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我國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達到48%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2月26日 19:50 來源:

  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2005年我國農業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達到48%,成為助推農業生産的強大動力。

  記者:這裡是山東省濰坊市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園,您看到的我身邊的這株西紅柿樹,不僅比普通的西紅柿高三到四倍,更稀奇的是它的果實可以達到一萬多個。

  一株西紅柿樹能結出如此多的果實,比普通的西紅柿多出數百倍,要不是親眼所見,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那麼,這棵“超級”西紅柿樹是怎麼培育出來的呢?

  中國農科院設施研究中心 王海鵬:之所以能種成這個樣子,主要是採用水培的這種辦法,(就是)直接給它把營養元素配到水裏面,那麼它(植物)直接從水裏面就可以把這個元素吸上去。

  王海鵬説的水培技術,只是我國經濟作物新技術中的一種。2005年,像這樣的新技術,我國一共推廣了50多種。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研究員 張真和:據我們初步估算,2005年大概經濟作物上面的技術的推廣,可為全國農村(農民)增加5000億元以上的收入。

  而在農業重中之重的糧食生産方面,科技更是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今年糧食增産大約有200多億斤,其中近一半的增産來自科技。

  農業部副部長 張寶文:超級稻、矮敗小麥、雜交玉米、高油大豆等一大批農業科技創新成果的廣泛應用,在我國糧食增産、農民增收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2005年,全國共選育出優質專用農作物新品種314個,推廣農業生産新技術300多項,建成各類農業科技園區4000多個。通過實施科技入戶工程,20多萬農業技術人員下到田間地頭為農民做科技指導。科技入戶工程示範區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四大糧食作物平均單産比去年提高10%以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程國強:促進農業科技發展,用先進的技術改造傳統農業是大力提高我國農業的創新能力,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的戰略基點和中心環節。

責編:陳卓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