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聲腔板式 高撥子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23日 16:45
除了南梆子、四平調在京劇劇目中廣泛應用外,還有一種聲腔用得也很多,這就是高撥子唱腔。高撥子又叫撥子,是徽調的重要腔調之一,是秦腔傳至安徽桐城一帶,和某種用嗩吶伴奏的腔調相結合,又經過當地的戲曲藝人再度創造而形成的一種聲腔。
高撥子在地方戲中多用小嗩吶來伴奏,京劇吸收了高撥子唱腔之後,改用大胡琴伴奏,這種胡琴琴筒大,琴幹長,有一種特殊的音色,內行人把這種胡琴就稱為“撥子胡琴”,獨特的韻味聲調異常動人。高撥子唱腔常常用於百感交集、生離死別的戲劇情節中。
高撥子的板式比較多,上下句落音都比較自由,唱腔格式上的約束也很少。早期上演的京劇傳統劇目中,高撥子唱腔是用撥子胡琴伴奏的,以“低拉高唱”為特色,在改編整理傳統劇目和新編歷史劇的排演中,根據劇情和演唱者嗓音的需要,高撥子使用了普通胡琴來伴奏,改變了“低拉高唱”的原本特色。《楊門女將》中的高撥子唱段已經不是。用撥子大胡琴伴奏,也不是低拉高唱的形式,而是用普通的西皮琴演奏撥子腔。《跑城》和《楊門女將》中的高撥子唱腔板式基本相同,都是由高撥子導板、回龍、原板、搖板、散板等板式組成的唱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