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媒鏈結 > 本週回顧 

一週回顧(9月24日——9月30日)
09.30 14:32

    《中國信息報》24日報道,20年來,我國城鄉人均住房面積比原來提高了2倍以上,群眾住房需求正從生存型向舒適型轉變。居民住房從原來為生存需要而追求有屋住、住得下,到現在追求寬敞、舒適,講究社區環境良好。
    
    《新華每日電訊》24日報道,目前,鐵路、民航、交通水運的運力安排準備工作已經落實。鐵路部門準備增開直通旅遊列車90對,民航、水運、公路等部門也加強運輸組織、提前制定應急預案。同時,各有關保證安全和秩序的工作正在啟動。國家工商局發出通知,對維護市場秩序工作進行了安排,旅遊預報系統也已經啟動。
    
    《經濟日報》25日報道,國家糧食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日前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糧食購銷政策,切實做好糧食收購工作。原因是在一些地方,出現了部分基層糧食購銷企業將糧食收購指標分派給職工,以“設點”收購為名,向農民低價收糧,然後高價轉手賣給糧食購銷企業,從中賺取價差。這種情況嚴重違反了國家糧食購銷政策,損害了國家和農民利益。
    
    《中國信息報》25日報道,廣東省電子商務法案初稿日前首次公開,這是我國第一部電子商務法案。消息説,初稿對電子商務、電子網絡等基礎性術語作了定義,規範了“電子記錄與電子簽名”及“電子合同”,並對電子認證的辦法、網上消費者權益保護及違反條例的法律責任作了相關規範。
    
    《新華每日電訊》27日報道,我國中小企業已經超過800萬家,佔全國企業總數的99%。新華每日電訊的消息説,自1978年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近些年來,我國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融資方面有了明顯進展,發展環境日益改善。
    
    《人民日報》27日報道,1到7月,煤炭行業實現利潤十億多元,同比減虧增盈18億元。全行整體扭虧已成定局。報道説,煤炭業扭虧增盈,得益於煤炭價格的恢復性上升。而煤炭價格的上升,一個重要原因是煤炭産量下降,降低了煤炭的庫存量。
    
    《健康報》28日報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從10月1號起,消費者在零售藥店購買小容量注射劑,也就是小于50毫升的注射藥品時,必須出示醫師的處方。同時規定,從11月1號起,大眾媒體必須停止發佈小容量注射劑藥品的廣告,違法發佈的,將受到工商部門的查處。
    
    
    焦點新聞
    
    《深圳特區報》25日報道,現在深圳市生産的玩具品種達到10萬多種,佔到全球玩具品種總數的70%。但由於深圳的玩具生産絕大多數屬於來料加工型,許多深圳産的玩具運往歐美市場後,貼得都是國際著名品牌的商標,外商也因此拿走大部分附加值。因此,有關專家建議,深圳的玩具生産要設法提高産品的品質和科技含量,打出自己的玩具品牌。
    
    《新華每日電訊》25日報道,為了避免離婚時夫妻分割經營收入的矛盾,武漢市出現了富人為買斷未來經營收益而實行公證的現象。黃某是一家服裝公司的老闆,擁有幾百萬元固定資産,妻子張某患有青光眼,黃某由於擔心將來離婚時,妻子要分割其生産經營收益,於是與妻子約定做此公證:出資40萬買斷她的收益權。這意味著,如果發生離變,前妻無權干涉他的經營管理。
    
    《河北日報》25日報道,石家莊大街上經常能看到迎親的車隊,令人奇怪的是,許多迎親車的車牌上,都貼著一張與車牌大小一樣的大紅不幹膠,有些上面還印著“百年合好”、“永結同心”之類的祝福話語。報道説,貼著這樣不幹膠的車,大多都是公車,這樣做是為了防止參加迎親的公車被有關部門記下車牌號碼後,進行曝光處罰。這一現象已經引起當地紀檢部門的重視。
    
    《中國質量報》26日報道,國家質檢總局從今年7月開始聯合華東、華南、西南地區16個省、區、市統一行動,對食品攙雜“吊白塊”進行了嚴厲的打擊。“吊白塊”主要是為了漂白增色、防腐和增加米麵製品的韌性。人吃了“吊白塊”後,不僅會引起過敏、食物中毒等疾病,還容易致癌。這次聯合打擊總共查出違禁使用“吊白塊”的食品生産企業3百多家,查獲了1噸多“吊白塊”1噸多。
    
    《工人日報》27日報道,上海交通大學一位教授最近呼籲,理科大學生應該加強人文修養,而文科大學生必須學點自然科學知識,加強文理交融,防止出現大學生“有知識沒文化”的現象。報紙發表評論員文章認為,以往我們常常以為,有知識就是有文化,有知識的人就是文化人,事實上並不是這樣。
    
    
    熱點新聞
    
    《深圳特區報》24日報道,“課程改革”放飛了學生的思維。文章説,在美術課上,老師不再要求學生“依葫蘆畫瓢”,而只是用淺顯的語言講解了構圖和色彩的知識,就讓學生自我創作,結果誕生了很多創意獨特的作品,而且學生拿自己的作品,能講出一個動人的故事來。文章説,“課改”就是要相對降低學生的知識要求,而給予他們廣闊的思維空間。
    
    《工人日報》26日報道,浙江省最近通過政府立法,讓處於貧困底線的農民也同城市居民一樣,享受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範圍,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鄉一體化。這個辦法將從十月一日開始實施,凡是家庭人均收入低於其戶籍所在地區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村民,都可以從政府獲得基本生活物質幫助。不過,對一些“懶漢行為”,如有就業能力但拒絕就業、不自食其力的,或者家庭實際生活水平明顯高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政府將堅決不予報批最低生活保障。
    
    《工人日報》26日報道,目前北京市居民所需的各項家政服務持續增長,僅日常生活服務和物業管理需要的服務員就超過10萬人,但目前北京市相關的從業人員卻不多,只有4萬多人,供求缺口很大。
    
    《四川日報》26日報道,一種叫“中華大團圓純銀水晶月餅”的月餅,用純銀和水晶做成的,每個200克,圖案精美,包裝也十分豪華。有人説,月餅從食品到禮品到收藏品,走出了一條特色路,也有人説,這樣的月餅已經失去了本身的意義,是誤入歧途。
    
    《新華每日電訊》27日報道,過去浙江公路兩旁的交規警語往往帶著濃烈的教訓口吻。像“違章行駛,罰款扣證”、“酒後駕車,扣車扣人”之類的標語時有所見。而現在,這類硬梆梆的警語幾乎看不到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可親可敬甚至幽默可愛的警語,讓人過目不忘。例如:“找點空閒,找點時間,交通規則,常翻翻看看”;“狹路相逢,讓者勝”;“醫院——違章駕駛的目的地”;“司機一滴酒,家人兩行淚”等等。報道認為,警語的變遷體現了時代的進步。
    
    《中國環境報》28日報道,清潔能源行動試點示範城市日前確定,太原、銀川、瀋陽、北京等17個城市入圍。清潔能源行動是空氣凈化工程的一項內容,是由科技部、國家環保總局等部委組織實施的。它以凈化城市空氣為主要目標,力爭在5年內,使示範城市的空氣質量有明顯改善,城市空氣質量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遼寧日報》28日報道,遼寧省丹東市許多租花人租花過節。報道説,城裏人由於工作忙,加之沒有種植經驗,許多人買回去的花養不了幾天就枯萎了。一些花農就為這些人推出租花的服務,人們過年過節可以到花市租上幾盆花,節一過就還回去,省事兒還省錢。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28日報道,在泰國喜歡吃蟋蟀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泰國東北部,蟋蟀成了頗受歡迎的風味名菜。蟋蟀養殖業在泰國中部的古城大成府最為發達,養殖戶們不但將蟋蟀銷往各地,而且把蟋蟀加工成各種味道的下酒菜和小吃。由於銷售量猛增,蟋蟀現在幾乎成了當地食品加工業的龍頭企業。
    
    《新華每日電訊》28日報道,今年瀋陽不少家庭開始選擇請清潔工來家裏打掃衛生,“國慶”前夕,瀋陽市大大小小上百家家政服務公司都忙得不可開交,要請清潔工還得提前預訂。消息説,以往過節,居民家裏的衛生大都是自己打掃。這幾年,居民的消費觀念變了,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花上百兒八十塊錢,買得一身輕鬆。一些市民乾脆把廚師也請到了家裏,把做飯的任務也交給了別人。這樣過節,真是做到了徹底的放鬆。
    
    《科技日報》30日報道,首鋼集團近日宣佈,將在未來的五年時間內投入12億元治理白色污染。報道説,首鋼準備用高溫爐來焚化白色垃圾。首鋼的高溫爐內溫度高達1600到2000攝氏度。在這樣的溫度下,那些不適合掩埋且難以回收利用的白色污染物會瞬間消失。另外,用高溫爐焚燒醫院的一次性針頭等危險品也是安全可靠的辦法。首鋼還打算每年為北京每年冶煉10萬輛左右的報廢汽車。
    
    《遼寧日報》30日報道,在遼寧省大石橋市,一些機關幹部、普通市民和貧困戶結成了扶貧幫困對子,為他們提供各種幫助。今年國慶、中秋雙節期間,不少人將帶著自己的孩子,去走“窮親戚”,到貧困戶家中過節。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把溫暖送到貧困戶家中;另一方面,對孩子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可以使他們學會節儉,增加愛心,懂得善待他人。
    
    《新華每日電訊》30日報道,以弘揚愛國主義為宗旨的專題性公益網站“民族魂”和“血鑄中華”昨天聯合國內百家中文網站共同發起“向英烈獻一束鮮花,迎建國52週年”活動,號召廣大網友在互聯網上向民族先烈敬獻鮮花,以新的形式緬懷英烈。這是我國互聯網發展史上由眾多網站共同發起的首次大型公益活動。



責編:李穎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