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
從去年開始, 寧夏引黃灌區的農民參與到節水行動中,他們成立的農民用水者協會被稱為“節水好管家”。
記者現場:這裡是寧夏引黃灌區,看到我身後綠油油的莊稼,您很難想象這裡正在經歷一場50年不遇的乾旱。
這位頂這烈日察看苗情的莊稼漢是平羅縣姚富鎮農民用水協會會長吳福才。灌區連續兩個月沒下雨,又正趕上莊稼用水的高峰,吳福才雖然憂心衝衝,也不乏幾分自信。
銀川市平羅縣姚富鎮農民用水協會會長 吳福才:你看地裏是濕的,可是渠卻是幹的,幹得都裂口子,這是為啥呢,因為咱們協會實行輪灌,十天半月才淌一次地。
十天半月淌一次的輪灌需要精確掌握用水時間,早灌一天是浪費,晚澆一日要減産,這樣嚴格的用水要求,在縣鄉政府直接管水時期是一件難以做到的事,農民自主管水卻實現了.
【聚焦】
水利部門控制用水總量,農民用水者協會負責分配,縣鄉政府不再直接參與用水管理。農民用水者協會由農村用水戶自主組建。
姚伏鎮小店子村是離黃河較遠的一個村,村裏的種糧大戶許光興去年被選為村用水者分會會長。每到輪灌時間,都由他“一把鍬”將鎮協會會長吳福才派給村裏的水放進大家的地頭。
銀川市姚伏鎮小店子村用水者分會會長 許光興: 在前幾年就象一盤散沙,沒人管,上面深灌漫灌,底下見不著水,農戶有上訪告狀,還有打架罵架的。
“大鍋水”由農民均攤水費,農民沒有積極性。許光興説,親兄弟也要明算帳,只有象城裏人一樣按用水量交費,農民節水才有動力。為此,他們又想出了新招。
記者現場:在寧夏引黃灌區,有很多刻著這種標線的水渠卡口,它叫作無喉道量水槽,通過測量卡口前後水位落差就能計算水的流量,其精確度達到95%以上,而且便於農民掌握運用。
靠著這簡單的量水槽,去年小店子村節水20多萬方,節約水費近萬元。作為會長的許光興因此領到了從村民交納的水費中提取的3000多元獎勵。
銀川市姚伏鎮小店子村農民 馬維民:今年比03年旱得多,03年我們這地方好多地都撂了,水淌不上,今年到現在為止也沒有旱死的也沒有撂地的。
目前寧夏95%以上市縣已組建農民用水者協會,農民用水者協會正在成為灌區節水的主體。
寧夏水利廳廳長 袁進琳:我們(寧夏)節約出來的水大約在7億立方米,相當於10個西湖的水量。
【心聲】平羅縣姚富鎮農民馬維民
農民馬維民説:現在我們才把有限的黃河水用在了“刀刃”上。
【直言】 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馬啟智
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馬啟智説:只有讓農民自主管理和自主經營農村節水才有保障。
【感言】本台記者唐澤
本台記者唐澤認為: 惜水如油,才能真正享受到水的價值。
責編:陶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