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22日 09:35 來源:
得知音樂人浮克 7 月將發佈自創自唱的新專輯《東郭先生》,經由朋友通過 MSN ,筆者得以先聽為快。第一感覺就是有衝擊力,對情感和情緒的衝擊力。尤其是歌詞,透出一種非同尋常的特殊氣息。過去記得看過浮克一篇自述,説“因為自覺心靈走過的路太遠、太曲折,心太沉重……”於是更增添了對這位音樂“隱士”的好奇。筆者只是想知道是什麼東西造就了這些不一樣的作品。
還是通過MSN ,打字交談,幾句話之後浮克就打出一個孩童的笑臉説:一歲的時候差點被他父親扔了,因為生下來就一直有病,醫治條件也不好,估計是養不活了;但是他父親走到要丟棄的地方看看孩子還有口氣,捨不得又抱回去了——就這麼浮克算是撿了條命。我説幸好沒扔,要不現在就會少了一個音樂人。浮克卻説,還真不如扔掉好了,因為人活著是一件天大麻煩的事。
聽著浮克一首首理念前衛的音樂,還真想不到他出生在河南農村,要不是因為考上大學,他的音樂天分説不定就順其自然的埋進土地裏,變成莊稼了。以前的浮克很瘦弱,體重不到 50 公斤,他自己笑説在廣州有天走在路上,還差點被一陣突然的大風刮倒,幸好被欄杆擋住。但是他竟然還做過民工和搬運工。
初中時候,因為家裏缺錢,父親用自行車馱著他騎 40 公里去焦作打小工。因為身材瘦小,看上去就沒力氣,跑了好幾個工地都沒人要,最後還是一位老鄉工頭在父子倆的保證和求情下收留了他。但工地可不是夏令營,浮克負責一座居民樓外墻的粉刷水泥供應,手搬肩扛,時不時還要站在沒有什麼安全防護的腳手架上把水泥一桶一桶的用繩子拔上去。浮克説後來有一次去焦作,正好路過那座樓,他指著對同伴驕傲的説,這個樓的外包裝全是我搞上去的。問起浮克當時的感受,他説睡在工棚裏,每個黎明都會被大廚很大的剁菜的聲音驚醒,很絕望,因為新的一天又來到了,他必須吃力地爬起來繼續他那不能勝任的生存搏鬥。浮克説他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琢磨:人為什麼要活著?
幸運的是他考上了大學,但貧困也不會因此走遠。他“剋扣”自己的飯錢來買書和用品,因為每月有 17 元的助學金,所以幾乎不向家裏要錢。他每天只花一毛到兩毛飯錢,吃飯時躲起來,他也不想別人同情,他説他討厭吃飯,到現在還如此:“一碗麵足矣”。
後來估計還是因為音樂特長的原因,浮克畢業被留校任教,但是後來又因為跟了歌舞團走穴被除名。找了半年工作處處碰壁,只能又回到了江湖。
浮克説當年的走穴他彈 Bass ,幾年過著沒有郵政地址、沒有電話、當然更沒有 Call 機手機的“野人”生活。一天兩天就換一個地方,常年與破舊的客車與崎嶇的公路為伍。他還是團裏“道具五人裝卸隊”的隊員,每到一個地方,下了演員車就馬上奔向道具車。“那些燈光音響真重啊”。
浮克説這段經歷“磨煉意志和身體,並且每次還有 5 元裝卸費,可以寄回家裏資助父母和家人。”
談起這些,浮克説這都是次要的,許多人都這樣,自己還算幸運的。但是不幸的是他愛思考,這個習慣給了他的人生一路的折磨,同時也是他無法感到快樂的真正原因。他自言時時都會有輕生願望,有好幾個時段,他早晨醒來睜開眼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想結束麼?想一下還覺得勇氣不夠,於是就跟自己説,那就起來好好幹活。這些話是浮克笑著説的。
聊天在進行,胳膊有點酸,音樂沒有停止,怎麼忽然感覺真正聽出了《坐在岸邊的魚》和《今年》的意思了。物質決定意識,事實上浮克的經歷並不是駭人聽聞的特例,而其實就是一種特定時期一部分中國人的生存見證的典型範例,真切而自然。由此推斷浮克的個性音樂也不會只是他的盲目自戀,它潛在著一種大面積響應的可能。其實人受點苦、受點窮並不算什麼天大的事,但是浮克體會百味人生後,給我們回報以音樂,從《為你》、《快樂老家》就應該能感覺出這位作者的悲天憫人傾向和對人生的深刻領悟。浮克笑説,“我就是一隻坐在岸邊的魚……”聽浮克新專輯《東郭先生》主打歌《坐在岸邊的魚》更感到了一種作者自發的昇華,而自己也突然感覺被昇華了。文/月月
責編: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