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美國緣何介入俄烏“天然氣之爭”?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1月12日 10:08 來源: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消息:就在俄烏“天然氣之爭”的火藥味即將散盡之時,美國國務卿賴斯指責俄羅斯將能源當成政治工具,沒有承擔起一個“國際能源供應者”的責任。賴斯説:“如果俄想融入世界經濟,就應當按照國際規則處理問題。”此間觀

  察人士認為,美國批評俄關閉天然氣閥門的做法,不僅僅是向烏克蘭表達支持,還有更深層的目的。

  首先,“未雨綢繆”,防止烏克蘭重走前總統庫奇馬的老路。俄烏“天然氣之爭”爆發後,俄羅斯一再強調這是純粹的經濟糾紛,是俄“天然氣工業”因無法與烏天然氣公司就供應價格達成協定而採取的商業行動。而烏克蘭則不這樣看,總統尤先科不僅召見西方國家駐基輔大使説明情況,還與摩爾多瓦總統一起致函向歐盟尋求支持,力圖使烏俄之間的糾紛“政治化”、“國際化”。目睹烏克蘭在此番爭鬥中處於下風,美國開始有些坐不住了。美國清楚地意識到,如果不在這個時刻向烏表達支持,很可能會使烏放棄原先堅持的“親美”、親西方政策,重新回到俄的勢力範圍,令一年前的“橙色革命”成果喪失殆盡。烏一些專家預計,美國今後不僅從言辭上堅定地站在烏一邊,而且還將在“入世”、“入約”等問題上向烏提供切實幫助。

  其次,警醒歐洲,勿對俄“能源大棒”採取“綏靖政策”。早在去年底,法國《費加羅報》曾刊文呼籲歐盟,應趕在基輔求助美國之前旗幟鮮明地給予支持。然而,布魯塞爾卻對這場“天然氣之爭”態度十分曖昧,嚴格保持“中立”。理由很簡單,儘管烏克蘭是歐盟在意識形態上的“同路人”,但俄卻是歐洲四分之一天然氣的供應者。美國深知,歐洲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俄能源戰車上的“人質”。如果不明確態度,對俄能源依賴較深的法、德、意等歐洲大國會選擇以密切歐俄關係換取俄穩定的能源供應,最終讓美國在歐洲大陸被邊緣化。

  第三,遏制俄羅斯,阻止其借“能源優勢”重新崛起。就在全歐洲都面臨天然氣供應短缺的同時,俄羅斯風光地從英國手中接下了“8國集團”輪值主席國的擔子。對於長期以來是這個“富國俱樂部”二等公民的俄來説,這一“政治大餐”不僅是一個榮譽,更是重大機遇。2006年夏,“8國集團”領導人將在普京的故鄉聖彼得堡舉行峰會,俄已決定將“能源安全”作為首腦會議的最主要議題。普京欲借助其豐富的能源擴大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重振俄羅斯的國家戰略越來越清晰了。作為世界惟一超級大國的美國,時刻都在防範俄再次挑戰其全球霸主地位,並將抨擊“民主記錄”作為牽制俄的主要手段。

  輿論注意到,此次賴斯的言論是繼“尤科斯公司案”以後對俄能源政策的最嚴厲批評。美國當前的策略是,一方面高調“揭露”俄對消費國的威脅和勒索行為;另一方面安撫那些“受了驚嚇”的俄羅斯能源需求者們,向其顯示美國有能力讓俄成為其“能源安全的擔保人”。

  俄羅斯不想在這個問題上與美迎頭相碰,除簡單地表示對賴斯的批評“感到震驚”外,儘量淡化美的批評。為降低美國的批評調門,俄不僅誠邀美前商務部長埃文斯擔任“俄石油”公司董事,而且還通過俄北部港口摩爾曼斯克向美國出口液化天然氣,並勸説華盛頓在制定長期能源戰略時考慮俄羅斯因素。(駐莫斯科記者 韓顯陽)

責編:劉英來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