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21 13:27 |
|
編導:曾海若 著名畫家周韶華,1929年出生在山東海邊的一個漁民家庭,8歲時候成了孤兒,11歲闖關東做了童工,12歲參加八路軍,17歲入了黨。建國後他被分派到湖北省文聯,從此開始了他的藝術探索之路。上個世紀80年代,周韶華成為中國水墨畫改革的領軍人物之一。從今天開始,周韶華60年藝術探索展將在中國美術館的三個展廳隆重開幕。 1981年的秋天,周韶華從武漢啟程,去了西安,開始了對黃河源頭的探尋。1983年,歷時兩年創作的《大河尋源畫展》,在北京引起了轟動。從這時起,他積累了30年的能量開始爆發,也就是從這時起,他將畫筆都集中在大山大水等宏大的題材上。 周韶華:全國的大山大河基本上都去過了,西邊是雅魯臧普江、西瑪拉雅山、崑崙山、天山,東邊有黑龍江、長白山、一直到台灣、海南島的天涯海角,所以我的畫應該説視野比較開闊。 宏大的題材、宏大的氣勢,周韶華的水墨畫,與常見的中國傳統繪畫,形成了巨大的差別,但其精髓,卻是繼承了另一種傳統。 中國美術出版總社總編輯程大利:中國傳統繪畫追求一種內省,這種中國傳統文化是一脈相承的,追求一種內省的、含蓄的、簡括的這種東西,這很好。但是中國傳統精神還有一面,就是博大沉雄,例如漢唐往上,秦漢上溯。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劉驍純:彩陶、青銅、還有宋代的大山大水,這叫北派山水,還有唐代繪畫,那氣度都很大。那時侯唐代的畫家和秦漢唐這時候的藝術家,他在表達的時候有一種非常自由、非常博大的、非常自信的這種精神,周老是想找尋回來這種自由,一種民族的自信,一種本來就有很深厚傳統的民族的自信。 周韶華從漢唐乃至上古尋找到繪畫精神上的自信,而在具體創作中,他卻採用了一種與傳統絕然不同的表現方式。 周韶華:傳統繪畫的主要方式是點線和水墨,我要反傳統,就是要把傳統的線給它拉長,給它放寬,它才有一種強大的支撐力,所以我的那些大畫的線條都是頂天立地的,縱橫都要通向畫外的。 在被拉長的水墨周圍,大面積的色塊構成了畫面的主體,鮮艷的色彩常常代替水墨,水墨反而成了色彩的陪襯和鋪墊。 周韶華:它的主題形像是用色彩來畫的,紅色來畫,這在過去中國畫是沒有的,這種紅色的大膽運用,從哪來,我想主要還是從西方的色彩裏吸收的。 周韶華從西方美術中學來了色彩和色塊的運用,但更重要的是吸取了西方繪畫中的某些結構方式,比如橫向與豎向色塊的運用,使他的畫充滿了張力。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劉驍純:橫向和豎向衝突很典型的就是蒙特利安的抽象畫,他就是在橫和豎之間分成了好多長的、方的小塊。他很精研地在推敲方塊之間的一種關係,這種關係本身,在蒙特利安他就是認為是一種宇宙結構的象徵。實際上,周老把這個東西借過來了。 周韶華:把中國畫的傳統構圖,跟西方繪畫的現代構成,跟現代建築融合起來,使畫面頂天立地,四面八方、伸向畫外。過去我們的中國畫都是向內縮,一種內向的文化,那我現在是一種外張的,向外擴展的。 吸收了西方繪畫的構成,繼承了傳統水墨的點線結構,加上強烈的色彩、濃重的墨塊,被一種來自上古繪畫博大沉雄的精神統領,周韶華在上個世紀80年代用宏大的山水題材來尋找他所追求的博大精神,而到了90年代,已經變成一種對博大結構的追求。題材也不再只限於大山大水。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劉驍純:當他的藝術從用山水來象徵,慢慢地到用結構來象徵,這兩個一結合了以後,畫什麼就不重要了。因為他已經有了一種比較強烈的結構,結構本身已經寄託了他的很多哲學思想,他的生活感受,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即使畫一個向日葵,你也看得出畫得很博大。 周韶華:你要追求繪畫語言的當代性,它就不局限在大山大河,有的時候小中見大,通過一粒沙子能夠見到無限的世界,也是易經中的一句話,叫“至大無外,至小無內”,小也是無限的,大也是無限的。 周韶華一直在尋找博大的繪畫精神,從最初的氣勢宏大的山水,到一支支鮮嫩的葵花,從題材相對集中,到題材逐漸擴展,經過60年的探索,周韶華找到了繪畫精神的自由,也找到了他一直渴望的博大。周韶華今年已經72歲了,他説還要活30年,繼續他的探索之路。
|
|
責編:李穎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