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連日磋商 小泉政府對華態度出現新動向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22日 09:43)
環球時報消息:在中日關係出現困難之際,日本外相町村信孝于4月17日和18日對中國進行了訪問。此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一行也訪問了日本。國際輿論認為,中日兩國間的問題雖然不可能因幾次交往就雲開霧散,但是,不可否認這些交往為緩和緊張的中日關係邁出了重要一步。
外交磋商,共識與分歧並存
4月17日晚,外交部長李肇星與日本外相町村信孝舉行了會談。李肇星説,中國政府和人民一貫高度重視發展中日友好合作關係,希望雙方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按照兩國間三個政治文件,和平共處,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發展。這符合兩國的長遠利益,也有利於世界和平、穩定和發展。町村表示,日本在近代歷史上對中國的侵略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傷害,對此深感痛心,再次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日方願深刻汲取歷史教訓,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雙方一致認為中日關係對雙方都十分重要。雙方同意從長遠戰略高度認識和把握兩國關係。
18日,國務委員唐家璇會見了町村。唐家璇指出,近年來,日方在歷史、台灣等問題上開倒車,屢屢失信于中國人民,使兩國老一輩政治家歷經千辛萬苦才恢復和發展起來的中日友好關係受到傷害,也使兩國人民好不容易恢復起來的友好感情受到傷害。這樣的結果對中國不利,對日本同樣不利。希望日方對此認真反思,採取切實措施加以糾正。
對於此行與中方的會晤,町村信孝在結束訪問前表示,雙方取得了一些進展,“儘管是一小步,將來當你回頭看時,我相信這次訪問是邁向目標的一大步”。隨訪的日本外務省外務報道官高島肇久18日在新聞發佈會上總結説,中日兩國外長在一些問題上達成一致:中日兩國準備聯合建立一個歷史問題研究小組;兩國將舉辦外交部司局級官員磋商,包括討論東海問題;中日雙方正在推動成立一個中日民間文化交流的基金會。
日本政府對外政策新動向
18日,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就町村訪華發表意見稱:“正是由於(中日)存在對立才舉行了會談,這非常好。”他強調,雙方在出現的問題上措辭強硬地進行交鋒,也比互不見面相互指責要強。
國際輿論注意到,日本涉鄰政策和小泉政府的態度近來出現了一些新動向:一是日本眾議院就修憲問題發佈了最終報告,報告堅持了“和平憲法”第九條規定的“不戰”原則;二是據日本媒體報道,小泉表示不會在4月靖國神社春季大祭時前往參拜;三是小泉還表示,下月可能前往莫斯科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60週年慶典。這些動向出現在近來日本與鄰國關係陷入空前僵局的情況下,格外引人注意。
對於出現這些動向的原因,一些分析人士認為:第一,日本與鄰國的緊張關係,並不符合執政黨的利益。據報道,日前,與自民黨聯合執政的公明黨出現要求緩和中日局勢的聲音,公明黨國策委員長東順治17日公開呼籲首相小泉不要再去參拜靖國神社。東順治説:“首相不應該去參拜,因為那只會火上澆油。他可以選擇不去。”
第二,日本作為一個技術高度發達、資源高度匱乏的國家,既需要外國的市場,又需要外國的原料。日本的經濟界人士對如此緊張的政治局面非常擔心。據高島肇久説,町村訪華期間會見了日本在華商業人士,日本企業家代表在會見中敦促町村,希望日本政府為改善中日關係盡力。
第三,小泉政府對鄰國強硬的外交政策既沒有體現日本的主流民意,也不符合日本廣大民眾的利益。雖然右翼勢力呈上升之勢,但至少從目前來看,日本社會的主流民意還是站在正義一邊。日本眾議院有關修憲的最終報告就是日本和平勢力與右翼勢力鬥爭的結果,這份報告更體現主流民意。《每日新聞》18日公佈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76%的受訪者認為小泉在改善與中國、韓國的關繫上“努力不夠”。這項調查還顯示,45%的受訪者認為小泉“應停止”參拜靖國神社,這比去年12月高出4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小泉政府的支持率卻下降了4個百分點,僅為42%。
日本一些知名人士近日也對日本政府在歷史問題上的錯誤立場進行了批評。曾327次訪問中國的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理事長中田慶雄説,日本戰後教育存在很大問題,許多人對那段歷史認識不深刻。雖説日本人民也是戰爭受害者,但中國人民受到的傷害更重。日本的政治家應該對歷史有正確的認識,要正視歷史。
應把日本右翼與普通民眾分開
中國和日本的許多分析人士認為,目前中日關係出現了1972年實現邦交正常化以來的“最嚴重困難”。但無論中國還是日本,都深刻認識到維繫穩定、合作的中日關係有利於各自的國家利益。2004年度中日貿易額接近1700億美元,人員往來超過400萬人。很明顯,改善中日關係,有利於中日雙方的共同利益。雖然兩國關係的緊張局面是由日方造成的,但是中方仍然願意改善兩國關係,使其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當然這更需要日方的配合。
近來,中國派出了多個代表團訪問日本。1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一行訪問日本,14日與日本眾議院議長河野洋平會晤,當日下午他還在東京憲政紀念館出席了首屆中日議會合作委員會會議。15日,路甬祥會見了日本參議院議長扇千景。中日友好協會會長宋健率領30多個民間團體代表,于12日在東京與日方20多個民間友好團體共同召開會議,發表了《和平與睦鄰友好呼籲書》。中日雙方這些互訪表明,中日友好是兩國人民的需要和強烈願望,兩國民間團體應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各個領域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交流活動,加強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不管是中方專家還是日方專家,許多人強調,應該把日本右翼勢力與普通民眾區別開來。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理事長中田特別強調,日本社會在發生變化,在歷史認識問題上並不是所有的日本國民都不反省過去的侵略行為。真正為歷史翻案的只是極少數,儘管這些人能量很大。如果把普通日本老百姓也當成右翼,這不符合實際。廣大日本國民對中國是友好的,希望中國朋友注意把日本的右翼與廣大的日本國民相區別。
世界關注中日交往
對最近中日高層往來,世界也非常關注。國際輿論認為,中日間共同利益很多,雙方交往有利於通過對話解決分歧。一些外國媒體還對改善兩國關係提出了建議。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18日被記者問到中日關係問題時表示,如果中日雙方領導人在印尼舉行的亞非首腦會議上進行會晤,對於解決雙方之間的分歧將會有幫助。安南指出,中日關係涵蓋的領域很廣泛,包括政治、經濟和社會等各個領域,他希望雙邊關係中的這些重要層面會鼓勵兩國通過對話解決分歧。
德國《法蘭克福評論報》認為,中日兩國間並不存在對抗和輸贏的問題,中日之間有很多共同利益,比如反恐、核不擴散、防治疫病和朝鮮半島核問題等。中日經濟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依賴的,所以相信兩國高層會晤有利於控制緊張局勢的升級,不會讓目前的矛盾影響雙方的長遠利益。
奧地利《新聞報》指出,日中關係的僵局,與日本當局批准修訂侵華歷史的教科書等有關。為了打破僵局,建議由日中兩國歷史專家共同研究有爭議的歷史,東海等其他問題也可搬到談判桌上來。●駐日本、德國、聯合國特約特派記者 龔常 青木 鄒德浩 ●記者 李佩翰 郭孝偉
責編:唐峰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