的人們總會想起過去了的有關青春與夢幻故事的一些片段。
一、校園的清晨
“沿著校園熟悉的小路,清晨來到樹下讀書,初生的太陽照在臉上,也照著身旁的這棵小樹。”記得那時,我就是在位於梭磨河畔的卓克基鄉的一所中等師範學校狹小的校園裏聽到這首歌的,當時,不那麼年輕的青年歌手王結實、謝莉斯用他們依然青春洋溢的激情和動人的歌喉演唱著這首歌,如陽光一樣照射了我們青春的憂鬱的心靈。當時的卓克基沒有現在這樣有名氣,它是荒涼的,被人遺忘的,因為沒有阿宋的《塵埃落定》。而學校也孤寂的處在離州府馬爾康十多公里的山寨,我在給我的哥哥寫信時套用王之渙的詩《涼州詞》寫出它的荒涼,並説:春風何時吹進我們的校園,陽光何時照進這個偏僻的角落。可王結實、謝莉斯的歌聲如春風吹進了校園,如陽光溫暖我們孤寂的心。於是,我們跟著他們開始尋覓《腳印》,看到《校園裏有一排年輕的白楊》,去領略《外婆的澎湖灣》,我們的心裏也充滿陽光。當然,我們的校園中也有一股清流,它緩緩地流淌在我們的心靈深處,那就是鄧麗君的歌,被稱為靡靡之音,我們膽小,不敢唱,再説這些是愛情歌曲,我們還小,更不敢聽,可一些比我們大的女孩子卻悄悄唱著,歌聲中也萌出了初戀的情懷,産生了一些不該有的愛情,不過,這愛情很快被老師們扼殺在萌芽中,我們就這樣在兩種不同風格,不同感覺,甚至不同人生的校園歌曲的旋律中度過了最初的青春歲月。
二、《童年》
在我們參加工作時,一個懷抱吉他的年輕女歌手紅便了整個歌壇,她是那麼年輕那麼美好,因為她只比我們大一歲,因為她的歌聲溫柔動人,因此,她成了我們的偶像,當她彈著吉他唱出“池塘邊的榕樹下,知了在聲聲的叫著夏天”時,我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童年,沒有老師的斥罵,沒有繁重的作業,甚至沒有我們尋常人談的理想,有的只是池塘、榕樹、知了、蝴蝶、蜻蜓,有的只是盼望長大、盼望放學,可是我們長大了,為人師表了,我們從來沒有這樣令人羨慕的童年呀,於是我也喜歡上了這首歌,我把它教給了孩子們,一群山裏娃,我沒有吉他,當然,我也不會,沒有風琴,就那麼清唱,可孩子們依然聽得入迷,很快就學會了,就連最調皮的孩子也學會了,每當放學時,他們走在山路上也會唱著“盼望著放學,盼望著長大的童年”。我也記住了歌曲的創作者羅大佑。後來,他的又一首歌《光陰的故事》也讓我入迷,我找來歌譜想學習,可我怎麼也掌握不了那樣快的節奏,當時沒有vcd學習唱歌幾乎全靠聽錄音帶和自己識譜,可我在師範校時候學習識譜就不過關,音準還可以,可節奏老是掌握不好,因此這首歌我始終沒有學會,成了我的遺憾,不過,每當我聽到裏邊的歌詞時,我依然有一分感動。羅大佑成為我們的青春代言人,讓我們記住流水般的青春。
三、《同桌的你》
“明天你是否會想起,昨天你寫的日記,明天你是否會忘記昨天最愛哭的你……”當我們真正接觸到校園民謠時,學生時代早已離我們遠去,我們已經青春不在,我們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校園生活卻突然清晰的浮現在我們的眼前。我記起了我的同桌,那個不愛説話的小個子男生,那個在畢業參加工作後,在第一次民主選舉時惟一一個沒有拿到選民證的,沒有公民身份的十七歲半的小男孩。我們讀書時很少説話,因為他太小了,因為他很靦腆,而我從來沒有向他借半塊橡皮的,我想,就是我要借,也不會小心翼翼的。記得畢業後第一次見到他時,是他從家鄉那個盛産雪梨的地方到我們這兒的一所師範專科學校進修。他長高了許多,但很靦腆,那時我們才知道他就是惟一沒有拿到選民證的中學教師,我們都笑了起來。後來,我結婚時還請過他,可他沒有來,甚至沒有表示祝賀,我想,他還是那麼小,誰嫁給這樣可愛的小男孩呢。當然,我也想起了高大帥氣的藏族班長,他長得高高的皮膚很黑,頭髮卷卷的,他本來在黑水縣,可是毅然到草地工作,當時我們稱讚他的勇氣,學校要把他列為先進進行表彰時,他卻很實在的説,只是為了幫家里弄些草地牛肉,於是學校也不再對他進行表揚了,可他卻獲得真實與開心。還有同樣高大帥氣的生活委員,也是一位藏族,他們改變了我們漢族學生對藏族學生的偏見。也想起了我們學校惟一一對情侶,他們從學校裏就相愛,畢業後不久結了婚,有著美滿的婚姻。如今,我的這些同學們他們是否也會聽著這些校園民謠回憶往事呢?
當歲月流逝青春不在時,我們依然會有抹不去的關於青春的記憶,這就是不同時代的校園民謠,讓我們和《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一起在《校園的早晨》撫摩《校園裏的一排年輕的白楊》,尋找留在白雪覆蓋的大地上的《腳印》,幻想《外婆的澎湖灣》,回憶《童年》,講述《光陰的故事》吧。文/楊燭
(編輯 曉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