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美軍VS費盧傑:克城易 攻心難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09日 08:36)

  人民日報消息:美國大選剛剛落幕,伊拉克戰場便硝煙再起:6日,巴格達以北的薩邁拉城一天之內發生4起連環爆炸,造成包括24名警察在內的37人死亡;7日,伊西部兩個小鎮的警察局22名警察遭集體槍殺;在東部,巴古拜城的警察巡邏隊遇襲;在迪亞拉省,包括副省長在內的3名政府高官被槍殺。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近日反美襲擊活動的驟然升溫,不僅無情地擊碎了美國總統布什關於世界已變得更安全、更美好的神話,而且給定於明年1月份舉行的伊大選畫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正是在這種形勢下,伊拉克臨時政府總理阿拉維宣佈,除北部庫爾德自治區外,伊全境進入為期60天的緊急狀態。數小時後,圍困費盧傑已長達三周的美軍立即對“抵抗之都”費盧傑發起了總攻———費盧傑城正被淹沒于硝煙火海之中。這是美軍一年半前佔領伊拉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它明確告訴人們,伊拉克戰事並未真正結束。

  據伊拉克臨時政府發言人納吉卜稱,宣佈緊急狀態與圍剿費盧傑無關,其目的是恢復伊社會秩序,以確保伊明年大選能順利舉行。而美軍進攻費盧傑的理由則是要抓捕據稱是“基地”組織三號人物的扎卡維及其同夥。據美方稱,扎卡維是伊恐怖活動的罪魁禍首。人們看得出,這兩者之間的關係顯然是無法斷然分開的,包括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內的不少有識之士,都對圍剿費盧傑提出了質疑。他們指出,在伊拉克窮兵黷武,效倣以色列在加沙“以暴易暴”的做法,對伊大選毫無助益。

  首先,美國過度使用武力已讓伊拉克人民付出了高昂的生命代價。統計表明,伊戰以來,已有近2萬名伊拉克無辜平民喪生於美軍的炮火之下,而受傷者更已達10余萬之眾。以費盧傑為例,這個本有30多萬人口的城市,為逃避戰火,已有20多萬人逃離家園,流落他鄉;而留下的5萬人又不知要有多少死傷。美國在伊奉行的“先摧毀,後重建”的政策,與其一向標榜的“人道主義”實在是南轅北轍。

  其次,不少分析家認為,扎卡維即便是確有其人,也未必就是伊各地抗美武裝的總統領;“扎卡維神話”不過是美國為回避伊出現的普遍抗美局面而有意轉移視線放出的煙幕彈。退一步説,即便美國真的一舉將扎卡維抓獲,伊民眾中的反美情緒難道就能從此煙消雲散嗎?薩達姆的被俘似乎已對此作出了完全相反的證明。

  無人懷疑以高技術武器裝備起來的1萬多美軍的攻城能力。也許不出數日,費盧傑即可被美軍夷為廢墟。但這未必就是值得慶賀的勝利。人們還記得,就在1個多月前,美軍也曾攻入薩邁拉,並在一天之內打死了120多人,宣稱該城獲得“解放”,反美武裝已被“剿滅”。今天的現實卻是,那裏的襲擊活動已如春風野火,愈燃愈烈。伊戰一年多的事實證明,美軍的暴力徵剿只能激發更強的仇恨,更多的反抗。

  因此,解決伊拉克問題的關鍵非在攻城略地,而在爭取民心。(李學江)

責編:楊潔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詳訊:美發動"幻影憤怒"攻勢全線進攻費盧傑(2004/11/09/ 03:42)
  • 新聞解讀:費盧傑之戰將把伊拉克帶往何方?(2004/11/08/ 22:05)
  • [國際觀察]美軍總攻費盧傑(2004/11/08/ 22:14)
  • 拉姆斯菲爾德稱不清楚扎卡維是否在費盧傑(2004/11/09/ 03:58)
  • 伊總理宣佈在費盧傑宵禁 關閉巴格達機場 (2004/11/08/ 21:39)
  • 阿拉維授權駐伊多國部隊圍剿費盧傑 (2004/11/08/ 21:41)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