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專題首頁

常香玉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03日 12:05

  常香玉,豫劇表演藝術家,河南鞏縣人,1922年出生,原名張妙玲。河南鞏縣人,出身藝人家庭,九歲隨父張福仙搭班學戲,並隨義父姓改名為常香玉。開始學唱豫西調,曾拜豫西的豫劇名家翟燕身、周海水為師。初學花旦、小生、武生,後來專習旦角,並以韻味醇厚、聲腔優美而著名。成名後,又學了 “豫東調”、“祥符調”和“沙河調”,並吸收曲劇、京劇、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的音樂語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被譽為“豫劇皇后”。代表作有《花木蘭》、《拷紅》、《斷橋》、《大祭樁》、《人歡馬叫》、《紅燈記》等。1938年後因病不能再演武戲而潛心鑽研青衣、花旦表演和説白的改革。1941年赴陜甘演出。1948年在西安創辦香玉劇社,致力於培養青年演員。1951年為支援抗美援朝,率劇社巡迴西北、中南、華南各地演出,以演出收入捐獻“香玉劇社號”戰鬥機一架,有“愛國藝人”之譽。1952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榮譽獎,1994年6月榮獲“亞洲最佳藝人終身成就藝術獎”。1995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1959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歷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南分會副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河南省戲曲學校校長,是一、二、三、五、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

  常香玉是一位卓越的表演家和演唱家,豫劇“常派”藝術的創始人,她還是一位有膽識的改革家,是對豫劇有著深遠影響的一代宗師,她演出的《花木蘭》可以説是譽滿全國,《紅娘》、《斷橋》、《大祭樁》廣受豫劇觀眾的喜愛,不少常派弟子亦因演出這些劇目成名或獲獎。

  常派藝術的特點表現在聲腔上,也表現在她的所有演齣劇目和塑造的藝術形象上。其唱腔更具特色,樸實、新穎、自然、獨特,既激昂慷慨又細膩委婉,具有極其強烈的時代感和節奏感。

(編輯:史冬蓮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