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人道救援專家邦克爾 談國際減災工作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16日 10:51)
專題:東南亞南亞海嘯
新華社聯合國1月15日電(記者楊志望)印度洋海嘯災難發生後,國際社會在聯合國主導下開展了規模空前的救援行動。在幫助受災國應對災難的過程中,聯合國在災情評估、緊急救援、動員及協調國際救援努力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其應急協調機制又一次經受了考驗。
印度洋海嘯災難只是聯合國近年來緊急應對的人道主義危機之一。在此之前,聯合國在1998年“米奇”颶風肆虐中美洲及2003年伊朗巴姆地區發生強烈地震後都組織協調過大規模的國際救援活動。除突發的自然災害外,聯合國每年還在世界各地進行十幾項緊急人道救援活動,其中大多數在非洲戰亂地區。聯合國就是在解決緊急人道危機的實踐中,逐步健全應急協調體系,確立其在協調國際救災領域的主導地位的。
“聯合國系統擁有許多人道救援專門機構,救災架構完善,這是其他任何一個國際組織都不具備的。”聯合國人道救援協調廳專家邦克爾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如是説。直屬聯合國或與其有關聯的人道救援機構包括兒童基金、人口基金、開發計劃署、難民署、世界糧食署、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世界氣象組織等。這些組織在各自領域從事防災、減災工作多年,擁有大量具有實踐經驗的救援工作者。它們中的大部分在世界各國設有辦事處,與各國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
處在聯合國救災體系中心的是人道救援協調廳。為結束各專門機構在救援工作中各自為政的狀況,提高救援行動的快速反應能力,聯合國于1992年設立了人道救援事務部,並在1998年將其改組為人道救援協調廳。協調廳由主管人道事務的副秘書長領導,決策機構為由聯合國各救援機構負責人組成的常設委員會。常設委員會成員還包括國際紅十字會及紅新月會等重要的非政府人道救援組織。該委員會負責制定人道救援政策,為各機構分配具體救援任務,防止救援工作出現漏洞或重復,並解決各機構間出現的分歧。
協調廳下設預警及應急規劃、緊急救援等部門。隸屬於緊急救援司的災害評估協調小組由各國救災專家組成,全天候待命。一旦有危機發生,該小組專家可應有關國家的要求在數小時內趕赴災區,對災情和急需的幫助進行評估,並對救援工作進行協調。緊急救援司還設有應對環境災害、城市搜救及協調軍隊和民防力量救災的部門。此外,協調廳在羅馬設有各機構聯合後勤支援中心,貯備有各國捐助的帳篷、純凈水等便於運輸的基本救援物資。
協調廳預警部門主要通過聯合國各機構駐各國的辦事處、各國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等渠道收集信息。在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後,預警部門列出可能發生人道危機的國家,並制定相應的應急方案。一旦這些國家的形勢惡化或發生突發事件,預警部門立即發出警報。
邦克爾説,協調廳的建立使聯合國應對全球各地緊急人道形勢的能力有了顯著提高。比如在這次印度洋海嘯災難中,協調廳駐日內瓦辦事處緊急救援司的應急值班專家在去年12月26日獲知印尼發生地震的消息後,立即與聯合國駐受災國官員取得聯絡,並通知紐約總部。負責人道事務的聯合國副秘書長埃格蘭迅速將這一消息報告秘書長安南,並於當天派遣災害評估協調小組前往災區。次日,埃格蘭緊急召集聯合國各救援機構負責人討論救援事宜,並呼籲國際社會為救災提供幫助。邦克爾指出,聯合國這一行之有效的應急協調機制為動員國際社會救災贏得了時間。
在談到聯合國如何同時在10多個國家協調千頭萬緒的救災工作時,邦克爾説,在救援行動開始後,聯合國通常會根據災情與受災國政府及非政府組織制定一個為期數月的行動計劃,呼籲國際社會為此提供資金及物資援助。行動計劃包括水、食品、醫療等眾多領域,每個領域救災工作由一個政府機構、非政府組織或聯合國機構負責組織和協調。聯合國在每個受災國都會任命一個負責協調救災的官員,該官員直接向埃格蘭負責。
邦克爾最後表示,除擁有健全的救災體系和豐富的救災經驗外,聯合國還是一個最具代表性的多邊機構,具有號召國際社會對災難作出共同回應的權威。聯合國救援機構不附屬於任何利益集團或聯盟,這一獨立的地位也使其容易被受災國和捐助國雙方接納。聯合國成功主持有關海嘯救災的兩次國際會議及美國解散其救災聯盟,就充分説明了聯合國在協調國際救災努力方面不可替代的獨特地位。
責編:張麗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