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01日 14:34 來源:環球時報
●小泉之所以強硬,固然有其性格因素使然,但日本當今的政治體制也為這種強硬提供了制度支持
●在所有的政治改革中,有兩項改革對今天的日本意義重大。一項是選舉制度改革,一項是行政體制改革。這兩項改革的核心都在於集權
●在缺少有效制衡的情況下,日本政治能否走上一條良性發展道路,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少數人的資質稟賦。而將一個國家的前途命運押寶在少數人身上,很難説是一個保險的選擇
如果小泉純一郎履行諾言,在今年9月離任,他將成為日本戰後60餘年來在位時間名列第三的“長命首相”。小泉我行我素,獨斷專行,是近年日本政壇一個極為特殊的存在。但正是這位“怪人”,以其驚世駭俗的手法顛覆了日本的政治傳統,以其長盛不衰的人氣實現了久違的長期政權。小泉何以能坐穩相位並保持政治強勢?小泉開創的政治模式産生了哪些現實影響?在後小泉時代即將到來之際,研究這些問題有助於我們把握今後日本的政治流變。
小泉用活日本政治改革成果
小泉政權的特點在於強硬。內政上,他強硬地排除異己,推行郵政民營化;外交上,他強硬地拒聽異議,堅持參拜靖國神社。小泉之所以強硬,固然有其性格因素使然,但在個人性格之外,我們應該看到,是日本當今的政治體制為這種強硬提供了制度支持。正是由於依靠體制掌握重權,小泉才擁有了強硬的資本。
小泉成為“長命首相”、“強權首相”,直接得益於日本的政治體制改革。日本政改初始於上世紀80年代末,至小泉執政時已進行了十年有餘。在這十餘年中,日本經歷了冷戰終結、泡沫經濟崩潰、自民黨下臺又上臺、信息化及全球化擴展等重大轉變。這些複雜背景使政改內容不斷擴大,即由當初的改革金權政治逐漸演變為改革整體的戰後格局。但是,由於改革內容繁雜,舊體制慣性巨大、經濟發展不力、領導人缺乏膽識等諸多因素,政改的效果未能及時顯現。因此,世紀交替之際,日本政改具有很強的兩面性:一方面,政治制度確實發生了關乎根本的改變;另一方面,這些變化被“失去的十年”陰影所籠罩,尚不為人們覺察。小泉上臺時,日本的政治環境恰恰處於這樣一種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臨界狀態。
小泉憑藉其敏銳的政治感覺,以“摧毀自民黨”為旗幟掀起小泉旋風,既利用了已有的改革成果,又樹立了自己的改革形象。上臺後,小泉進一步憑藉位置優勢,把更多的改革成果兌現為實實在在的政治資源,為自己打造了堅實的權力基礎。可以説,小泉是日本近年來最善於把握機會的首相。他以獨特的個人性格和行為方式,首度將十餘年來政改的制度構造變化轉變為現實政治中的決策模式變化。在小泉的強力牽引下,日本政治體制已發生結構性轉變。
責編:曹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