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國際時訊]女“人彈”講述爆炸細節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15日 12:51 來源:CCTV.com
    專題:約旦首都爆炸
    進入[國際時訊]>>

  CCTV.com消息(國際時訊):

  [新聞特寫] 約旦爆炸漏網之魚落網 女“人彈”講述爆炸細節

  首先來關注約旦119大爆炸的調查進展情況。13號,參與製造爆炸事件的第四名“人彈”,也是唯一的漏網之魚,在藏身處被約旦警方抓獲。這名僥倖活下來的女“人彈”隨後接受了電視臺的專訪。

  約旦爆炸發生後不久,扎卡維領導的伊拉克聖戰“基地”組織就在網上宣佈對爆炸負責,並聲稱實施三起爆炸襲擊的共有四名“人彈”,其中包括一對夫妻。約旦警方很快在爆炸現場找到了3具相信是“人彈”的男性屍體殘骸,但是那名女“人彈”的屍骸卻一直未能找到。

  11月13號

  約旦國王 阿卜杜拉二世:我剛剛得到情報部門的通知,他們一直在為追捕罪犯而努力工作著,他們告訴我他們已經逮捕了,第四名自殺性爆炸製造者,那名扎卡維組織以為已經引爆身亡的婦女,實際上並沒有死。

  約旦副首相兼政府發言人 馬阿謝爾:四名伊拉克人製造了爆炸,三個男的一個女的,他們分別是阿裏侯賽因阿裏沙馬裏(男),拉瓦德賈西姆穆罕默德阿比德(男),薩法穆罕默德阿裏(男),以及沙馬裏的妻子莎伊達穆巴拉克阿特魯裏沙維。她前不久在伊拉克費盧傑,被打死的一名重要恐怖分子的妹妹(或姐姐),而那個人是扎卡維的一名重要助手,稍後我們就能認識這名落網的婦女了,她將在約旦電視臺講述她製造這起襲擊事件的細節。

  落網女“人彈” 莎伊達:我的名字叫莎伊達裏沙維,我是一名伊拉克公民,生於1970年,住在伊拉克拉馬迪,11月5號我同意和我丈夫一起來約旦,我們用的是假護照。後來一輛白色的小轎車把我們接走了,車裏有一名司機和一個男的,我們就這樣進入了約旦。

  據莎伊達説,他們四個人在安曼西部中等階層人聚居區租了一套公寓。爆炸發生當天,四個人分別乘坐出租車前往預定地點。莎伊達和丈夫身上各綁了5到10公斤的炸藥,裝扮成出席婚禮的嘉賓,出現在麗笙飯店的婚宴現場。他們原本計劃在婚宴大堂內的不同地點分別引爆身上的炸彈,但是莎伊達身上炸彈的引線出了問題。當沙馬裏發現妻子無法引爆自己後,就讓她迅速離開大堂,隨後自己實施了自殺式爆炸。

  爆炸當天在麗笙飯店舉行婚禮的新郎哈裏德,在家中收看了電視臺對莎伊達的採訪。

  新郎 哈裏德:我不敢確定那天我是不是看到她了,因為那天婚禮上人很多,不過我感謝真主,她綁的炸藥沒有爆炸,因為如果她能引爆,那傷亡人數就會比現在更多了。

  對於莎伊達落網,哈裏德在表示欣慰的同時,希望莎伊達能重新學習古蘭經,領會伊斯蘭教的真諦。

  【同期】

  她必須重新好好誦讀它,去領會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伊斯蘭,她所做的並不是伊斯蘭,她是在殺害無辜的人。

  當天,數百名約旦人在安曼舉行了靜默遊行。遊行隊伍由一名叫安曼的女性帶領。她先是穿著一身黑衣,象徵約旦人對爆炸的痛苦。在遊行快結束時,她脫掉了外面的黑衣用裏面的白色衣服象徵約旦人對未來和平的期望。遊行群眾表示,他們希望借此讓世界看到,他們在悲痛之餘有著堅定的反恐決心。

  [新聞特寫] 加拿大:紀念越戰結束30週年 製作銅像引來諸多爭議

  今年是越南戰爭結束30週年。這場持續了15年之久的戰爭,至今仍是美國國內一個充滿爭議性的話題。去年美國總統大選時,民主黨陣營就曾用“布什是越戰逃兵”抨擊過共和黨陣營;而現在,牽制著美國大量精力的伊拉克戰爭更是被反戰人士比作又一次陷入了“越戰泥潭”。最近,為了紀念越南戰爭結束30週年,加拿大的一個城市決定製作一尊銅像,而自打決定公開後,從美國寄來的抗議信就像雪片似的堆成了山。

  納爾遜是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一個溫馨祥和的城市。這裡生活著大約12萬5千美國移民,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越南戰爭期間逃往加拿大的美國逃兵。傑夫與詹姆斯就是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反越戰運動發起後,逃到加拿大,定居納爾遜市的。

  反戰人士 傑夫莫克:我更願意説我是一個反戰者,我堅信如果人們都拒絕服兵役,那麼戰爭就會結束。

  反戰人士 詹姆斯霍蘭:為了不和朋友、家人分離而做出的決定,並不代表你就是個懦夫,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取決你的信念。

  反戰人士 歐內斯特:我認為伊拉克戰爭就是越南戰爭的延續。

  1977年,美國總統吉米卡特曾頒布特赦令,赦免這些在越戰期間逃往加拿大的美國逃兵;但是大多數美國人還是選擇留下來,成為納爾遜市發展的中堅力量。

  為了紀念越戰結束30週年,納爾遜市政府決定製作一座以加拿大人張開雙臂迎接反戰者為主題的銅像。消息傳開後,從美國寄來的抗議信像雪片一樣飛到了市長戴夫埃利森的辦公桌上。

  納爾遜市市長 戴夫埃利森 (讀抗議信):沒有什麼事情比這件事更像在我的臉上,以及所有美國人臉上扇耳光了,這些人不是英雄,而是懦夫。

  屈從於各方壓力,製作銅像的事只好作罷。

  納爾遜市市長 戴夫埃利森:這件事給我帶來很多麻煩,但是我還是覺得這是個好主意,是的,這是個好主意。

  明年,納爾遜市將首次以官方名義組織美國反戰人士聚會。 市長戴夫認為,因為雕像事件不快的市民們,將在那時找到心裏的安慰。

  反戰人士 詹姆斯霍蘭:身為加拿大人,我非常非常自豪。

  [社會關注] 英國艾滋病患者 自行痊癒創奇跡

  艾滋病被稱為“世紀絕症”,至今仍沒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不過最近一位英國小夥子吸引了醫學界和媒體的目光,原因是這位曾經的艾滋病患者居然奇跡般自行痊癒了。

  據英國《星期日郵報》13號報道,這位被視為醫學史奇跡的小夥子是現年25歲的安德魯斯廷普森。2002年5月,由於持續的疲勞和發燒,安德魯到醫院進行了檢查,在反復幾次檢查後,2002年8月他被最終確診為HIV陽性。

  此後,安德魯的生活中就沒斷過各種檢查和藥物。除了服用醫生開的藥物外,安德魯還不間斷地服用維生素和其他保健品,他期盼著艾滋病特效藥早日問世,期盼著自己能有朝一日擺脫病魔,重新過上正常的生活。

  轉眼一年過去了,2003年10月,安德魯和往常一樣去醫院檢查,結果醫生驚訝地發現他的血液中居然完全查不出HIV病毒了。為了消除僥倖和可能出現的失誤,安德魯隨後又做了一次檢查,結果依然相同。驚訝之餘,安德魯竟然不敢接受這個事實,他請英國的權威醫療機構為他做最後的鑒定。

  記者:你是什麼時候

  才確認自己確實痊癒了?

  安德魯:是今年10月10號,那天我收到了。英國國民醫療服務訴訟委員會的信,信中説,我的HIV檢測確實呈陰性,還説這是個醫學奇跡 ,為其他HIV病毒攜帶者帶來了希望。

  安德魯的情況讓醫學界激動不已,他們希望能儘快找出他身上的“抗HIV機理”,並將其“移植”給其他HIV病毒攜帶者,為人類征服艾滋病提供一把金鑰匙。

  [影壇快訊] 斯皮爾伯格新片《慕尼黑》 講述“慕尼黑慘案”過後的故事

  在1972年第20屆慕尼黑奧運會上,一夥自稱為“黑色九月”的巴勒斯坦武裝分子,襲擊了以色列體育代表團駐地,槍殺了一人,劫持了九人,並提出以釋放關押在以色列監獄的巴勒斯坦政治犯為交換條件。在解救行動中,恐怖分子雖然被消滅,但人質無一生還,還有一名西德警察犧牲。這就是奧運會歷史上的“慕尼黑慘案”。最近,好萊塢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以這一慘案為背景,拍攝了電影《慕尼黑》。

  影片開始時,人們正密切關注著人質事件的進展。

  【字幕】

  下午好,我在西德奧運村外為您直播,現在有8或9名以色列運動員被劫持。

  驚心動魄的解救行動過後,是無法回避的結果。

  【字幕】

  無一生還,你是否願意承擔一項任務,為此背井離鄉。

  故事此時才真正展開,慕尼黑慘案發生後,以色列開始了復仇行動。

  【字幕】

  有11名巴勒斯坦嫌疑人,他們策劃了慕尼黑慘案,你要把他們一個個都除掉。

  一名以色列情報部門摩薩德的特工踏上了追殺之旅。

  【字幕】

  就我一個,還有四個同伴,幫你偽造證件。

  據説,《慕尼黑》的劇情改編自一本名為《復仇》的書,然而該書的可信度一直受到質疑。影片中,摩薩德特工一邊在執行暗殺行動,一邊又在人性與復仇,親情和暴力的衝突中苦苦掙扎。

  從去年4月斯皮爾伯格宣佈將“慕尼黑慘案”搬上銀幕以來,本片一直備受關注。令大家感興趣的是,身為猶太裔的斯皮爾伯格將如何處理一個異常敏感的以巴衝突題材。該片劇組成員丹尼爾克雷格接受採訪時透露,“這部電影告訴人們以牙還牙血債血償並不是好主意。”而片中一段獨白或許就是斯皮爾伯格的心聲。

  【字幕】

  每種文明固有的價值觀,都需要進行某些妥協、讓步。

  《慕尼黑》定於12月23日在北美上映,被認為是夢工廠與環球聯手後,衝擊奧斯卡的一部力作。

  [異域采風] 多哥:“奔馳”小姐商海沉浮 坎坷過後期待輝煌

  接下來的異域采風,我們要帶您走進非洲國家多哥,去認識當地的一些商界女強人。她們可都有個響亮的名號,叫做“奔馳”小姐。

  這些在T型臺上表演的模特來頭可不小,她們曾經是多哥富甲一方的商人。這些富婆大多是靠在首都洛美做服裝和紡織品生意發家的,在當地,她們還有一個綽號,叫“奔馳”小姐。上個世紀70年代,作為多哥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她們經常開著氣派的奔馳車走街串巷,於是人們就把她們稱作“奔馳”小姐。不過,好景不長,隨著經濟大蕭條的到來,她們的生意越來越難做,往日的風光一去不復返。

  説起來,“奔馳”小姐在生意場上的波折與多哥的政治經濟局勢有著密切的關係。1967年,納辛貝埃亞德馬通過軍事政變上臺。上個世紀90年代,由於納辛貝拒絕實行多黨制,多哥遭到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國內經濟一落千丈。如今,歐盟已經取消了對多哥的經濟制裁,而且納辛貝的繼任者,他的兒子是經濟學家出身,這一切讓多哥人看到了經濟復蘇的希望。人們希望,通過舉辦時裝秀來吸引更多的顧客,重振“奔馳”小姐的聲勢。

  不過要想續寫當年的神話可沒那麼容易。近年來,混紡布料的的大批涌入,給靠純棉起家的“奔馳”小姐帶來了很大的衝擊。一匹純棉布料的要價是100美元,而一匹棉加尼龍的混紡布料只要20美元,價格優勢十分明顯。為了維持經營,有些“奔馳”小姐不得不轉向價格更便宜的混紡布料。

  多哥消費者協會工作人員:我們都有一點悲觀,因為沒人來幫助“奔馳”小姐走出困境,沒有人來規範多哥的紡織品市場,也沒有人號召大家團結起來商討對策。

  沒有政府的扶持,“奔馳”小姐和她們的後人,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和他人的熱心幫助。服裝設計師納迪婭在洛美開有幾家服裝店,為了幫助“奔馳”小姐,納迪婭總是盡可能使用她們賣的布料。

  當然,“奔馳”小姐都很清楚,只有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她們的生意才能越做越紅火。不過,多哥的經濟發展走上正軌還需假以時日。新一代的“奔馳”小姐希望這一天能早日到來,到那時她們也能開上奔馳車,成為真正的“奔馳”小姐。

  [異域采風] 塔斯馬尼亞島上英王大鐘 170年光陰見證

  1770年,英國人庫克率船隊到達了南太平洋上的一片土地,英國政府據此宣佈對這片土地擁有主權,這就是澳大利亞。早期,英國政府將澳大利亞作為英國囚犯的遣送地,而塔斯馬尼亞島則是英國在澳大利亞的第二個殖民點。19世紀三十年代,當時的英國國王將7座大鐘贈送給了塔斯馬尼亞。現在,這些大鐘的命運如何呢?

  紐敦鎮聖約翰教堂裏的大鐘,每到正點都會報時。這樣的鐘聲在小鎮已經迴響了170年。170年中,為了確保大鐘運轉正常,每週一次,負責看鐘的神職人員要爬上鐘樓的頂層。

  聖約翰教堂 大衛牧師:大鐘的機械裝置非常棒,構件簡單卻能發出動聽的鐘聲,鐘樓另一側是表盤,大鐘計時也很準確。

  約敦大鐘是英王在1830年前後贈送給塔斯馬尼亞的數座大鐘裏的一座。至今,鐘聲洪亮。

  修鐘人 安德魯:當時這算得上是件貴重而慷慨的禮物。然而,如果你仔細想想,塔斯馬尼亞到底有幾座建築能安置下這樣的大鐘,幾乎沒有。

  為了安放英王大鐘,更為了贏得無尚的榮耀,當年不少教堂都紛紛建起鐘樓。

  位於塔斯馬尼亞州首府霍巴特的懺悔小教堂是州政府下屬的神職機構,當年流放到塔斯馬尼亞島上的英國囚犯都來這裡禮拜懺悔,因此這裡就榮幸地迎來了第一座英王大鐘。而當年安裝這座大鐘的也是一個被流放的囚犯,理查德沃特斯。

  教堂神職人員 布萊恩:我確信理查德還在這兒,始終照看著大鐘。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愛這些承載了豐富歷史的鐘聲。最近,當地政府就頒布了一項法令,禁止裏士滿聖盧克斯教堂大鐘在夜間鳴響。

  小鎮居民 瑪格利特:為什麼只是禁止夜間鳴鐘,應該乾脆停止敲鐘。

  另外一些英王大鐘因為缺少維修資金,不是已經沉寂無聲,就是乾脆停擺了。英王大鐘的沉寂,折射出的是,作為計時功能的鐘樓,已經在當地人生活中失去了現實意義。在手錶誕生之前,大鐘是人們作息和社交生活的時間坐標。然而,除了最直接地計時功能外,作為170多年的光陰見證,這些英王大鐘是否還蘊含著其他什麼呢?一旦它們就此沉寂,又有什麼將從當地人的生活中永遠消失呢?

  【同期】

  它們是塔斯馬尼亞早期文化和社會的重要組成。

  [地球家園] 澳大利亞野花攝影師 捕捉自然定格美麗

  澳大利亞攝影師珍格雷威爾遜喜歡花,並且喜歡把鏡頭對準那些在路邊、草地上、沙漠中、森林裏悄悄綻放的野花。今天節目的最後,讓我們和珍一起走進大自然,去欣賞各種美麗的野花。

  攝影師 珍格雷威爾遜:它們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靠近它你就會被花朵的細膩與精緻所吸引。它們要吸引授粉者的注意,這並不簡單,為了生存花和花之間也在競爭比誰的顏色更耀眼,誰更能吸引授粉者的注意。

  攝影師 珍格雷威爾遜:野花非常聰明,它們自己照顧自己,不像花園裏的花有人照顧。

  攝影師 珍格雷威爾遜:為了尋找野花,我登上弗林德斯嶺烏德納達塔,一些美麗的沙漠野花就生長在那裏,在阿爾卑斯維多利亞地區也生長著奇特的野花。它們都生長在險要的山頂,找到它們的時候太激動了,以至於身處險境都沒有察覺,後來我在山頂上整整睏了一個晚上。

  攝影師 珍格雷威爾遜:我的家人曾經站在一旁困惑地問:“她在幹什麼?”我自己也覺得對野花的熱愛,消磨著我的思維意識,我站在那裏就像身在魔幻世界裏一樣,完完全全被它吸引了。

責編:武林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