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6 15:12 |
|
前不久北京舉辦的“俄羅斯油畫藝術300年”作品展,展出了俄羅斯葉卡捷琳堡市藝術博物館的油畫藏品。主辦方有意將18世紀到20世紀各個時期一些有特色的作品按照時間順序連綴起來,使我們得以領略300年來俄羅斯繪畫的整體面貌。 位於歐洲和亞洲的交界處的葉卡捷琳堡是一個中等城市,它的藏品雖然無法和莫斯科、彼得堡等地方的著名博物館媲美,但是涵蓋了俄羅斯油畫從18世紀初到20世紀末長達300年的發展歷程,其中也不乏精品。 18世紀初,彼得大帝把俄羅斯從荒蠻的農奴制度帶到了先進的資本主義生産力中,葉卡捷琳娜女皇二世接著從歐洲引進了優雅的古典藝術。當時俄羅斯繪畫仍以肖像為主要形式,入畫者多為宮廷貴族。這一時期的作品畫風柔美婉約,已經開始展露本土藝術家的才智與技巧。19世紀,俄羅斯文藝迎來了第一個顛峰時代,史稱“黃金時代”,這一時期在繪畫界出現了著名的“巡迴展覽畫派”。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聞立鵬:對比歐洲同時代的現實主義,俄羅斯巡迴展覽畫派有其特色,更深沉,反映社會面也更寬,一大批畫家都從事這個風格的創作。像克拉姆斯科依、蘇裏科夫、列賓、列維坦、希施金這些傑出的繪畫大師,都是巡迴展覽畫派的代表人物。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孫韜:表現自己本民族的東西,表現自己身邊的最真實的事物。即使表現宗教題材,也是具有俄羅斯精神的宗教題材,大部分風景畫家畫的是俄羅斯的風景。“巡迴展覽畫派”的特點是很多繪畫具有文學的情節性。描繪非常寫實,色彩運用也非常真實。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奚靜之:巡迴畫派畫家不是單純地如實描寫現實,而是從批判的角度,表達對人民的同情,對沙皇統治的不滿。 俄羅斯油畫的第二個顛峰時期出現于19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白銀時代”,這個時期,現代藝術得到自由發展。繪畫界誕生了“藝術世界”和“先鋒畫派”等繪畫流派,它們的畫風和當時歐洲盛行的印象派繪畫、野獸派繪畫是同步的。“十月革命”以後的許多作品還可以看到現代主義風格的存在。進入社會主義蘇聯以後,藝術家們確立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和風格。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孫韜:蘇聯時期現實主義作品有自己的特色,它不象19世紀“巡迴展覽畫派”那麼細膩,很多東西都是用大筆觸、寫意的形式來表現現實主義。從“三張女工”可以看出,畫家不是把女工的形象機械地描寫得跟照片一樣,他利用繪畫的色彩造型和比較平面化的構圖來表現活生生的場景。 展覽的尾聲部分,顯示了90年代至今,俄羅斯當代畫家在藝術上探索求新的勇氣和見解。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展覽還展出了一些十分珍貴的名家手稿。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孫韜:在俄羅斯重要的博物館你都看不到,印刷品中也看不到。比如説象蘇裏科夫的“近衛軍臨刑前的早晨”,畫得很小,也比較潦草。蘇裏科夫是以創作大型的歷史題材為代表的一位畫家。他創作的時候,先確定情節,然後確定大的構圖,所有人物都要以真實的對象寫生,那麼這三張小稿就是寫生的小稿。非常珍貴,因為能看到畫家的創作過程。 循著展覽的路線,我們匆匆走過了俄羅斯繪畫300年來的滄桑變換。在世紀回眸——俄羅斯油畫300年(下)中,我們將與您一起欣賞展覽中一些主要作品。
|
|
責編:邵金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