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時空資訊 > 文化點擊 > 音樂 

草原琴聲
09.20 17:23

    只要一看到琴桿上的馬頭,幾乎每個人都能認出這是著名的蒙古民族樂器馬頭琴。最近,在內蒙古舉辦的首屆國際馬頭琴藝術節,是對建國到現在,我國馬頭琴音樂的一次梳理和宏揚,是一次國際性的音樂交流盛會。特別是在著名馬頭琴音樂家齊寶力高帶領下的千人合奏的馬頭琴曲,更是令人振奮。樂手們不但在內蒙古地區進行了巡演,而且也來到了北京。他們希望馬頭琴音樂能被更多的人熟悉和喜愛,成為世界性的音樂。
   
    對於酷愛音樂的蒙古民族來説,如果沒有了歌聲,就象草原上沒有了鮮花;如果沒有了馬頭琴,就象氈房裏沒有了奶茶。
   
    隨着一支千人齊奏的《萬馬奔騰》曲在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響起,當代馬頭琴音樂引起更多人的關注。
   
    齊寶力高:“(搞這個活動的)目的就是把蒙族的民族文化,蒙古民族的馬頭琴推向世界。這也説明,解放以來的50年,馬頭琴確實發展了。”
   
    起源於宋元之際的馬頭琴,幾百年來一直為草原的民間藝人所鍾愛。它的基本特徵是,有兩條用多根馬尾製成的琴弦,琴弓也用馬尾製成,音色大致相同。但直到解放後的一段時間,無論是規格樣式,還是演奏技法,馬頭琴都沒有走向規範和穩定。從本世紀50年代的馬頭琴演奏家色拉西開始,到後來的桑都仍、齊寶力高等人,一直在不斷地整理、改革馬頭琴。
   
    參加演奏的演員,有來自全國各地不同民族的樂手,也有來自俄羅斯、蒙古、日本等國家的樂手。出於對馬頭琴的迷戀,人們聚到了一起,渴望在馬頭琴的故鄉完成第一次千人齊奏的創舉。
   
    辛滬光:“民族的東西一定要把它發揚光大,從象徵意義來説,它還是有價值的,桃李滿天下,到處開遍馬頭琴花。”
   
    作為“馬背上的民族”,蒙族人民對馬有着特別的感情。飛馳的駿馬,是民族的圖騰。而馬頭琴正是這樣一種信仰的延伸。
   
    著名馬頭琴演奏家齊寶力高在60年代創作的《萬馬奔騰》曲,以馬頭琴的音色和技巧來表現馬的精神,恰如其分地體現了馬頭琴的特點。
   
    齊寶力高:“我65年去了內蒙古巴林左旗的那達慕大會,會上有100匹馬參加賽馬,最後有兩匹馬快到終點時,已經不行了,但是為了主人,他們咬着牙跑到終點,死了。當時牧民都哭了,騎手哭了,我也哭了。我作為成吉思汗的後代,一定要寫一個歌頌馬的曲子,把馬的忠誠、一直往前的精神寫出來。”
   
    辛滬光:“《萬馬奔騰》分解和弦都是洋的東西,都吸收進來,象《雲雀》(曲)似的,是受了西方音樂的啟發,實際上民間的馬頭琴的曲子就有馬的步伐,原來民間就有寫馬的曲子,但是民間比較淳樸、簡短,在這個基礎上發揮,就表現出馬在奔騰,加上象抹弦這樣的技巧,出來這個《萬馬奔騰》。”
   
    建國到現在,馬頭琴從獨奏發展到齊奏、重奏,逐漸變得適合現代音樂的樣式。
   
    參加這次演奏大會的蒙古國和俄羅斯圖瓦共和國的演員們都具有很高的藝術水準。
   
    圖瓦琴師們這種奇特的唱法名叫“呼麥”,是蒙族一種古老的復音唱法。這種唱法也被形象地稱作人聲馬頭琴。“呼麥”與馬頭琴的呼應,流淌着濃濃的民族風情。
   
    這次音樂盛會,令馬頭琴聲從草原響到城市,從內蒙傳到北京。使更多的人領略到這種民族樂器的魅力。與此同時,它也為專業人士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索的課題:例如,如何保證在對馬頭琴進行改良、規範的同時,又不丟失它固有的特色。
   
    辛滬光:“可以有多種的風格和流派,別弄成一個模子,近親繁殖,就萎縮了。藝術屬於創造性的東西。”
   
    據悉,千人齊奏馬頭琴曲的表演已被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也許,這正是馬頭琴走向世界的一個標誌。



責編:李穎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