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世界 > 節目內容 

伊拉克風雲20年-漫漫核查路
01.29 08:53

    20餘年風雨歷經生死,伊拉克挑戰中東惹火燒身;
    2003年伊始大兵壓境,薩達姆忽卑忽亢決不言降;
    是是非非,曲曲折折,自有歷史來評判。
    敬請收看《東方時空》特別節目《伊拉克,風雲二十年》。

   
    十多年嚴厲核查伊拉克武器狀況仍無定論;
    裏特:在伊拉克的7年裏,我起碼經歷了52次核查。
    不間斷老鼠戲貓薩達姆老謀深算軟硬不吃:
    裴家昌:當時局勢就比較緊張,美國揚言要打伊拉克。
    獨家專訪參加聯合國武器核查的中外專家,《東方時空》特別節目《伊拉克,風雨二十年》今天播出第三集《漫漫核查路》。

   
    主持人:2002年11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的1441號決議,隨即開始了迄今為止對伊拉克最為嚴厲的武器核查。其實,海灣戰爭停戰後針對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就立即開始,核查的關鍵從第一天起,就不僅僅是那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今天的海灣地區,航母遊弋、戰車列陣,美國士兵枕戈待戰,一場大戰似乎在等待著那個無法確定的核查結果。回望十餘年核查歷史前前後後,反反復復,構成了一個又一個足以攪動世界的旋渦,時至今日,似乎只有戰爭才能為核查劃上一個句號。今天的節目將圍繞著伊拉克武器核查這個話題展開,走進節目的是大多數觀眾並不熟悉的兩位嘉賓,他們曾經是進入伊拉克的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
   
    裴家昌:“這就是我,家昌裴,平常我的代號就是三角洲六號。”
    裴家昌,58歲,中國派出第一批參與聯合國對伊武器核查的三位專家之一.
    裴家昌:“我是1998年2月2號到的。我幹了七個月,從二月份幹到八月。”
    聯合國武器核查小組的成員都有具體分工.
    裴家昌:“我們比較明確,本身我們就是核查有關導彈方面。”
   
    斯考特裏特,39歲.海灣戰爭後聯合國派出的第一批對伊武器核查專家之一。
    斯考特裏特:“在伊拉克的7年裏,我起碼經歷了52次核查,去過上千個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有關的地方。”
    裏特曾經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一員。海灣戰爭期間他在美軍駐沙特的司令部做情報分析員。他是在海灣戰爭結束後僅兩個月,就以對伊武器核查專家的身份踏上了伊拉克的土地。
    “從1991到1998年,我在武器核查中深入地參與了情報方面的工作,我是一名聯合國的官員。”
    1998年,也就是聯合國對伊武器核查中斷的那一年,斯考特裏特辭職,自此結束了他長達7年的對伊武器核查生涯。
    斯考特裏特:“如果伊拉克政府繼續合作的話,現在的核查還是會進行下去,核查人員最後會發現在伊拉克根本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是這並不是美國想要的結果。美國想對伊拉克開戰。”
   
    早在20世紀70年代,伊拉克就已經開始在核能開發方面積極謀求各方合作。在那個原子能開發的黃金時代,伊拉克核軍事發展經費的迅猛增漲令一些國家備感焦慮。
    也就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系列神秘事件發生了。
    1980年6月的一個深夜,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核專家,伊拉克核發展計劃的負責人葉海亞邁什哈德在巴黎子午旅館神秘遇害。據專家估計,葉海亞的突然死亡至少使伊拉克的核發展計劃滯後兩年。
    時隔不久,1981年的一個下午,在淡淡的薄霧中,14架涂著偽裝色彩的F15和F16戰機躲過雷達的監視低空飛越沙漠,在107秒中,向伊拉克巴格達郊外的塔穆茲核研究中心投下了16噸炸彈,頃刻間,火光沖天,狼煙四起,伊拉克人眼睜睜地看著正在建設中的核反應堆化為一片廢墟。
    事後,薩達姆宣佈,暗殺核專家和轟炸核反應堆的這兩筆帳將記在以色列的頭上。
   
    薩達姆稱霸海灣的雄心並沒有因為以色列摧毀其核反應堆而消失殆盡.因為在他手中還握有另外兩種同樣使人望而生畏的武器____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
    在與伊朗進行的兩伊戰爭中,伊拉克使用化學武器已經不是什麼秘密。時至今日,當年那些參與過兩伊戰爭的伊朗受害者中還有2000-3000人在醫院接受治療,這些人的臨床症狀基本上都是化學武器中毒。
    人們後來又從電視上看到大量這樣的畫面,薩達姆指揮軍隊平定了伊拉克北部庫爾德人的叛亂後,在戰後的村莊裏,5000多死亡的庫爾德人身上無明顯受傷痕跡,但面部表情極其痛苦,而其他的12,000多人則呈現化學武器中毒症狀。
    可疑化學武器分佈圖
    聯合國的報告顯示,在1991年海灣戰爭前,伊拉克擁有至少5125加侖致命的肉毒桿菌,2245加侖炭疽菌以及其他若干危險生物製劑,其威力足以不止一次地毀滅整個人類。
   
    1990年初,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公開威脅要用化學武器燒燬半個以色列。或許是因為伊拉克具有這樣的能力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這種實際上是在公開承認擁有化學武器的宣言,在當時並沒有招致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實質性的敵對行動。
   
    主持人:在兩伊戰爭中,美國可以被認為是伊拉克最重要的盟友,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伊朗親美的巴列維國王被推翻之後,美國將伊朗視為其在中東海灣地區最具威脅的敵人。但是,美國與伊拉克的蜜月不過是利益決定敵友的一個具體表現。
    1990年8月薩達姆對科威特的吞併不僅必然地結束了美伊之間的蜜月,而且這個事實使美國意識到,巴格達統治者的行動比德黑蘭的伊斯蘭革命更具威脅。聯絡到伊拉克在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上的肆無忌憚,海灣戰爭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打開伊拉克所有武器庫的大門,進行清點和銷毀。對此,戰敗的伊拉克沒有選擇的權力,只有接受的義務。
   
    1991年4月3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687號決議,在一系列伊拉克必須接受的條款中決定建立武器核查機制。武器核查的中心內容是核武器、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同時伊拉克被禁止擁有射程超過150公里的彈道導彈。在687號決議通過後的第15天,伊拉克接受了聯合國的第687號決議,為此聯合國還專門成立了監督伊拉克銷毀化學、生物和核武器特別委員會,簡稱特委會,與專門負責核問題的國際原子能機構一道進行核查和銷毀工作。
    1991年5月,特委會和國際原子能機構領導下的武器核查人員乘坐聯合國的飛機飛抵伊拉克境內,在核查人員隨時進入伊拉克的任何地方進行突擊核查的時候,伊拉克人發現,武器核查人員一系列的高科技裝備將從技術手段上最大程度地將伊拉克置於完全的監視之下。
   
    前核查人員講述如何監測銷毀細節
    "有些敏感地區,有些重要的部位,攝像機一年365天都是錄像的,它是24小時在錄,但是要通過一個專家系統,專家系統讀帶子,有時候監視到一個地方,比如説晚上沒什麼活動就沒變,這個時候專家系統讀帶子的時候,就把這些刪掉了,比如最後有活動,看到他把導彈搬出去了,或者是拆開,大卡車開進來了,類似這些有變化的,它才可以看到這個。"
    武器核查的任務主要分3個階段:發現,監測和銷毀
    首先是發現階段:

    核查人員將運用間諜衛星和飛機遙感偵察可疑建築物
    核查人員將實地考察可疑建築物和裝備
    核查人員將使用帶有伽馬射線探測器的直升機偵察放射物
    核查人員將使用手持探測器到生化機構取樣檢測
    核查人員將使用探地雷達探測地下通道和掩體
   
    接下來是監測階段:
    核查人員將在特定地點安裝遙控攝像機,24小時實施監控
    核查人員將安裝自動裝置,自動記錄可疑氣體,並監視其變化
    核查人員將使用細菌探測器監測可疑設施,迅速發現是否有炭疽、瘟疫等致命細菌的存在和殘留。
    核查人員將審查能源用途和進出口申報情況
   
    最後是銷毀階段:
    核查人員將向聯合國遞送核查報告,以備進一步行動
    核查人員將銷毀明顯具有生産製造殺傷性武器的裝備和設施
   
    核查開始以後,薩達姆總統和他的國家面對的是以下我們描述的這種情況:
    攜帶全副高科技裝置的武器核查人員突然在沒有任何預先通知的情況下乘坐自備的直升機光臨伊拉克的某個建築,它可能是薩達姆總統眾多官邸中的一個。核查人員隨即宣佈凍結這個地區的所有活動,任何人員不得進出,準備接受立即開始的檢查。在檢查中,他們將使用各種伊拉克人叫不上名字,甚至從沒有見過的儀器,所有有用的信息立即通過衛星傳輸手段發往評估人員的電腦。他們還將反復詢問相關人員,直到獲得有效信息。
    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接受過這樣的核查,伊拉克接受了。
   
   
    核查風起雲飛揚,貓捉老鼠常神傷。
    裏特:我們從1991-1998年對伊拉克的武器總量進行了非常詳實的調查。)
    裴家昌:有外電報道,有炭疽培養基找不著了,伊拉克也沒説出去向。
    認識薩達姆,了解伊拉克,請繼續收看《東方時空》特別節目《伊拉克,風雲二十年》第三集《漫漫核查路》。

   
    經濟制裁和武器核查是伊拉克兵敗海灣獲得的兩大苦果。如果説經濟制裁更多地是讓百姓感到今不如昔,那麼,武器核查則更多地是讓薩達姆政府感到了一種秋後算帳、嚴加管束的恥辱。
    聯合國687號決議的通過,意味著伊拉克已經沒有隱私,從頭到腳要長期暴露于眾目睽睽之下;地毯式的武器核查不會放過任何一處令人感興趣的細節。伊拉克這個曾經自稱世界第四軍事強國在這樣的核查中早已風光不再在薩達姆看來,持續不斷的核查就是一根長氣套在脖子上的繩索,一定要抽緊這根繩索的並不是聯合國安理會,而是美國。
   
    對個性強硬的薩達姆來説,看著一個以西方人為主的核查小組在伊拉克境內如入無人之境,自己多年苦心經營的軍力被一點點銷毀,絕對是難以忍受的羞辱和痛苦。
    薩達姆總統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一件件地在眼皮底下發生了。
    1995年,聯合國先後派出了幾支武器核查小組調查巴格達附近的阿爾哈克姆工廠,阿爾哈克姆據稱是製造民用産品的工廠,但它位置偏僻,警戒森嚴,鐵絲網高墻環繞,這引起了核查人員的疑心。工廠建築物的間距異乎尋常的大,這讓人懷疑地下埋藏著可容納有毒排泄物的容器。
    工廠內部的設施表面看都是合情合理的,發酵罐和控制器由曲曲折折的管道相連,但細究之下,卻大有名堂。發酵罐非常小,看來更適用於製造生化武器,而不是生産所謂的雞飼料的添加劑。經過重新拼接的管道設備看起來間陋,但卻足可以用來製造炭疽或其它生化武器。
    核查人員認為,伊拉克發展生化武器,必須依靠進口設備和材料。伊拉克的進口産品記錄顯示,伊拉克曾大批量購買生物培養基。這些生物培養基一般情況下是在醫院使用,但它同時也可用於製造炭疽和肉毒桿菌.
   
    前核查人員講述:“有外電報道,有炭疽培養基找不著了,伊拉克也沒説出去向。”
   
    核查人員遍訪伊拉克尋找這些生物培養基,但只找到了進口的42噸培養基中的22噸,伊拉克則稱其餘20噸培養基已被用於醫學診斷。一位前核查人員諷刺地説:"把你伊拉克的所有醫院都算上,兩個世紀也用不完20噸培養基。"
   
    為了追究真相,核查人員和許多伊拉克科學家面談,但由於科學家不敢隨便説話,這一過程相當艱苦。一些科學家不能解釋其正當工作的具體細節,另外一些則中途改口,甚至有一位科學家在談話期間,數次鑽到桌子底下不肯出來。
   
    裏特:"0521很明顯,伊拉克仍然擁有這樣的能力去製造生化武器,遠距離導彈,他們的一些項目甚至還涉及核武器製造的一些方面。這倒不是説伊拉克有放射性核原料或者是點火裝備,或者是在核武器裝備上面是沒有問題的。伊拉克有這樣的技術水平和科學知識來製造這些武器。要想根除這個就必鬚根除為伊拉克政府效力的所有科學家。"
    在證據面前,伊拉克終於承認製造了生化毒素,但堅稱並未將其加載到任何彈頭上。
    前核查人員:"他覺得他沒有正式用到武器上。在研製,在實驗。"
    一個月後,這個故事又有了新的説法。
    時任伊拉克軍工署總監的薩達姆的女婿侯賽因卡邁勒哈桑曾經全權負責伊拉克的武器項目,1995年8月叛逃出境後,向聯合國核查人員證實了有關阿爾哈克姆工廠狀況的所有證據。讓巴格達更為尷尬的是,他還提供了許多伊拉克生化、核武以及導彈的新情報,而聯合國此前以為這些項目早已被摧毀。
    幾個月後,回到伊拉克僅3天的卡邁勒被亂槍打死。
    1996年,整整六個星期,在酷熱的太陽底下,聯合國工作人員監督摧毀了阿爾哈克姆工廠。
   
    持續了7年的伊拉克武器核查並非一路坦途,在艱難曲折的核查與被核查過程中,對任何國家都被列為最高機密的國防軍事發展計劃和現狀,在伊拉克已經沒有秘密可言。
    根據武器核查小組提供的關於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狀況的報告,聯合國宣佈:
    確認伊拉克存在進攻性生物武器計劃;
    確認伊拉克具有製造神經性毒氣和其他先進化學武器的能力;
    確認伊拉克擁有在本土製造超過規定距離的導彈推進器的能力。
   
    在此基礎上,聯合國銷毀了有關被禁止的武器和設施,其中包括:
    數十枚射程超過規定的導彈和彈頭,包括化學武器彈頭;
    超過60套的導彈發射裝置和超級大炮部件;
    三萬八千件化學武器;
    690噸化學武器材料,數百件化學武器部件和研究設備;
    一個生物武器生産製造工廠和大量生物武器研製儀器和材料。
   
    在1991年至1998年年底7年多的時間裏,200多個武器核查小組對伊拉克進行了400多次核查。據有關專家估計,長達7年的武器核查行動解除了伊拉克95%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方靜:您是如何確定這個90%-95%的數字的呢?我的意思是人們並不知道這些武器的總量有多少?
    裏特:我們事實上對伊拉克的武器總量了解得一清二楚。我們從1991-1998年對伊拉克的武器總量進行了非常詳實的調查。我們其間去了歐洲,對向伊拉克提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公司進行了調查。我們對此了解的很清楚,我們可以很負責任的説,90%-95%這個數字是一個事實確鑿的數字。
    方靜:那麼餘下的5%到10%呢?
    裏特:未經銷毀的材料就是未經銷毀的材料。我們知道它們確實存在,但是這些武器的具體位置在哪還不好説,它們又經過了怎樣的處理。伊拉克政府宣稱這些剩下的武器已經被銷毀了,但是現在還沒有確鑿的證據來支持這一論斷。據説伊拉克把這些武器藏起來了,但是也沒有相關的證據。
   
    為核查各路專家費心機;
    裴家昌:不告訴他們我們去哪兒,我們就這樣開車。
    遭指責美籍人員被驅逐;
    裏特:我沒有對薩達姆侯賽因進行監視,我的小組工作人員也沒有對他進行監視。
    認識薩達姆,了解伊拉克,請繼續收看《東方時空》特別節目《伊拉克,風雲二十年》第三集《漫漫核查路》。

   
    到1998年7月底時銷毀的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究竟佔伊拉克實際擁有量的多少?除了被核查的伊拉克,誰也無法確認。在尋求最後答案的過程中,伊拉克像任何一個主權國家一樣,拒絕心甘情願。核查不但困擾著伊拉克,也令核查專家們費盡了心機。在伊拉克核查與反核查成為20世紀持續時間最長、覆蓋面積最大、技術含量最高、參與國家最多的一次國際性搜查行動。
   
    雖然重壓之下的伊拉克方面儘量滿足武器核查人員提出的種種要求,而且表現得也相當合作,但是核查小組成員在討論最敏感問題時,仍然無法相信聯合國駐巴格達辦公總部的墻壁。由於擔心伊拉克會在墻壁內安裝竊聽器,他們在討論敏感問題時常以在飯店花園散步的形式進行。有時,他們還會採用傳遞紙條或打手語的方式進行。
   
    前核查人員講述如何回避伊拉克的監控。
    "但是我們要真的要討論問題,需要看一些比較重要的東西,甚至討論爭論,有不同意見,要專門到一個屋,這個屋叫保密談話室.這個談話室是接觸平地的,可以防電波的泄漏"
   
    在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的越野車中都裝有輻射探測器和最先進的有毒微生物探測儀。核查人員一大早離開辦公總部,開車出發,通常方向不定,一般會先往北或者南,然後往東或者西,,在不斷地改變方向的過程中,可能其中的某個方向就是當天最終的核查目的地。
   
    前核查人員講述如何確定出發計劃
    "我們不能夠直接想去哪個核查地點,必須有他們領著,不告訴他們我們去哪兒,我們就這樣開車。"
    核查車輛每天出發後,就在街道上兜圈子,目的無外乎是不讓伊拉克的官員知道核查小組的目標和計劃.
    前核查人員:"伊拉克的官員陪我們專門核查的官員,他們在後面跟著,一路上開開開,開到快要到了,他也知道要到哪一個地方了,然後我們停下來,他先去,他要走到哪兒去,給那兒的軍隊的衛兵或者保安説一説,然後我們才能進去。"
   
    當核查人員抵達他們所要核查地點的大門口,根據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的規定要求"立即,無阻撓,無條件和無限制地"進入核查地點時,伊拉克有關方面表現得是否合作顯得尤為重要.
    前核查人員講述伊拉克人的合作態度
    "遇到的情況,比如這個地方開不開,包括我們核查總統府的時候,沒有鑰匙的時候,有的鎖就是鋸掉,或者砸掉,他也打開給你看,甚至在總統府的時候,一個美國人硬叫伊拉克人把門踹開。"
   
    從以美國和西方人員為主體的核查人員踏上伊拉克土地的第一秒鐘開始,核查就是一場較量。
    核查開始不久,1991年9月21日,聯合國核查人員在巴格達的一棟建築中發現了大量的文件檔案,這是伊拉克發展核武器的機密文件。在核查人員帶著文件準備離開的時候,伊拉克官員沒收了部分文件,在核查人員拒絕交出所有文件之後,他們被伊拉克軍人阻攔在一個停車場。這場對峙持續了4天,在核查人員吃住都在露天的狀態下的同時,聯合國安理會則展開了緊張的外交磋商。在安理會最後通過主席聲明,宣佈伊拉克如果繼續拒絕按承諾對核查人員的工作予以合作,安理會成員國將採取進一步行動之後,伊拉克解除了對核查人員的圍困。
    武器核查不能不説是對巴格達的羞辱,但是,在核查過程中,巴格達並不認為自己沒有選擇。巴格達在忍受核查的步步進逼的同時,從來沒有放棄抗爭。
   
    在對伊拉克的武器核查進行多年之後,相當一批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被查獲並銷毀。這就是事情的全部嗎?至少美國不這麼看,或者説,作出這種結論還為時過早。
    而在核查已經持續幾年之後,並沒有絲毫跡象説明核查將要結束,伊拉克認為這種狀況始終在證明著他們的一個判斷,武器核查的目的就是侵犯伊拉克的主權,是體現美國意志的一種手段。
    在美伊兩種完全對立的判斷中,圍繞著核查的衝突已經不可避免。一段時間,海灣成為上演老鼠戲貓的大遊戲場。
   
    每次核查危機的出現都近乎一個模式:伊拉克與核查小組發生衝突,拒絕接受核查。美國遂以此為由興師動眾,大兵壓境。伊拉克見勢不妙,便軟化立場表示願意合作。像這樣一次次類似的老鼠戲貓遊戲已經數不清上演了多少幕。
    1997年10月,聯合國特委會主席巴特勒向安理會提交報告,指責伊拉克在銷毀核、生物、化學武器方面仍有隱瞞,且多次阻撓核查小組正常工作,甚至威脅小組工作人員的安全。在美英提議下,安理會通過1134號譴責伊拉克決議,伊拉克則斷然拒絕了這一決議,並驅逐美籍武器核查人員。
   
    前核查人員講述與伊拉克的拉鋸戰
    "當時他就是為李特還有其他的人,他們這些人作為美國間諜,因此他就不派陪同人員,我們叫(英文),整個停下來,當時局勢就比較緊張,美國揚言要打伊拉克,"
   
    被伊拉克指責為間諜的裏特並不認為他自己的行為有任何的不妥之處。
    裏特講述
    "我沒有對薩達姆侯賽因進行監視,我的小組工作人員也沒有對他進行監視。但是我們必須記住一點,伊拉克人從一開始就向我們撒謊,將相關資料進行藏匿,並且採取不合作的態度。所以這就迫使核查人員不得不採取一些措施,而這種手段就被他們稱為監視。"
    但是伊拉克對間諜問題的指責並沒有得到各方的證實,所以美國籍核查人員在被驅逐的22天后,又返回了巴格達。
   
    風波並沒有因此停止。
    1998年1月,伊拉克又揚言除非調換成員,否則將禁止特委會下屬的一個核查小組在伊執行任務。伊拉克認為,這個小組的16名核查人員中有14名來自英美,妨礙了小組的公正性,伊拉克方面同時又一次將目標對準了裏特,明確指出裏特就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特務。
   
    採訪裏特:被指控為間諜是什麼味道?
    裏特:核查中所受的壓力
    "比如説情報手段(intelligenceoperations),我可以非常坦誠地告訴你,我的確採取過情報的手段,但是其目的就是為了掌握伊拉克境內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不是薩達姆侯賽因的安全。我曾經是一名核查人員,我的同伴們也都是核查人員,但是伊拉克人稱我們是間諜。"
   
    伊拉克居然公然稱美國籍核查人員為間諜,並公然挑釁,再次驅逐美籍武器核查人員,這是美國萬萬不能容忍的。對付伊拉克的不馴服,美國向來是當頭棒喝。這次也不例外。美國派遣航空母艦和戰鬥機,前往波斯灣。山雨欲來的戰爭又一次讓伊拉克人民感到窒息。
   
    稍後,在俄羅斯的斡旋下,伊拉克無條件同意讓核查人員重回伊拉克。
   
    就在伊拉克與美國為間諜問題互相指責的時候,1998年裏特辭去了聯合國武器核查職務。時隔不久,裏特公開承認自己曾是美國中央情報局諜報人員.
   
    裏特講述自己何時承認CIA身份和自己所從事的間諜活動。
    "我是為美國國防部工作,但是我的工資確是由中央情報局支付的。0949如果有人在伊拉克境內採取這些核查人員曾經使用過的特殊手段,來蒐集與解除伊拉克威脅無關的情報,這樣的核查人員就可以被稱為是間諜,而這正是美國所採取的手段。而他們所做的,就是利用在伊拉克進行武器核查的人員,對薩達姆侯賽因的安全和處境進行偵察,從而推進他們推翻薩達姆侯賽因的計劃。在這一點上,伊拉克人(的指責)是正確的。"
   
    主持人:1998年的國際政治,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説是伊拉克和美國在海灣地區的核查較量年。這輪較量的結局是美國對伊拉克實施了自海灣戰爭之後最大規模的軍事打擊,但是這場名為"沙漠之狐"的軍事打擊既沒有讓薩達姆屈服,也沒有把武器核查小組重新送進伊拉克。
   
   
    1998年1月13日,伊拉克對核查小組中英美專家的比例偏高問題提出抗議,但是令伊拉克遺憾的是聯合國並沒有予以理睬。伊拉克在沒有得到滿意答覆的情況下,一週後,伊拉克斷然拒絕了核查小組關於核查總統府的要求。
   
    裏特:"有一點要説的就是,雖然作為聯合國的核查人員,我們還是必須尊敬伊拉克這個國家的國格,主權和國家安全。除非有什麼出於的武器控制方面的考慮,否則我們是不會去那裏的。是美國政府將伊拉克的總統官邸作為一個武器核查的重要地方來考察。"
   
    1998年1月中旬,伊拉克拒絕被其指控為間諜的裏特率領核查小組展開工作,並設定了總統府等60個敏感地點為核查禁區。
    伊拉克此舉惹怒了美國。
    幾天之後,克林頓及其外交顧問班子拿出了名為"沙漠驚雷"的對伊實施空中打擊的方案。
   
    前核查人員講述當時情況
    "當時僵持著,核查人員查,伊拉克不讓,而伊拉克不讓核查人員查,美國就要打,完全籠罩在戰爭的陰影裏,這時候希望聯合國出面來解決這個問題。"
   
    為了解決核查中的僵持現象,1998年2月20日下午6時,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抵達薩達姆國際機場。
    在與薩達姆近三個小時的會晤中,在安南保證將提請安理會各成員國注意伊拉克遭受制裁的問題後,薩達姆最後同意了對總統府的核查行動。
    前核查人員
    "我記得當時實際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安南能夠談下來,是薩達姆見了他,他在跟薩達姆的談判當中,似乎在一定程度説服了薩達姆。
    安南的伊拉克之行又一次把和平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根據伊拉克的要求,核查小組成員在由各國外交官組成的使團陪同下,打開了從未對外開啟的總統府大門。
    據傳,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有許多被外界稱之為"行宮"的總統府邸。這些總統府邸是人們不得隨便進出的禁地,但是在核查人員眼裏總統府也僅僅是一處必須核查的地點而已。
    前核查人員
    "比如我們查總統府的時候我們看到有的屋子積滿灰塵,看到有一個地方比較乾淨的,美國人問這原來是放一個東西,灰塵的印子不見了,問他們這個東西挪到哪兒去了。
    在那個時候,很多的有識之士就曾發出過這樣的感嘆:這樣翻家底似的武器核查是不是伊拉克所能承受的最後底線呢?
    前核查人員:"我們估計到查不到東西,但是要看什麼東西呢,首先GPS、定位,各個他也編了號的,各個建築多少號多少號,東京北緯多少度,這個建築的名稱、它的功能、修建的時間"
   
    1998年,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在中立國家外交使團陪伴下對薩達姆的8個總統官邸進行精密核查.其最後結果是"什麼也沒查到",美國認定,薩達姆早已將關鍵東西"轉移了"。
    對此,伊拉克諷刺地説,你們難道認為我們會把化學武器放在薩達姆的枕頭裏嗎?
   
    裏特:"我們從核查小組一開始並不想去伊拉克的總統官邸,因為我們覺得那是伊拉克總統和高級官員的家,我們去那裏並不佔什麼理由。其實是美國想我們這樣去做的,目的是想激怒伊拉克從而拒絕與我們合作。"
   
    核查小組與伊拉克政府在核查地點、核查程序以及核查小組人員的組成等問題上摩擦日漸增多,矛盾不斷激化。終於,1998年10月31日,伊拉克宣佈"徹底中止同特委會任何形式的合作",核查小組遂于一個半月後全部撤離伊拉克。
    翌日淩晨,美國和英國在沒有發出任何警告、也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擅自對伊拉克發動了代號為"沙漠之狐"的空襲行動。飽嘗戰亂和制裁之苦的伊拉克人民,又遭受了自海灣戰爭結束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打擊。
   
    裏特:"那麼,核查人員所蒐集到的情報,究竟是如何被美國政府所利用呢?
    在1999年的12月,美國針對伊拉克進行了一次空中轟炸,被稱為"沙漠之狐"。有97個目標遭受了打擊,其中有86個目標涉及到伊拉克的總統安全,軍事設施,以及伊拉克的安全和情報設施,而這86個目標的信息都是通過聯合國的武器核查行動得到的。
   
   
    聯合國1441號決議重開核查;
    裏特:但是這並不是美國想要的結果。美國想對伊拉克開戰。
    核查究竟能查出什麼仍是問號:
    裏特:據説伊拉克把這些武器藏起來了,但是也沒有相關的證據。
    認識薩達姆,了解伊拉克,請繼續收看《東方時空》特別節目《伊拉克,風雲二十年》第三集《漫漫核查路》。

   
    短短幾天的"沙漠之狐"行動規模有限。在戰斧巡航導彈的爆炸聲中,薩達姆表示絕不同敵人"討價還價",絕不"向敵人下跪",拒絕接受美英提出的在伊恢復武器核查的條件。當時伊拉克副總理阿齊茲的話來説,"核查已被空襲炸死"。
    武器核查就此中斷,但這並不意味著核查就此結束了,當戲貓成功的老鼠回到洞穴中的時候,地面上留下了一個把柄,這個把柄在一心捕鼠的貓那裏早晚會成為一件有力的武器。
   
   
    為期3天沙漠之狐軍事行動中斷了長達7年的核查工作。
    在核查中斷的1年後,1999年12月17日,安理會通過1284號決議,成立聯合國監督、核查及視察委員會(簡稱監核會或監核視委),取代特委會負責對伊武器核查。但由於伊政府堅決拒絕,監核會自誕生之日實際上處於形同虛設的尷尬境地。核查人員仍然被薩達姆拒之門外。
   
    聯合國安理會在2002年11月8號通過了1441號決議,決議決定給予伊拉克執行安理會一系列決議的最後機會。一個嚴格的時間表擺在伊拉克面前,伊拉克必須在決議通過的7天內接受決議,伊拉克必須在30天內遞交其發展大規模殺傷武器的報告,伊拉克必須在決議通過的45天內,接受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開始實施無條件無限制的全面核查,聯合國核查人員將在60天內向安理會就核查問題作出報告。
    由聯合國監核會和國際原子能機構負責的新一輪核查在核查中斷的4年後重新啟動。
    根據聯合國和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供的資料,聯合國認為自1998年武器核查中斷以來,伊拉克沒有對部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生産材料的去向提供可信的解釋,聯合國要求伊拉克解釋:
    100枚射程為600公里的"侯賽因"地對地導彈去向,
    20枚射程為300公里的"飛毛腿"導彈的去向,
    40-70枚生化作戰導彈彈頭去向;
    17噸生物武器製劑的培養體去向;
    4000噸化學藥劑和750噸VX化學藥劑去向;
    以及部分導彈部件、彈頭和推進裝置去向;
    據聯合國官員透露,伊拉克按照1441號決議于2002年12月8日向聯合國遞交的最新武器報告並沒有對這些武器的去向提供任何信息。
   
    裏特:武器核查人員今天又一次進入了伊拉克境內,能在任何伊拉克的地方來去自如,但是卻沒發現什麼東西。我們認為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可能性非常小。"
    如果新一輪核查結果確實如裏特所預料的,一無所獲,那事情的最終結局會是怎樣的呢?
    "2100如果伊拉克政府繼續合作的話,現在的核查還是會進行下去,核查人員最後會發現在伊拉克根本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是這並不是美國想要的結果。美國想對伊拉克開戰。
    依照對自己的國家和政府的一貫了解,裏特認為美國以如此昂貴的代價屯兵海灣,絕不會因為核查未果而善罷甘休的。
    我覺得美國會盡全力去污衊核查行動和核查人員,説他們沒有任何可信度,沒有很好的完成本職工作。説核查本身就是一場騙局,這樣就能將核查人員撤出伊拉克,然後堂而皇之的發動戰爭。"
   
    主持人:對伊拉克的核查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局呢?伊拉克曾經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且裝備軍隊用於實戰,這是早已被公認的事實。但是,現在的真實情況如何?很多人想知道這個謎底,然而,這已經不是今天最重要的問題了。
    老鼠戲貓最大的優勢是可以躲藏。在伊拉克武器核查的遊戲中,藏起幾顆導彈是容易的,也是可能的,但是,想要躲避必須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就不那麼容易,尤其是想把一個國家執政的政府藏起來那就根本是不可能的。在安理會1441號決議出臺之前,那個被稱之為貓的美國就已經對核查失去了興趣,他看重的是薩達姆抵制聯合國武器核查這個把柄。在美國的眼睛中,老鼠已經不是那些難以尋找、難以證實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是根本無法躲藏的薩達姆和他的政府。核查行動在美國看來已經是項莊舞劍,劍鋒指向是在巴格達的那個"沛公"--薩達姆侯賽因。
    觀眾朋友,東方時空關於海灣危機的三集特別節目《伊拉克風雲20年》到今天就全部結束了。我們希望通過這個特別節目使廣大觀眾對伊拉克問題的由來、曲折以及對現實世界的影響,有一個清楚的了解。現在,世界正面臨著一場隨時可能爆發的戰爭,它被稱為是第二次海灣戰爭,也被認為是21世紀第一戰,是戰爭還是和平?人們在做著不同的努力,無論怎麼樣,它的最終結局都將對我們這個世界的命運産生巨大的影響。



責編:趙國臣 來源:CCTV.com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