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歡笑留在人間——相聲大師馬三立
央視國際 (2003年04月14日 15:08)
把歡笑留給人民
馬三立生於1914年,父兄都是相聲藝人。為了生活,他1929年開始了坎坷而漫長的藝人生活,撂地攤、跑茶社、闖關東、下金陵,飽嘗舊社會的辛酸苦辣。馬三立與相聲打了一輩子交道,先後演出傳統相聲200多段,創作、改編並演出新相聲70多段,其中《買猴》、《國慶十點鐘》、《西江月》等膾灸人口。
活到90高齡辭世,按説活著的人已無須悲傷。但相聲泰斗馬三立之逝世,還是引得國人沉痛追悼。今日各大網站論壇上,充滿了悼念馬老的帖子,不為別的,只因其德藝雙馨堪稱藝壇楷模。
馬老一生説相聲數百段,留給人們無數歡笑無數思考,即使臨終立遺囑也不忘提醒家屬,他“只想把笑留給人民”,而不願給大家添麻煩,給國家浪費錢財,所以要求喪事從簡。一個“只想”,便表明了馬老畢生的追求,那就是他所説的“用相聲,用笑聲,為人民服務”。一個“只想”,就在我們活著的人面前豎立起一面明鏡,映照出我們的靈魂世界。
以馬老畢生之貢獻和聲望,家屬完全有資格把他的喪事辦得隆重一些。但他們卻不折不扣地尊重馬老遺願,不舉辦遺體告別儀式等一切悼念活動,按照回族習慣當日即入土安葬。這種做法同樣值得我們敬佩和讚嘆。
相聲是笑的藝術,它讓人在笑過之後回味思考。馬老雖已仙逝,但他留下的一段段膾炙人口的相聲還會給我們帶來歡笑,讓我們在笑聲中思考人生。
從一個在舊社會“撂地”的藝人,到如今萬眾景仰的相聲界一代宗師,一提到馬三立,就讓人立馬浮想到一個瘦削身影,留著中分頭髮的形象;而接觸他、了解他的人談起這位大師,最深的印象卻是兩個字:平易。
著名相聲演員馮鞏聽到馬三立去世的消息後語聲哽咽,他和馬老交往20余載,最初的一面至今還深刻地留在記憶中。在他年齡還非常小的時候,在天津見到了仰慕已久的馬老。“雖然差了好幾輩,但馬老當時非常認真,對我學相聲的情況問長問短,熱情地鼓勵我。”馮鞏説,“以後我經常去拜訪馬老,他的教導影響著我的一生。他在藝術上是高不可及的大師,但一輩子做人低調、謙和。”
“我當時只是個無名小卒,但從馬老那裏沒有感覺到一點點大師的架子。”相聲、小品演員鞏漢林第一次和馬老接觸就留下了這樣的印象。1990年,鞏漢林正跟隨唐傑忠學説相聲,他為老師舉辦了一次紀念演出,請來了馬老。當時馬三立已年近八十,但自始至終非常熱情地參加了整個演出,還題字助興。“後來有一次我去看望馬老,他送了我一個有助睡眠的枕頭,説咱爺倆都這麼瘦,得睡好覺,才有精力創作。”鞏漢林回憶起與馬老的交往,滿懷深情。
常寶華是馬老手把手教出來的學生,聽聞老師去世的噩耗,他禁不住唏噓不已。“我的老師是很有性格的人,我們當學生的請他吃飯給他送禮都不招他喜歡。有時從北京到天津去看他,他説你要帶東西就帶一盒北京的麻豆腐。”在學生的眼裏,馬老師從來都把自己當作是一個普通的演員,認為觀眾看自己的表演是對自己的抬愛,不管什麼樣的觀眾跟他打招呼,他都熱情地回應。對年輕的相聲演員,他沒有不喜歡的,一見面就鼓勵、鞭策,有問必答,有求必應。“老師是個老藝人,但他絕不是舊式的老藝人,從不講究論資排輩。”常寶華説。
“真正關心老百姓的生活和喜怒哀樂,是他平易之風的根源和精髓。”對相聲藝術有過頗多研究的北京大學汪景壽教授在評價馬三立這位相聲泰斗時這樣認為。
汪景壽説,在馬三立的相聲中處處滲透著生活的芳香,正是生活的基礎上,馬三立的相聲往往在平淡之中顯奇譎,在觀眾不知不覺中甩出包袱,出乎意料之外又存乎情理之中,形成了典型的“馬派”相聲“蔫逗”風格。
馬三立從藝以來,演出過相聲段子200多個,如《吃元宵》、《賣挂票》、《相面》、《窩頭論》、《買猴》、《十點鐘開始》等都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他在相聲中塑造的“馬大哈”、“馬洗澡”、“逗你玩”,形象生動突出,為幾代人所喜愛。
在相聲界有一句俗話:“誰不學馬三立誰不會説相聲,誰學會了馬三立誰説不好相聲。”説的是馬三立自成一家的表演風格,有他個人的天才因素和特殊經歷,是後人難以企及的。“但有一點是值得學習並且能夠學習的,”汪景壽説:“那就是,他把自己的100多斤全交給了生活和相聲,所以他才能一直保持著藝術的青春和不竭的創作源泉。”
有人説,與馬三立交談,説幾句話就是相聲,他的相聲就是生活,他的生活就是相聲,這就是大師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