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時候,性情粗豪的宜興青年周處,酗酒之後,為非作歹,鄉里把他和蛟龍、猛虎並稱“三害”。其父生前老友時吉(有版本為初任太守王浚)慨嘆水陸斷絕,民不聊生,又痛惜周處父母早逝,無人教訓,遂裝做行人與周處交談,指點迷津,匠心教誨。周處幡然悔悟,射虎斬蛟,將功補過,取得了眾父老的原諒和稱讚。
李和曾袁世海的名段“若提起這三害令人可恨”膾炙人口,堪稱妙品。整段唱腔抑揚頓挫、優美流暢。時吉老漢(李和曾飾)如蠶蛻皮筍剝芽,一步一步將周處帶入鋪設好的情境。“第一害那南山出了猛虎,行路人遇著它皮骨全吞;第二害它比那猛虎還狠,長橋下出了個怪魔蛟精。”李先生以虎踞龍盤的身段和上下翻飛成波峰浪谷的折扇,刻意渲染猛獸的兇惡恐怖。説到“第三害”成下流作了惡人的原因“父母喪,無人教訓”,先生將“喪”唱得音輕而情重,充滿了對幼失教養的孤兒的同情憐憫。
周處執意催問“第三害”的名姓,並拍胸脯表示“有我在此何足論,他就是銅金剛鐵羅漢,也難近某的身。”此時,李先生一副膽小怕事,不敢多言又不得不説的樣子,哀求周處“兩廂看來”,其中“ 看來”兩字急促中略帶哭音,傳神之極。“他姓周名處字子隱”一句把情節推向高潮,“處”字似怕對方聽不真切,故意誇張地用力噴出,“隱”則運用了高派特有的“樓上樓”翻高和真假聲結合的技巧,既表現了對作惡者的沖天怨恨,對周又起到了晴天霹靂、振聾發聵的作用,令人拍案叫絕!
平日裏詐行商、行霸道的頑劣人如夢初醒:喀嚓霹雷當頭震,原來咱是個害人精!然而周處畢竟是個“有鬚眉有志量雄赳赳氣昂昂,有智的能人”他自省後痛責自己:我本是男兒有血性,為何比禽獸狠十分?”隨即奔赴南山:“我不除蛟虎誓不為人!”
記不清多少次欣賞《除三害》了,尤其愛聽這段二黃慢板,袁先生粗獷的唸白與李和曾金鐘銀鑼、珠圓玉潤的唱腔相映成趣,兩位大師一問一答,一唱一和,珠聯璧合,是聽是看都如飲甘泉,爽口清心。
“三害”除罷,周處改過自新,一心向學,後官至御史中丞,成為一代名臣,算得上是“浪子回頭金不換”的鮮活例證吧。
扯得遠了。(作者:【左衫】)
責編:史冬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