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科學發展觀---西部大開發】成都:立交橋下的三次變臉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05日 20:51)
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四川成都市在城市建設中,通過融入歷史文化,提升城市品位,把成都打造為經濟與文化全面協調發展的西部名城。
曾大毛是成都一位普普通通的環境設計師,在成都市委、市政府近日舉辦的 “首屆建設成都十大傑出貢獻人物”評選活動中,由於他設計的一個老成都民俗公園,成為市民高票推薦的候選人。
記者現場:這裡是成都一個十分特別的公園-----老成都民俗公園,説它特別主要是它的位置和取材都是利用這個立交橋下的橋墩和空地修建的,而在過去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環境設計師曾大毛:我們這個人南立交橋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建成以來,經過了三次改變。
在立交橋剛建成時,橋下空地上建起了幾十家商業店舖,但是卻被老百姓稱為成都市裏一塊“牛皮癬”。 九十年代末,立交橋下清理了商鋪建起了大塊的綠地,但是少了人們活動、參與的空間。2001年底,橋底下又進行了第三次改造。這一次成都市委、市政府廣泛向專家和市民徵集改造方案,曾大毛利用原有綠地,融合民俗文化而設計的老成都民俗公園方案一舉中選。2002年初,一座投資1300萬元、佔地45畝的老成都民俗公園展現在老百姓面前。公園建好了,不僅市民們十分喜歡這塊鬧中取靜的新環境,也成了外地人了解過去、品味老成都的好去處,就連外國人對土味十足的成都老風俗“掏耳朵”也要津津有味的體驗一番。
市民:樓上是居住的地方,樓下是做生意的門面,小的時候那麼個感覺出來個,這類房子在成都幾乎已經沒有了。
市民:成都市搞建設呀,運沙土都用這個車,主要是運土,從山上把土挖下來,裝到筐筐裏一推就走,走到山下這樣一翻就倒了,自卸,等於是自卸,就這樣一翻,建設成都它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如今在成都市三環路以內的60座立交橋中,已經有6座橋下建成了具有民俗文化、川劇臉譜、科技等不同主題的文化公園。
成都市副市長鄧全忠説,我們加上了文化的元素,營造一個人、自然、文化、經濟和諧包容、協調發展的大環境。
從今年開始,成都在已有的展現老成都文化風情的錦裏古街 、琴臺路等景觀的基礎上,還將陸續建成太平新巷、寬窄巷子、水井坊等十幾個再現三國和老成都歷史文化的城區景觀。
成都文化發展行動計劃綱要近日出臺,成都將建立文化旅遊、數字娛樂研發和文化産業孵化三大基地;武侯祠將建成三國文化中心;杜甫草堂將建成中國詩歌文化中心;金沙文化、巴金文化博物館將全面建成。
城市環境的改變給成都帶來的不僅僅是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也帶來了經濟發展的契機。2004年,成都實際利用外資7。5 億美元,比上年猛增50%。世界500強中,已有78家在成都設立企業和辦事處。根據四川文化建省5年規劃,成都將通過強化城市的文化功能,成為四川文化集聚和輻射中心,使成都特大型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彰顯,對西部地區的輻射、拉動作用更加有力。
記者感言:每座城市都有一個聚集的理由,城市的發展積累著城市的文化底蘊,一個城市能夠充分尊重過去,讓獨特的歷史文化成為一種聚集人氣的亮點,就能使人充分領略到和諧與包容,來了就不想離開。
責編:任今航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