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時空資訊 > 文化點擊 > 美術 

重新洗牌——以水墨的名義
10.15 13:40

    9月,深圳雕塑院等單位辦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展覽,一批水墨畫家和一些沒有畫過水墨畫的藝術家們用他們的作品圍繞中國水墨藝術精神進行探討。這個展覽叫“重新洗牌——以水墨的名義”。
   
    “重新洗牌”是一個實驗性的學術性展覽,它免費向公眾開放,廣告似的標牌,是策展人和主辦者推廣當代藝術的一種努力。“重新洗牌”重在提出一個文化話題,提出一種方案,以解決當代藝術中過分西方化、脫離中國現實的問題。
   
    評論家陳孝信:很多西方人到了中國來看我們的現代藝術的時候,常常我們無疑很難回答的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就是:這是你們中國的嗎?
   
    策展人魯虹:我和博士(孫振華)都在對中國當代藝術進行清理,我們發現很多作品,它提出的一種觀念,就是指它的主題吧,包括它使用的表達觀念的手法,更多是對西方當代藝術的臨摹。很多作品你都能找到它的出處的。你要是研究中國當代美術史你就知道,很多作品它沒有原創性。藝術家在這個過程中已經喪失了藝術家應當有的獨立的人格。我們覺得中國當代藝術應該重新洗牌了。
   
    陳孝信:很多藝術家在反省,很多美術界的有識之士也在反省這樣的問題。
   
    深圳雕塑院院長孫振華:一方面要反對那些保守的,那種裹足不前的、固步自封的,認為什麼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世紀那種民族主義的東西,同時又要反對跟着西方後面亦步亦趨,完全喪失自己民族文化個性那樣一種東西,這其實是一個困境,是一個兩難。在這種非常困難的條件下能做什麼,我覺得這是我們的一種選擇、一種方式。
   
    與許多展覽不同,“重新洗牌”是在深圳雕塑院尚未完成的展覽廳裏舉行的,參展作者四十多人,分屬於水墨、油畫、版畫、雕塑、裝置等不同藝術門類。他們的作品從不同的角度與水墨傳統藝術發生聯絡,策展人希望通過這種展覽,使人們重新認識水墨這種傳統文化資源在當代藝術中的地位。
   
    孫振華:這是一種資源,這樣一種和我們的生活曾經發生過多重關係的這樣一種東西,從我們的祖輩,從家裏流傳下來這種東西中間,找到我們的文化的根性的東西,我想,我們要注重水墨,挖掘水墨,實際上是水墨的一種精神和我們民族文化很天然的、仿佛是天然的一種聯絡,而不是水墨畫種本身。
   
    這次參展的作品打破了傳統水墨畫給人的視覺感受。有的作品雖失於粗糙,但給人以新鮮感;有的作品具有較強的觀念性,表現了作者對水墨傳統的思考和對當下文化情景、社會現實的一種反應。
   
    畫家王天德:大家都知道物質對個人是很大很大的誘惑,那麼一天算兩天這樣地活着,從高級的白領到小孩,幼兒園很小很小的小孩都天天在練鋼琴、練書法,在寫字,所以我覺得人真的真的一天算兩天這麼活着。
   
    參展作品中有用作者日記、信件、照片等物品重新組織結構而成的現成品藝術;有對水墨傳統重新思考、取用、組合的作品。《山水畫譜》將著名的水墨傳統教材《芥子園畫譜》製作成模具,供觀眾隨意組合。
   
    策展人魯虹:它是在諷刺,它是在調侃,你好象覺得它是對傳統不尊重,實際上它恰恰是對那些不發展傳統的人的一種批判,它是對傳統的更加尊重。
   
    

    對水墨某種傳統的調侃、嘲諷,在其它作品中也時有表達,對策展人來説,這次展覽既是對水墨傳統的珍視,也是對水墨傳統的清醒反思。
   
    孫振華:實際這種民族的根性其實在每個人心中都揮之不去的,很多都覺得沒法去斬斷它;可你會又面臨覺得你的文化、你的傳統中間有那麼多不能讓你滿意的東西,有那麼多恨鐵不成鋼的東西,你需要把它逼上絕路,讓它像鳳凰涅槃一樣再生。
   
    “重新洗牌”有的作品還不如人意,同時也有一些作品以富有想象力的方式打破了傳統水墨畫的邊界,既運用了傳統,又改寫了傳統。
   
    評論家殷雙喜:我覺得比較它有價值,就是所讓我們意識到中國的水墨畫傳統。中國畫的傳統在當代藝術中仍然可以作為重要的資源,去加以思考和取用。
   
    陳孝信:當代藝術的磨煉還需要一個過程。目前的情況還應該説是開創階段。應該説在起步階段,這個起步和開創非常重要,這關係到二十一世紀中國藝術的命運問題。



責編:張麗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