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代表委員聚焦:
民族民間文化藝術應加強搶救保護力度
央視國際 (2003年03月06日 21:52)
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我國民族民間文化藝術資源非常豐富,今天,一些濃郁特色的地方戲、韻味無窮的皮影木偶,以及古琴、剪紙、年畫、民間舞蹈等似乎都不知不覺間離我們越來越遠,如何加強對我國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遺産的搶救和保護力度,參加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的委員們各抒已見。
于魁智委員説:“我們國家有360多個劇種,一些地方戲曲流傳範圍越來越小,在觀眾當中的影響面越來越小,特別是一些藝術品種優秀人才出現嚴重斷層,有的劇種甚至失傳。我覺得在這些方面應該引起有關部門領導的高度重視。”
瞿弦和委員説:“去年我們團代表祖國到北非參加重大的國際藝術節,在藝術節上,我們的民族藝術比如民樂、雜技受到了熱烈歡迎,由此我想到在國內我們有些藝術品種應該引起大家的注意。因為它們已經面臨了失傳的危險,像擂琴,掌握這種樂器的在全國也就十幾個人,我覺得應當引起人們的重視。”
像這樣有待保護和搶救的藝術瑰寶還有很多,如內蒙長調、納西古樂、侗族大歌、口傳説唱藝術等,委員們呼籲全社會都來關注這些文化遺産。
張會軍委員説:“我認為,我們國家的高等教育當中,對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這種藝術教育比較缺,主要是我們在課程設置上缺乏這種東西,實際上這方面應該加強,使得我們下一代的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東西能夠全面了解和繼承發展。”
潘公凱委員説:“這些東西你如果不加強保護,隨意的任隨其自然消失的話,到時候找也找不著了,所以這個恐怕要採取一些措施,但這些規範或者法規怎麼來制定,這又是一個非常細緻的問題。”(高偉強 李清波 李輝)
責編: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