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藝海摭拾

豫劇史話變革歷程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07日 15:18


  在童年,一個人除了父母起的名字,往往還有別名,它形象地體現了這個人的個性。

  豫劇誕生之後,除了叫“河南梆子”,還有“河南嘔”、“靠山吼”的別名。隨著時間的流逝,別名漸漸被人們淡忘了。然而,豫劇早期的個性色彩,卻依舊保留在這些名字中。

  豫劇早期的演唱,常常在尾音翻高8度,發出“嘔”聲,所以,豫劇又叫“河南嘔”。豫劇的“嘔”聲,我們今天已經聽不到了。不過在其它梆子聲腔的戲劇中還保留著。例如懷梆和宛梆中的“嘔”聲,至今仍為本劇種的觀眾所喜愛。

  豫西山區,豫劇多在山勢較平的地方搭臺演出,當地稱為“靠山吼”。大山做後臺,藝人仰天一吼,震人心魄,煩惱、憂愁一掃而光。原來的豫西調也有“嘔”聲,但是豫劇的“嘔”聲到民國初期就不再受歡迎了,豫東演員桑殿傑率先把豫劇的“嘔”聲革除了。

  桑建修:桑殿傑是我父親,出生於鹿邑縣一個書香門第,他天生愛戲, 專門離家到商丘白廟集科班學習旦角。 後來我也到那裏學習旦角。當時,班主常常安排我與父親對戲,觀眾稱我父親是“老白菜心”,稱我為“小白菜心”。父親文化水平較高,經常修改、創作劇本。革除豫劇的“嘔”聲,是父親對豫劇的一大貢獻。

  本來女性扮演女性角色是順理成章的事。然而,豫劇誕生之初的藝術天空,卻是由清一色的男演員開闢的。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現實,導致整個清代豫劇中的女性角色,只能由男演員來扮演。

  譚靜波:在清朝末年,女性不能公開露面,唱戲的被看作是下九流。女演員登臺,是伴隨著辛亥革命前後民主思想的傳播而發生的。當時,女性有了更多與男性平等地參加社會活動的機會。於是,一些思想開放的人士,開始大力主張女性登臺。

  此後,顧錫軒又讓五個義女顧愛榮、顧秀清、顧秀梅、顧秀華、顧秀蘭登臺。當地流傳有“顧家戲,顧家廂,還有顧家六姑娘”的説法。

  對恩師和大師姐幾十年的緬懷,使這位老人感慨萬千,就在向我們講述了這段往事後,第二天上午安詳地離開了人世。

  女演員的表演多姿多彩,吐字清晰悅耳,韻味悠長,很快得到了觀眾的歡迎。十幾年後,馬雙枝、王潤枝、陳素真、常香玉、馬金鳳、閻立品等一大批女演員相繼登臺,使得以陽剛著稱的豫劇,增添了不盡的嫵媚。

  採訪馬金鳳:當時女演員登臺演戲阻力很大。馬雙枝是我的老師。她是開封曲興集胡毛寨村人,8歲就跟著繼父學唱墜子。17歲才改唱豫劇,僅學習14天就在相國寺永安舞臺掛牌演出,在《花打朝》中扮演七奶奶,“吃席”這一場戲,她從生活素材中提煉表演動作,把吃魚演的誇張傳神,惟妙惟肖。觀眾還為此編了一個歇後語:“馬老雙吃魚——得手”。我後來演出此劇,從老師那裏受到很大啟發。

  譚靜波:原來是以“紅臉”挑大梁,直到現在人們還把一個劇團的主要人物稱為“唱紅臉的”。隨著女演員的日益增多,“紅臉挑梁”慢慢讓位於旦角挑梁,人們常説“吃包子吃餡,看戲看旦”。劇團的劇目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原來是以忠奸戲、公案戲、征戰戲為主,逐漸變成以生活戲、情感戲、家庭戲為主。女演員登臺的變革,使豫劇更好地滿足觀眾的需求,也産生了一批深受觀眾喜愛的女演員。

下一頁>>
第1頁
(編輯:史冬蓮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