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由評劇花臉改革想到京劇的改革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29日 15:25 來源:CCTV.com

  昨天《百家戲苑》講到魏榮元先生創造評劇的花臉唱腔,魏榮元先生借鑒了許多京劇的東西,唱詞與京劇的相近,節奏與京劇的相似,唱法上也大膽吸收了京劇的唱法,但是聽上去都會説是評劇而不會説是京劇,為什麼呢?我想,站在不同角度,回答這個問題,會有不同的答案。李惟銓老師提出一點,無論魏榮元先生無論怎麼借鑒,有一點不變,就是韻腳,也就是評劇所遵循的冀東音,只有演員唱得是冀東音,觀眾才承認你是評劇,否則觀眾不會買帳。

  這讓我想到現在京劇的一些改革,現在有人提出:人們聽不懂京劇,是因為唱的是“湖廣音,中州韻”,京劇裏有上口字,尖團字,要想讓大家接受京劇,必須把這些東西撤掉,用普通話。試問:用普通話唱出來的還能是京劇嗎?在京劇歷史上也有過不同的觀點,言菊朋先生提倡京劇應當全部用“湖廣音,中州韻”。後來的李少春先生則提倡全部用京音。但是仔細聽二位先生的錄音,誰也沒有按著自己説的唱,錄音中仍然既有“湖廣音,中州韻”,也有京音。(當然,這段資料是我從書上看到的,我本人還達不到這種水平)

  我想,當年譚鑫培先生選擇了“湖廣音,中州韻”,不僅僅因為他是湖北人,這其中必然有一定的道理。而且在當時最受歡迎的是程長庚老闆的徽音,但是譚鑫培先生能夠戰勝程老闆的徽音,達到“無腔不學譚”的地步,由此看出,“湖廣音,中州韻”,還是有他的合理性,作為後人,應當認真學習、研究,不能剛剛學了幾齣戲,就認為自己如何了不起,就要改京劇,難道您比譚鑫培先生還厲害,比譚鑫培先生會的戲多,所以我個人認為,京劇的唱腔無論怎麼改,仍然要以“湖廣音,中州韻”為主,在根據劇情人物的需要,吸收其他的音韻,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好聽。否則京劇最終會走到“四不象”的地步。(作者:【一江風2】)

責編:史冬蓮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