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重慶忠縣文筆社區,羅建凱正精心呵護著他家的258棵柑橘樹,明年的12月,柑橘就可以挂枝了。不過,兩年前,曾經種過青麻和蠶桑的老羅對鎮裏説的種柑橘卻非常反感。
【同期】重慶市忠縣新立鎮文筆社區農民 羅建凱
過去為什麼想不通?就是青麻和蠶桑,他搞起搞來吹得不得了,結果沒有人要,後來把蠶桑挖了。
【同期】重慶市忠縣新立鎮鎮長 田玉峰
由於受傳統農業的影響,加上原來幾次産業結構調整的失敗,農民對這個抵觸情緒非常大。
【記者現場】這裡是離老羅家不遠的三峽庫區柑橘育苗基地,它是我國第一家也是目前最現代化的一家育苗基地。在三峽庫區,過去果農種果樹有句老話叫“桃三梨四柑八年”,也就是説柑橘樹要八年時間才能投産,現在用這個基地培育出來的樹苗,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挂果投産了,這一點是讓老羅和當地農民最動心的。
而真正讓老羅鐵定了心改種柑橘樹的,還是他家旁邊的果汁加工廠,裏面有國內第一條成功榨出非濃縮果汁的生産線,每年能加工柑橘36萬噸,産品實現我國橙汁出口零的突破。
【同期】重慶市忠縣新立鎮文筆社區一組農民 羅建凱
它這麼大的廠,機械設備就要幾千萬,它要糧食,跟人一樣,這個柑橘就是機器的糧食,所以這個不會黃的,定了心種柑橘了。
按老羅的算法,他家種的258棵柑橘樹,一棵産量是70公斤,按公司收購價每公斤8毛錢算,年收入將增加1.5萬元。
今年10月中旬,國家科技部和重慶市投資近40億元,啟動了“三峽庫區星火産業帶”五年規劃,涉及23個區市縣1946萬人。其中柑橘産業帶成為“十大科技型優勢特色産業”的主力軍。
【同期】三峽庫區星火産業帶柑橘産業首席專家 雷霆
我們不但要泡出農民想喝的茶,而且要守著農民把這壺茶喝下去,讓他真正得到科研的支撐。
按照規劃,今後5年重慶將在庫區形成一個以忠縣、萬州、江津“三足鼎立”的優質柑橘品種生産、加工、鮮銷基地。
不僅柑橘“紅”了,現在三峽庫區的中藥材、畜牧業、榨菜等優勢資源也正在向“十大科技型優勢特色産業”發展,與三峽旅遊業一起,形成庫區的優勢特色産業集群。
【新數字】
重慶三峽庫區柑橘産業每年新增加産值1億元,創造21萬個就業崗位。重慶市每年利用國家産業發展資金在庫區推出150個項目,用於庫區産業發展。
【新視角】
重慶市科委副主任 張文:
三峽庫區致富了,我們重慶三大經濟圈就能夠持續協調發展起來了。
【新起點】重慶在“十一五”規劃中,啟動了“點—圈—線”的生産力佈局,用都市圈這個點和周邊衛星城鎮這個圈,輻射帶動“三峽生態經濟區”這個線的發展,實現區域內的協調發展。
責編:辛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