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戲《死無葬身之地》紀念薩特百年誕辰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27日 16:02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記者白瀛):十字形的鐵網下,十字形的刑臺上,底光像血一樣打在每一個受刑者的身上,他們面臨著此刻同時也是一生的選擇。

  在中央戲劇學院黑匣子小劇場,導演刁海明説,十字形的道具象徵人生的十字路口,他用這種手法體現存在主義大師薩特(1905-1980)“境遇劇”的哲學思想:人有選擇的自由,也用這臺薩特的代表劇《死無葬身之地》18日至27日的演出來紀念大師的百年誕辰。

  二戰勝利前夕,5名法國“抵抗運動”遊擊隊員被俘,唯一逃脫的隊長若望被作為身份不明者被關進同一間牢房。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索比埃不堪酷刑,跳樓自盡;卡諾裏鎮定自若,在若望建議下主張招假供求得生存;弗朗索瓦精神崩潰準備招供,被同伴掐死;殺死弗朗蘇瓦的亨利為是否出於自尊而掙扎;若望的情人、弗朗索瓦的姐姐呂茜在慘遭強姦、弟弟死後視死如歸,卻最終選擇了求生;就連若望也在面對弗朗索瓦和60名隊員的選擇中痛苦不堪……

  “死無葬身之地無所惜,這是遊擊隊員的選擇和答案。”導演刁海明説。他認為在反法西斯勝利60週年的今天這臺戲仍然有著鮮明的現實意義:“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人們終究逃脫不了對自我和價值的盤問,此時人特別需要生命的昇華和靈魂的寄託。”

  《死無葬身之地》是薩特戰後的第一個劇本。此劇當年在法國首演,拷打的尖叫聲曾令觀眾無法忍受。近年在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出,舞臺也呈現出血跡等的逼真的效果。而刁海明的舞臺非常簡潔,斜架的鐵網、兩塊活動的木臺構成了舞臺的主體,視聽效果也點到為止;他更追求人物在“選擇”過程中豐滿的人性。

  刁海明導演對劇本的創新還表現在加進了一段呂茜和若望獄中起舞的場景。“這個舞蹈應該是想像中的,旨在襯託人物的困苦和絕望。”刁海明説。

責編:曉宇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