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新聞聯播 > 正文

【經典中國】寧夏六盤山:發揚長征精神 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20日 20:00)

    專題:經典中國

  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這是毛澤東當年率領紅軍長征,翻越的最後一座大山——六盤山時寫下的詩詞。今天,六盤山區群眾發揚長征精神,走出了一條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的道路。

  記者:我現在是在六盤山區西吉縣單家集,1935年10月,毛澤東率領紅軍翻越六盤山前夕,就是在這裡度過的,當時這裡群眾曾經用清真食品招待了紅軍,如今這裡已經發展成為寧夏南部最大的清真牛羊肉集散地。

  這個地處陜、甘、寧三省交界的單家集村,每天都有300多頭只牛羊銷往全國各地,一天的交易額就達50多萬元。去年全村農民人均收入達到了2500元,在寧夏南部山區率先脫貧致富。面對滄桑巨變,這位長年守護“毛澤東會見回族阿訇舊址”的拜富貴老人感慨萬千。

  寧夏西吉縣單家集村農民拜富貴:解放以前的單家集,一畝地打幾十斤糧食,現在是打一千斤糧食,翻了十倍,在那個時間全單家集一天能宰一頭牛,現在每一天要超過50頭牛,單家集的變化是天地差別。

  牛羊越養越多,可六盤山上卻見不到牲畜的蹤影。為了保護自己的山水資源,六盤山人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放牧方式,讓45萬隻羊“下山進舍”,發展肉牛養殖,通過實施封山禁牧、退耕還林等工程,六盤山的森林覆蓋率由原來的28%提高到現在的70%以上,年降水量達600-800毫米,六盤山成為了黃土高原上的一座“綠島”。

  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副局長秦中河:不僅解決了寧夏南部山區人畜飲水問題,而且還解決了甘肅、陜西500萬人口飲水問題,在國家大力扶持下,將來六盤山的氣候和生態條件還會更好。

  生態的改變不僅鎖住了水土,更開拓了財源,通過大力推進林果結合、林藥結合等産業模式,發展生態和紅色旅遊,兩年間,六盤山區15萬農民人均收入增加了300多元。

責編:陳卓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