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交通疏堵是每一個超大型城市所面臨的考驗,如何更好地處理人、車、路的關係,北京在治理思路上開始了新的調整。
記者:8月1日,位於北京的南三、四環路之間的城市次幹路——吳家村路中央的一片平房終於得以拆遷,打通這條路,就相當於打通了人的一條血脈,這一地區的交通堵塞就會緩解。
看著眼前拆掉的平房,北京交通委副主任劉小明著實松了一口氣,由於拆遷問題不好解決,這片平房就像江心洲一樣影響著行洪。對此,每天在這兒都要堵上一陣子的林大姐深有感觸。
林大姐:我每天上下班都從這裡走,一堵就堵個半個多小時。您看這路,兩頭寬,中間窄,這一段最多只能容一輛車過,還都是大公共汽車,車一多肯定堵,幾乎是一年到頭天天堵。
林大姐的煩惱也正是身為交通管理者的劉小明感到揪心的事。這兩年,為了治堵,路可沒少修,可道路的建設總也趕不上機動車的增長,結果是路越來越多,車卻還在堵。
北京市交通委 副主任 劉小明:原因就是又寬又大的主路不少,但他們之間不通,整個城市的路沒有聯成網,主路就會變成停車場。
劉小明至今還保留著一封家住望京的鄭先生兩年前的來信. 原來,在東直門上班的鄭先生2003年好不容易在望京買了一套寬敞的住房,為了方便上班,他又貸款買了輛車,但有車有房的日子他過得卻有些堵心。
鄭先生:當時在我們望京有個形象的説法,叫“三通三不通”, “白天不通晚上通,出去不通進來通,急的時候不通,閒的時候通”,總之就是一個字“堵”。
每天在上班路上都要堵上一個多小時的鄭先生一下狠心在單位附近臨時找了間住房,可這房子一住就是兩年。
北京市交通委 副主任 劉小明:作為管交通的,我也覺得挺沒面子的。因為我們也在反思,為什麼望京周邊有這麼好的道路系統,它有四條這種快速路和主幹路系統,但是老百姓進不來,出不去,那麼我們研究後發現,這四條快速路之間,都沒有很好地連接。就跟一個人,他有主動脈血管,但是毛細血管不發達,最後就像面癱一樣,動不了了。
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劉小明他們開始著手打通望京地區的斷頭路,疏通微循環。今年3月10號望京西路等連接五環、機場高速等周圍主路的次幹路開始緊鑼密鼓地修建。而家住吳家村的林大姐此時也覺得有了盼頭。
林大姐:現在我上班就這一個堵的地兒了,這房子一拆,路寬了,車就不會淤在這兒了,那我上班的時間也就有保障了啊!
林大姐説,吳家村的路一通,她上班就能一路暢通了。因為家門口有公交車,到了木樨園換車,還能趕上今年9月就能正式運營的大容量公交線路,能乘坐近200人的大容量公交車不僅有舒適的環境還有封閉的專用車道,連紅綠燈見了它都會自動變燈放行。林大姐説今後上班的路再也不用那麼辛苦了。
北京市交通委 副主任 劉小明:打通循環系統,優先發展公交,是我們現在的主要工作。我們的理想的狀態是,三、五年後,人們出行如果選擇小汽車,可以滿足個性化需求;如果乘坐公交車,就能比較舒適、便捷、按時地達到目的地。
【全景】
2004年至今,北京已經打通了300多條連接主幹路的支路。
到2008年底,北京將新建成三條地鐵幹線和三條大容量公交幹線。
【心語】北京市民鄭斌説,
解決了出行難,我們的生活質量會更高。
【直言】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劉小明説,
打通北京的路網,就是要充分利用現有的道路資源,避免“短板”效應。
【記者感述】本台記者劉穎認為,
在北京,高耗費式的交通模式正在受到挑戰。
責編:陳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