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靖國神社戰犯]狂熱的軍國主義者:東條英機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27日 18:54)

  中國青年報消息:

  編者按:

  堅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維護和發展穩定的中日關係,符合中日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當前,兩國關係面臨著新的困難。究其根本原因,是日本一部分勢力不能正確認識歷史問題。我們認為,要求正確認識歷史問題並非“糾纏歷史”,只有正確認識歷史問題,才能發展中日關係、維護亞太地區乃至世界和平與發展。中日邦交正常化30多年的事實證明,什麼時候正確認識歷史問題,兩國關係就能得到健康發展,否則,便面臨困難和挫折。

  日本領導人曾口頭對日本侵略中國和亞洲一些國家的罪行表示過道歉,但日本現任領導人竟稱“別國不應干涉追悼陣亡者、搞不懂不能參拜靖國神社的原因”,並表示“將適當判斷何時去參拜”。世人皆知,靖國神社內供奉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犯下滔天戰爭罪行的甲級戰犯,這些甲級戰犯是雙手沾滿中國人民和亞洲許多國家人民鮮血的元兇和主謀。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是涉及一個國家如何認識和對待那段侵略歷史的根本性問題,是大是大非問題,所以中國人民堅決反對。

  應廣大讀者要求,本報自即日起刊發介紹靖國神社中供奉的14名甲級戰犯對中國人民和亞洲許多國家人民犯下罪行的系列文章,以使世人明了我們為什麼反對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

  東條英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與希特勒、墨索裏尼齊名的三大法西斯頭目之一,是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亞洲、侵略中國的頭號戰爭罪犯。在其出任日本陸軍大臣和內閣總理期間,日本軍隊瘋狂侵略、踐踏亞洲10多個國家和地區,造成數以千萬計的生靈涂炭。

  自幼受軍國主義思想和武士道精神薰染,宣誓:“在滿洲的土地上粉身碎骨心甘情願”

  東條英機,1884年12月30日生於日本東京一個軍閥家庭。其父東條英教是一個從下級軍官逐步晉陞為陸軍中將的軍閥,甲午戰爭時期任日軍大本營參謀,後任《日清戰史》編纂部部長;日俄戰爭以來歷任日軍第八旅團旅團長、留守近衛第一旅團旅團長、朝鮮京城守備旅團旅團長;晚年從事兵學書編寫,著有《戰術麓之塵》等。

  東條英機自幼受到軍國主義思想和武士道精神的薰染,1899年9月至1904年5月,先後在東京陸軍地方幼年學校、陸軍中央幼年學校期間,經歷了嚴格的軍事化學習。東條學習成績不算太好,打架卻很厲害,從不服輸,被別人稱為“打架王東條”。同時,軍事教官的“在戰爭中要勇衝猛殺,視死如歸,為日本征戰建立功勳”的“訓示”對他影響很大。1904年6月,東條升入陸軍士官學校,1905年4月畢業時被授予陸軍步兵少尉軍銜,畢業前夕他帶領第17期300名學員在皇宮振天府前宣誓:“要為天皇而死……在滿洲的土地上粉身碎骨心甘情願。”之後來到中國東北,趕上日俄戰爭的尾聲。

  1911年至1915年,東條英機就讀于日本陸軍大學,畢業後,歷任陸軍省副官、駐德國大使館武官、陸軍大學教官、陸軍省軍務局課員、整備局動員課長等職,並堅決支持日本軍部的右翼法西斯分子謀劃、策動武裝侵略中國東北的“九一八”事變。

  1937年6月,蘆溝橋事變前夕,上奏大本營鼓吹首先對南京政權一擊

  “九一八”事變後,東條英機兼任陸軍通訊學校研究部部員等職。1933年3月,東條英機被任命為陸軍少將,任職于參謀本部;同年11月任軍事調查部部長。1935年9月,東條出任關東軍憲兵司令官來到中國東北,加強對偽滿洲國的“治安肅正”活動,鎮壓中國東北人民的抗日鬥爭。

  1936年12月,東條英機晉陞為陸軍中將。翌年3月,東條出任關東軍參謀長。6月,東條上奏日軍大本營,鼓吹“從準備對蘇作戰的觀點來觀察目前中國的形勢,我們相信:如為我武力所許,首先對南京政權加以一擊,除去我背後的威脅,此最為上策”。“七七”事變後,東條英機率日軍直撲察綏和晉北,侵佔張家口、大同、集寧、綏遠、包頭等地,並炮製偽“察南自治政府”。東條指揮的察哈爾作戰,被稱作“關東軍的閃擊戰”,日本陸軍部認為:“關東軍的功勳,得力於東條參謀長。”東條也因此而獲得日本政府的第一張“戰功獎狀”。

  1938年5月,東條英機回國出任陸軍次官,負責陸軍省常務工作,兼任陸軍航空部部長、航空總監。至1940年2月,東條就任臨時軍事參議官;7月就任陸軍大臣兼對滿事務局總裁。他擔任陸軍大臣後,即派遣日軍進入印度支那南部,並參與提出建立日本領導下的“大東亞共榮圈”的口號。

  譴責英美阻礙日本擴張,叫囂“一億國民齊上陣”

  1941年10月,東條英機任日本內閣首相兼內務大臣、陸軍大臣和對滿事務局總裁,授陸軍大將銜。此前,他發表宣揚法西斯精神的“戰陣訓”,強調日軍士兵“命令一下,欣然赴死”、“不自由應思為常事”。同年11月初,以東條為首的日本政府,在御前會議上通過了對美國、英國和荷蘭開戰的決定。11月中旬,東條在臨時議會發表戰爭演説,譴責英、美阻礙日本進行侵略擴張,號召國民節衣縮食,叫囂“一億國民齊上陣”。臨時議會根據東條的要求,通過了38億日元的臨時軍費追加預算案。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同日,日軍根據東條英機的命令,陸續開始對泰國、馬來亞、菲律賓、關島、威克島、吉爾伯特群島及香港等地發動進攻。12月8日,美國、英國宣佈同日本處於戰爭狀態。

  1942年5月,以東條英機為首的日本政府,命令日軍聯合艦隊佔領中途島和阿留申群島;6月5日,日軍在中途島戰役中受到重創,損失大型航空母艦4艘、重巡洋艦1艘、飛機400多架、兵員3500人。

  1944年4月中旬,為加強中國大陸日軍與南洋日軍的聯絡,東條英機命令在華日軍執“一號作戰”手令,儘快打通橫貫中國的平漢、粵漢和湘桂鐵路。這是東條在中國大陸發動的最後一次較大的攻勢。同年7月18日,由於日本在與美國的海戰中屢遭重創,在侵華戰爭中連遭失敗,東條內閣被迫辭職,東條英機辭去日本首相、陸軍大臣及參謀總長職務,退出軍政舞臺。

  1945年8月,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12日,日本頭號戰犯東條英機自殺未遂,被捕入獄。1948年11月12日,東條英機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以犯有發動戰爭,侵略別國等罪行判處死刑;12月22日被執行絞刑。 李仲明

責編:楊潔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