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和諧美好的人間仙境——中國道教協會會長閔智亭在中國宗教界世界和平問題研討會上的發言
道教是一個重視現實人生的宗教,在追求得道成仙的目標過程中,積極致力於把現實世界建設成美好的人間仙境。在這個人間仙境裏,社會祥和安寧,富足公平,人與人之間。
“齊同慈愛”,沒有壓迫,沒有戰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民和平共處。當今世界,人民仍受到戰爭、強權和環境惡化的威脅,為此,人民渴望和平,積極投身於維護世界和平,保護生態環境的神聖事業中。為了實現人間仙境的理想,我們主張:
一、心懷慈愛,和睦相處。和諧是世界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中國人講“和為貴”天地不和,陰陽失衡,災難頻仍;人類不和,紛爭四起,生靈涂炭。因此,道教強調以“和”為本。道經中説:“道以沖和為德。”我們應該傚法大道,互相和睦相處,維護世界的和諧。要和諧,就必寬容。世界是由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明所構成的,由此決定了人們在信仰和生活方式上的多樣性。我們應該彼此尊重,互相寬容。要和諧,還須心懷慈愛,不殺不爭,不以強淩弱,以友善的方式對待他人,促進人類的和平。
要維護和平,最重要的是要防止戰爭。道祖老子説:“兵者不祥之器。”戰爭是對人類和諧的破壞,是對生命的最大傷害,所以是‘環祥之器”。老子又説:“兵之所處,荊棘生焉。”戰爭也是對環境的巨大破壞,它造成了荒涼和生物的毀滅。特別是現代高科技戰爭,各種炸彈、生化武器、核武器,不僅是對人類生命的巨大威脅,也是對整個生態環境的巨大威脅。我們主張不同種族、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人和睦相處,共同反對強權,反對戰爭,以維護我們這個星球的和平與安寧。
戰爭往往是由於強權者爭奪財富而引發的。這是極不人道的。在道教看來,財富應為人類所共有,不應為少數人所獨佔,應該通過合理的流通與分配,使人人都能獲得最起碼的生活需要。《道德經》説:“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富有者有責任周濟貧困者,發達國家也有責任援助發展中國家。道教希望建立公平的社會秩序,不斷縮小貧困差距,從而促進人類的共同發展,維護世界的持久和平。
二、熱愛自然,尊重生命。人與自然是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只有確保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然後人類才能獲得長久的平安。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當今世界的環境惡化問題,我們必須熱愛自然,尊重生命,與自然萬物和諧相處。天地萬物都來源於“道”,因而“一切有形,皆含道性”。萬物都有按照道賦予它的本性自然發展的權利,我們應該尊重自然萬物的生存權利,不要隨意毀壞自然。人作為宇宙共同體中的一員,應該以促進整個宇宙更加和諧與完美,而不應該以毀滅各種自然物的行為來滿足人的慾望而扼殺宇宙的生機。道祖老子在《道德經》中教導我們,應“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因此,我們主張“無為”原則,就是説,要維護世界生長變化過程的自然本性,不以人為的強制方式會破壞這個過程的本來面貌。“天道惡殺而好生”,道教的各種戒律中,都作了禁止殺生的規定。我們希望所有的人都懷有慈悲之心,廣行仁愛,手不傷生,如此必能受福于天。道祖老子教導我們:“知止不殆。”自然資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慾望卻是無窮的,因此,我們在謀求利益的時候必須有所節制。我們在發展經濟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到自然界生態環境的承受限度,對那些破壞生態平衡的事情,即使是具有極大的眼前利益,也要自我約束,不能去幹。道教《太平經》認為,從根本上看,衡量人類社會貧富的標準,是世界上物種的多少。這種觀點足以發人深思。要維護人與自然的和諧,我們首先要保持自己內心的和諧與安寧。只要我們內心清靜恬淡,少私寡欲,無為不爭,過一種有節制的生活,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則,深切領悟天人合一之道的內含,在心靈深處樹立起與自然和諧的觀念,從而努力去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就一定能夠創造一個人與自然和睦相處,各種生命自得其樂,生態環境十分美好的世界。
在這世紀之交的重要時刻,讓我們行動起來,在心靈中種下和平的種子,從自己做起,積極為維護世界和平、人類和諧,保護生態環境而奉獻,這是人類共同的責任,共同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