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國際觀察》記者日記:直擊巴勒斯坦大選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09日 15:19)


中國記者向阿拉法特致意

阿巴斯在祈禱

隔離墻隔離了什麼?

正在直播

同在拉馬拉,張郇和那位西班牙記者的直播信號卻是各奔東西

  CCTV.com消息(中央電視臺《國際觀察》記者張郇報道):到拉馬拉已經是第三天了,雖然各有各的看法,但是我和陳耀文都對阿拉法特抱有敬意。以前,在中東工作的時候,我見過老人十多次,當在北京聽到他病危,昏迷,直到離去的消息時,心中更是敬意加感慨。現在到了拉馬拉一定要去看一下老人的安身之地。

  我們包租的出租車離前阿拉法特官邸,現在的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總統府還有幾百米,已經看到成群的記者圍在大門口。走到近前,一批記者已經進去。顧不得詢問府內活動內容,就向把門的巴勒斯坦安全部隊官兵們揮動到手不久的記者證。一位當官模樣的二話沒説,揮手將我們帶進門內。

  這是在電視畫面中無數次見過的地方。殘垣斷壁仍在,故人已臥地下。大約300名士兵正列隊等候。軍樂隊只有6、7個人,吹得相當努力。屈尊當攝像的陳主編已經開始到處“掃射”,一副興致勃勃的樣子。

  還沒有來得及打聽這裡將舉行什麼活動,已經傳來在拉馬拉我們還沒有聽到過的警笛聲。隨聲急速駛進總統府的車隊,以一輛奔馳防彈轎車為中心轉眼在廣場停下。保鏢們相當專業,奔馳車上下來的是那個,是去年辭了總理,今年競選總統的阿巴斯。

  記者們開始騷動,陳主編也不例外。在他們爭強有利位置的時候,樂隊出聲了,你不能要求目前處境下的巴勒斯坦人的樂感和技巧,雄壯就行。

  阿巴斯在軍樂聲中看著年輕的軍人列隊走過,一臉嚴肅。其實,稱那些年輕人為軍人我自己也不知道是否合適。因為巴勒斯坦不允許有自己的軍隊,只有警察。被稱為安全部隊的這支部隊算不算是其它國家的部隊,多少有點像巴以問題一樣複雜。

  顯然,今天的活動是向媒體盡可能開放的。阿巴斯還站在廣場上的時候,已經有人招呼記者進入阿拉法特的陵墓。説進入,因為阿拉法特的幕已經被置於一個玻璃建築之中,屋頂和支架是輕型材料,四週全是玻璃。

  軍人列隊持槍,樂隊奏樂,士兵獻上花圈,阿巴斯墓前祈禱,氣氛肅穆。隨後阿巴斯前往總統府,警衛們向記者高喊:結束啦。意思是你們該走啦。但是記者們瘋狂地圍住阿巴斯,話筒直對阿巴斯。

  此時,我們兩位以觀察為主要任務的中國記者開始了我們對阿拉法特的致意:拍照,攝像,換角度,擺姿勢。雖然不懂阿文,但依舊做認真狀,細看每一個花圈上的文字。

  無論如何,阿拉法特是一位深深地在歷史上留下自己名字的重要人物。有多重要?回憶一下2004年11月12日這位老人遺體歸來故土,這裡的動人場面,就可見一斑。

  要離開被巴勒斯坦人稱為“姆卡巴”的總統府了,我們居然有些不願離去。這裡與太多的事情相關,這裡見證了太多的恩怨。不知幾天后這個歷經了英國人,約旦人,以色列人使用,又是阿拉法特度過最後歲月的院落與建築,將迎來一位什麼樣的新主人。或者,更準確的説,那位新主人將為巴勒斯坦帶來什麼。

  離開姆卡巴,前往伯利恒。這是巴勒斯坦土地上諸多宗教聖城中的一個,耶穌的降生之地。我們前往的目的是採訪那裏的一個難民營。而最讓我們感觸深刻的是那堵名聲遠揚,鬧得紐約聯合國都不太平的隔離墻,以色列人稱它為防衛墻。

  蜿蜒在幾乎沒有植被的石頭丘陵之間,整體澆成的鋼筋混凝土預製件,寬兩米,厚半米,長9米,一塊塊被豎起來並排插在地上,形成一條難以逾越的高墻。以色列希望,它能切斷自殺爆炸者的道路,而巴勒斯坦人卻將它視為佔領者的一個無法無天的罪行。連國際法庭的判決都拿它沒辦法。

  從景觀角度來看,隔離墻確實壯觀,但是人類的智慧與勞動花費在這樣一堵總長度近400公里的高墻之上,不能不説是一種悲哀。

  從來沒有意識到1月的中東會有像拉馬拉這樣冷的天氣。恐怕我再也不能那麼自信地説曾經在中東工作四年多,知道這個,知道那個了。因為我在這裡重重地感冒了。源源不斷的液體從鼻孔如此彭湃地流淌,以至於紙巾不斷告急,外出只能將毛巾栓在腰上。

  終於,今天,2005年1月8日,在多種藥物的打壓下,感冒症狀停止,鼻涕截流成功,早上起來,看著艷陽天整個換了一個人,精神煥發。

  記得在開羅工作的時候,一次採訪,記者向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發問:你對停滯了的中東和平進程重新啟動有什麼看法?穆巴拉克朝天攤了攤雙手:和平進程?就像多變的氣候,誰知道?

  拉馬拉氣候確實多變。連續兩天,早上萬里無雲,中午多雲轉陰,下午大雨傾盆,晚上的氣溫感覺已經接近零度,在北京出來穿的衣服都已經用上了。

  但是今天是個好天,特別節目即將開播,兆頭不錯。

  在拉馬拉文化宮,一座由聯合國和日本政府援建的會議中心外,美聯社電視網的直播點前,我開始了與北京演播室的討論。一切非常順利,以至於在播放我們拍攝的短片的時候,我還有心思抽上一支煙。為了這些片子,陳主編連續熬夜,看得我每每於心不忍,心存憐憫。

  直播完成,北京的信息是演播室內外有歡呼聲。其實最值得歡呼的恐怕是陳耀文同志後來低聲對我説的,中央電視臺開始走向國際大臺了!

  張郇 2005年1月8日20:20于拉馬拉

責編:劉雅虹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