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藝節:參評劇目亮相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15日 11:03
CCTV.com消息(文化報道):中國第七屆藝術節今天進入了第四天。這一屆藝術節第一次把“文華獎”和“中國藝術節獎”這兩獎合一,因此全國共有51台劇目參與角逐,這些劇目可都是各地戲劇、戲曲的代表作。這兩天,這些劇目紛紛亮相,接受評委的檢驗。
山東省京劇院的《春秋霸主》在講述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雄才大略,成就霸業的同時,也描寫了他“寡人好色”的性格,人物形象生動飽滿。
甘肅省話劇院的《老柿子樹》帶有厚重的黃土地風格。老柿子樹下的四兄弟,在時代變遷中,演繹著不同的人生命運。歌劇《風雨紅棉》講述的是一段“刑場上的婚禮”,一對革命者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譜寫了大革命時代的紅色戀曲。崑曲《宦門子弟錯立身》講述的是一位宦門子弟與流浪女藝人“後花園私定終身”的傳統故事,崑曲的做工和唱腔十分優美。
另外三台劇目都帶有明顯的地域特徵。劉三姐的故鄉廣西這次帶來了《八桂大歌》,不僅人美歌甜,服裝、舞美也恢宏大氣,這是他們爭取七年後重獲大獎的傾力之作。內蒙古包頭市歌舞團的《額吉》則試圖以故事的時代特徵征服觀眾,它説的是一位蒙古姑娘撫養5個南方孤兒的故事。同樣洋溢著民族特色的還有新疆喀什地區歌舞劇院演出的歌舞《喀什噶爾》,古絲綢之路的這顆明珠,以及曾經擁有的燦爛文明永遠值得人們自豪。
七藝節:時尚百年展 走進服飾歷史長廊
在這屆中國藝術節上,還有一個《時尚百年--20世紀中國服裝藝術回顧展》,辦得熱熱鬧鬧,下面咱們也一起到那去看看吧。
《時尚百年--20世紀中國服裝藝術回顧展》是昨天在中國絲綢博物館隆重開幕的,整個展出回顧了從1900年到2000年這一百年裏中國服飾和時尚的變遷。不過,這些豐富的展品也不都是博物館原來就有的,為了辦好這次展覽,博物館充分調動了民間的力量,在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裏,老百姓就捐贈了三百多件各個時期的服裝織品。能一下子看到這麼多時代特色分明的衣服,遊客們都覺得很過癮。
青島遊客:挺有代表性的 各個年代基本上都銜接起來了 我很簡單的從這兒走過來 走過來時代感很明顯的
大人們認真看展覽,小孩子也能找到自己的樂趣。學學手工絲繪,孩子們也許從此就會和絲綢文化結下不解之緣。這次的時尚百年展將會持續到11月20號,您要是有空的話,還真不妨去轉轉。
文化背景:中國時裝百年變遷
俗話説,佛靠金裝,人靠衣裝,不管是大姑娘還是小夥子,也不管年輕人還是老年人,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穿得漂亮得體,現在的人這麼想,過去的時候也是這樣。而人們在不同的時代穿不同的衣服,這實際上也體現了一種文化變遷的軌跡。
20世紀以前的中國,可以説沒有時裝。到了20世紀30年代,在以上海為代表的一些大城市,人們最先接觸到了各種“洋玩意”,街上開始出現了制售西式禮帽、西服、西式皮鞋的店舖,騎自行車成為一大時髦的娛樂。您今天看到這些人的穿著打扮,也許會覺得老土,但事實上,西裝革履大背頭,可是當年追求時髦和推崇革新的標誌。
在這個過程中,舊時的女裝也悄悄地發生了變化。一向上襖下裙的著裝方式被突破,上下一體寬鬆的旗袍被越來越多的中國女性接受,經過了近十年的演變,才成為後來的樣子,也徹底改變了中國女人幾千年來的著裝習慣。
通體合身的剪裁,使旗袍非常適合東方女子曲線美的展現。雖然人們對旗袍下襬、開叉長短高低進行著反反復復的改動,但旗袍成為當時中國女性時尚標誌的事實卻沒有改變過。電影明星和名門淑女使旗袍真正成為了時裝,他們擁有服裝專家設計製作改良版的旗袍,還結合了不斷翻新的西方時髦女裝款式。
從那以後,旗袍就成為了中國女性的代表性服裝。旗袍與舶來的高跟皮鞋搭配起來,在女性獨立意識覺醒的背景下,當時中國城市女性追求時尚的步伐大了起來,她們跳起了健美操、現代舞,走進美容美發廳,在攝影鏡頭前也更加舒展開來。
1949年,人民解放軍進城,那套南征北戰的黃色軍裝,成為了當時最時髦的“時裝”,多少年輕人都夢想著擁有這樣一套軍裝,時尚繼續在社會變遷中演變。
我們來回憶一下旗袍不在的日子裏我們的時尚:這是第一屆政協會議期間的一張照片,11位女代表中有3位穿著這樣一種雙排扣的蘇聯式上裝,這被叫作“列寧服”。隨後,這種“列寧服”很快在工作女性中間流行開來;在那個崇尚“勞動最光榮”的年代裏,男式背帶工裝褲和格子襯衣成為許多年輕女性的最愛;在如火如荼的社會主義建設中,人們的生活好起來了,流行色也豐富起來,有一種叫“布拉吉”的蘇聯式連衣裙成為了夏日裏最時新的服裝。
到了60年代初,由於棉花減産,紡織品都得憑票購買,人們的著裝標準開始轉變為耐磨耐臟,於是灰、黑、藍,成了整個中國的流行色。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千篇一律的著裝時代,人們的愛美之心也沒有完全泯滅,他們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那“擋不住的春光”。
1980年,一部叫《廬山戀》的電影風靡全國,人們不僅為其中久違的愛情所深深感動,也為女主角新穎的服裝所吸引。開放時代的到來,讓時尚又浮了出來:蛤蟆墨鏡、喇叭褲、牛仔褲、燙頭髮,成為當時年輕人時髦的關鍵詞;模特隊也開始出現;1984年中國女排在奧運會上取得“三連冠”,質地和款式都還不講究的運動裝熱銷起來。90年代,大多數中國人的生活開始進入到以提高生活質量為主的新階段,人們的服飾也在發生著劇烈變化。穿衣打扮講究個性和多變,這時很難用一種款式或色彩來概括時尚潮流,而強調個性,不追求流行,本身也成為一種時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