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世界減災會議背景資料:減災 國際社會在行動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19日 21:05)

    專題:東南亞南亞海嘯

  新華社北京1月19日電(記者 王雪梅)聯合國主持召開的世界減災會議正在日本神戶舉行。這次會議的主要議題之一是討論21世紀新的減災戰略框架,提出2005年至2015年各國應該採取的行動和政策的行動計劃。

  自然災害對人類造成的危害早已引起國際社會的重視。1989年12月,第44屆聯大正式宣佈國際減災十年從1990年1月1日開始,並指定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為國際減災日。確立國際減災十年和國際減災日,其目的都是喚起國際社會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視、敦促各地區和各國政府把減輕自然災害作為工作計劃的一部分、推動國家和國際社會採取各種措施以減輕各種災害的影響。在國際減災十年間,國際社會在減災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

  氣候變化導致厄爾尼諾、乾旱、洪澇、風暴、高溫天氣和沙塵暴等各種自然災害發生。為減輕氣候變化給人類造成的影響,1992年5月22日聯合國政府間談判委員會就氣候變化問題達成《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以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給人類經濟和社會帶來不利影響的國際公約,也是國際社會在對付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進行合作的一個基本框架。1994年3月21日公約正式生效。截至2004年5月,公約已擁有189個締約方。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生效後,締約方大會每年召開一次,世界各國努力尋求應對氣候變化的新戰略。1997年12月,14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日本京都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三次會議,經過緊張而艱難的談判,會議通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議定書規定,所有工業國家應把導致氣候變暖的氣體排放量從1990年的水平減少5%。目前,《京都議定書》已得到127個國家和地區批准,並將於今年2月16日生效。

  面對自然災害的侵襲,許多國家也紛紛採取應對措施。中國政府響應聯合國的減災十年倡議于1989年4月成立了國家級委員會——中國國際減災十年委員會,並取得了顯著成就,初步形成了全民綜合減災的運行機制和工作體制。美國1964年遭受過海嘯襲擊,隨後迅速建立了海嘯預警機制。1965年起,美國倡導成立太平洋海嘯預警系統,由美國、中國、日本、澳大利亞等26個環太平洋國家參與。

責編:張麗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