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藝海摭拾

豫劇史話黃河風歌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25日 09:47


  “豫劇,原名河南梆子,因其音樂伴奏用棗木梆子打拍而得名,是全國最大的地方戲劇種之一。”

  河南地處黃河中下游,厚重、富饒的土地, 孕育出璀璨奪目的華夏文明,這一文明是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方式,蘸著血汗鑄就的農耕文明史詩。這一史詩中充滿了靈性、深邃的情節和傳説,伏羲在這裡結網,神農在這裡種谷,倉頡在這裡造字,夏禹在這裡治水……我們的祖先在中原這片土地上頑強地生息,繁衍。

  勞動之餘和豐收之後的人民,憑著才氣和智慧,創造出極富閒情逸致的民間娛樂方式。這些民間舞蹈,顯現出中原人爽朗、樸實、厚重的性情,它們演出時帶有麥浪翻滾的香味,有打夯號子鏗鏘有力的吼聲,還有白楊樹挺拔的姿態,它們為生活更多地涂上了一道道油彩,為中原大地一日三餐的人們,平添了一道精神大餐,讓人們陶醉其中、樂此不疲!

  這些民間舞蹈,都直接或間接地被豫劇所吸收,增強了戲曲人物表演程式的歌舞化特徵。

  經過文物部門鑒定,這些骨笛已在漯河市舞陽縣的黃土地下沉睡了八千年。八千年前,河南先民就已經具有了較高的音樂水平。 它的製造,比埃及出現的笛子要早2000年。

  《呂氏春秋》記載:"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葛天氏是更為遠古的部族首領,其民風: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活動地就在今日的河南長葛市,人們正是希望葛天氏那種古樸自然、熱情奔放的生活狀態長存,才把這裡叫做長葛。

  在豫劇的音樂唱腔裏,蘊藏著遠古骨笛的遺韻和迴響,在豫劇演員的身段動作中,包含著先民葛天氏那豪放的舞姿!

  少林武術,曾經是少林僧家、俗家弟子修身養性、強身健體、懲惡揚善的一種技能。歷史源遠流長、蘊含中華血脈的武術,後來被寫意性地吸收進豫劇中。豫劇傳統戲武打中的場面、做打功法及絕活兒等表演,都留有少林武術的影子。這些都提高了豫劇的觀賞性,增強了戲劇的節奏感。

  位於中原大地的洛陽、開封、安陽、許昌等歷史文化古都,曾發生過許多扣人心弦、耐人尋味的宮廷鬥爭、官場故事和不同人的情感生活,諸如三國戲、水滸戲、包公戲、楊家將戲、岳家將戲等,經過文人的渲染和改編,流傳下來,並成為豫劇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

  那麼,豫劇的源頭在哪?它為何成為幾百年來億萬觀眾愛恨交加,甚至浸入人們血脈的魅力藝術,讓我們一同去追尋和感受它吧。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水土不僅滋潤著生靈,浸潤著血脈,更塑造著地域性格和大眾藝術。秦腔産生於陜西、山西、甘肅一帶的高原,面對黃土高坡、莽原大山,人們備感壓抑,人生多有苦難的感受,人與環境的對抗多於和諧。因此,秦腔悲壯,以哭喊為主調,具有高原的風格。豫劇産生於地勢平坦、沃野千里的中原大地,由於中原歷代多兵災,於是養成人們雄闊尚武的心理。豫劇豪放,以吶喊為主調,具有平原的特色。

  既然是中原大地土生土長的戲曲,去探尋豫劇的前身,自然也就接觸到了佔人口最大多數的普通百姓。

  劉景亮: 1934年,張履謙對開封相國寺的各種娛樂形式進行了廣泛調查,他在《相國寺民眾娛樂調查》一書中,記述了一種豫劇形成的觀點:豫劇,即河南梆子,是由唱"三截棍"演變而來。唱三截棍,是舊社會演唱者沿街乞討的一種藝術化的形式,演唱者腋下夾一長棍,兩手拿兩根短棍,以短棍作板,長棍做過場,邊敲棍邊演唱。

  同“三節棍”類似的是“蓮花落”。“蓮花落”是一種曲藝形式,不同的是,它用竹板打節拍,每段常以“蓮花落、落蓮花”一類的句子做襯腔成尾聲。

  “三節棍”和“蓮花落”,最為貼近解放前中原農民的情感和命運,與農民的心理具有契合性。從行腔特點上分析,它們同豫劇有明顯的親緣關係。後來,"三截棍"由沿街演唱,變為"座唱",也就是"唱板凳頭",又叫"地攤戲"。

  隨著時間的流逝,"唱板凳頭"又與羅戲和卷戲同臺演出。人們叫它“三下湯”,意思是羅戲、卷戲、梆子戲一鍋煮,你方唱罷我登場,分外熱鬧,這在情感上符合中原農民那種喜愛熱鬧、渴望熱烈的人生本性。

下一頁>>
第1頁
(編輯:史冬蓮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