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綜藝資訊

音容猶常在清香猶伴人 豫劇大師留下一絲遺憾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02日 13:48

  豫劇大師常香玉昨天與豫劇永遠地告別了。昨天早晨7點06分,81歲的常香玉因病醫治無效,在河南省人民醫院去世。常香玉彌留之際留下“喪事從簡,不發訃告”的遺囑,希望身後事不要驚擾大家。記者昨在採訪中得知,常香玉的親屬將尊重老人遺願,于明天舉行一個簡樸的告別儀式。老人在病重期間,心中有些許難以抹去的遺憾,主要是她的後代沒有人能完整地把她的常派唱腔繼承下來。

  常香玉的兒子陳嘉康在母親最後的時刻一直陪伴在左右,他説母親走得很安詳。因為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陳嘉康昨天在電話裏只是簡單地談了談母親的情況。“母親與病魔頑強地鬥爭了一年零八個月,她一直充滿信心,覺得能治好。但因為是癌症多臟器轉移,去世了也是自然規律。”陳嘉康説母親這幾年只要能活動,就還要為老百姓做事。“去年母親在北京接受治療期間,還于12月22日與河南省豫劇二團的演員們來到北京市石景山奧運體育場館建設工地,為參加建設的豫籍職工進行慰問演出。今年4月12日她還在河南經貿洽談會開幕式上和她的四代學生一起演唱《花木蘭》,慶祝經貿洽談會召開。”

  記者昨天從河南省豫劇團有關人士處得知,上午11時許,常香玉的遺體由河南省人民醫院送至鄭州市殯儀館。老人在病重期間,仍惦記著豫劇藝術的發展,因為她心中有些許難以抹去的遺憾。其中最主要的是她的後代沒有人能完整地把她的常派唱腔繼承下來。老人在央視《藝術人生》節目中也曾表達了同樣的意思。

  “香玉杯藝術獎”評委會負責人王懷讓在電話中説,5月2日常香玉的弟子舉辦了“常派藝術演唱會”,在河南電視臺的“梨園春”欄目播出。常香玉因病沒參加,演出現場打出八個字“戲比天大、藝無止境”。在醫院的常香玉通過電視看到這個演唱會非常高興,她説這是她向河南人民謝幕的演出。“那時候她似乎感覺到自己的日子不多了”。

  昨天下午5點11分,網上發佈了常香玉逝世的快訊後,網友紛紛留言悼念這位藝術大師。有網友留言説:“溫暖中國的名字。又一位慈祥的老人離去。走好!”還有網友評價:“什麼是真正的藝術家,她老人家給了我們最好的回答,看過她的《藝術人生》節目,老人家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藝術!獻給了國家!獻給了人民!老人家,您安息吧!”更有網友用包含常香玉名字的一句話表示哀悼:“音容猶常在,清香猶伴人,碧玉亦永存。”(記者陶瀾)(供圖/《鄭州晚報》)

  朱軍:我被老太太俘虜了

  朱軍作為《藝術人生》的節目主持人,曾于去年主持過一檔常香玉的節目,記者於是撥通了朱軍的電話,他一開口,便沒有收住閘……

  我一直在想用一個什麼詞來形容我那次與老太太聊的那幾個小時……感覺就好像我被她俘虜了一樣。聽她談完話後,我會時不時地牽掛她。我對她的感情實際上是凝聚了兩代人的情感。因為我父母的原籍就是河南,從小他們就給我講過常香玉。

  有三件事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是我們去年那次錄節目,八十歲的老人了,我們怕她身體受不住,中間多次提出要休息一下。但是她就是堅持不休息,説沒事。她説:“我休息了,觀眾怎麼辦?”

  再有就是她説她心中有四個字“戲比天大”。她和她的第五個孩子這麼多年來一直有很深的矛盾,原因就是因為“老五”堅決不學戲。“文革”期間,常老被整得很慘,老五當時小,不理解為什麼一個唱戲的,被整成這樣?於是發誓不學戲,而常老本來一直認為老五是最有天賦的……這麼多年了,常老為此一直不認老五。直到我們在錄那期節目時,我們把老五解釋當時不學戲的原因的話通過錄像播出來時,常老這才公開點了點頭,算是解了這個結。

  還有一件事是那年常老的老伴重病住院,常老每次去看她老伴,都要長時間地跟老伴接吻。你想想那種感覺,兩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一個在病床上,一個在床邊,兩人親吻的樣子。都説愛情難保鮮,但是在我們的拍攝現場,提到初戀時的情景,常老臉還紅了,你説這……要不怎麼説我被她俘虜了呢。

  一個多月前,我聽説她病重的時候去過一趟鄭州看她。在病房的時候我沒敢待太多時間,也就二十多分鐘,因為我能感覺到她很痛苦。

  我當時一直抑制著自己的感情,我不能先掉淚呀,我是去看病人去了,不是去奔喪……最後的時候,我表現得很輕鬆,説“常媽媽我先走了”。當我從裏間走出來還未到外屋門口,就聽到常老叫了我一聲:“孩子(河南口音h岬iza)。”我回過頭不敢往裏走,我怕我控制不住,但表面還裝作沒什麼的樣子,説:“啥事?”這時候,我從老太太的眼中已看到了隱含著的淚水,她説:“走吧走吧(zōub岬),好好地好好地(hǎohǎoli岢)。”(記者 鄭葉)

  王惠:戲要演了,老師卻離開了

  豫劇著名演員王惠是常香玉大師的入室弟子。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她幾次哽咽地説不下去,不得不停頓下來平息悲痛的情緒。

  “她常常和我們説:‘演戲先要做人,要以人為本。’在生活中,老師十分樸實,言傳身教。老師有個習慣,在家裏從來不穿拖鞋,在家裏平時也穿著整潔,舉止端莊。我曾經問過老師:‘在家裏您為啥還不放鬆一下?’她回答説:‘平時在家養成好習慣,在舞臺上才能行得端正。’生活簡樸還體現在她對物質生活沒有過高的要求。家裏的客廳很大,但她沒有做豪華的裝修,當我問她的時候,老師説:‘這樣很方便,你們來了,説戲擺身段都很寬敞自如。’去年年底她住在北京協和醫院,我因為準備創作排練《孝莊皇后》特地去看她,老師聽説我要演新戲,眼睛馬上放光:‘要排新戲,要有自己的代表作,不能只演我的那幾齣戲。如果我能出院,6月10日我一定去現場。’可是,我的戲就要公演了,老師卻離開了我們……”(記者 倫兵)

  陳小香:母親卸粧就向鼓師道歉

  從小和母親常香玉學豫劇,後來研究母親的藝術特點寫出《常香玉演唱藝術研究》,現在從事豫劇教學的女兒陳小香回憶説,母親常説的一句話就是“戲比天大”。河南經貿洽談會的演出是在她做手術的前幾天,那時候病情比較嚴重了,但是她情緒飽滿,非常高興又能有一個機會和她的觀眾見面,為觀眾演出。

  陳小香説母親對戲曲的認真、精益求精是她感受最深的。“母親經常教育我們,人做不好藝術很難再提高,到一定程度不會進步反而會退步。演員在舞臺上是朵紅花,但沒有音響師、舞美、琴師等這些綠葉的幫襯,舞臺表演不可能完成。”

  陳小香説她印象最深的是十幾歲的時候看母親的一場戲,謝幕後母親沒有卸粧,而是先找鼓師道歉。“她每演一場都力求有收穫,覺得不滿意的地方總是想要改變、突破一些。那次演的是《拷紅》,根據人物的感情她即興發揮,把人物的一個唱腔改變了。因為事先沒有和鼓師、琴師溝通,所以鼓師的點還按原來的節奏打。謝幕的時候,她沒有卸粧,先到樂隊所在的位置,和鼓師王師傅説話。王師傅先説了一句,鼓點沒有打到,有點慢了。我媽立刻説,今天是我錯了,我臨場發揮改動了一下,事先沒有告訴你們,真對不起,然後非常謙遜地給王師傅作了一個揖。”(記者 陶瀾)

(編輯:曉宇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