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連任各國反應:望加強合作 促進和平發展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05日 13:13)
→→進入專題:美國總統大選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在美國總統布什連任成功之後,世界各國都立即做出了反應。各國都對布什連任後的政策走向表示出了極大的關注,並希望布什在未來四年任期內,能在包括中東和平和反恐等重要問題上與世界各國積極合作。
布萊爾:希望鞏固英美特殊盟友關係
作為布什在歐洲的最親密盟友,布萊爾在大選結果不明朗前沒有對美國大選做出任何評價。不過在布什宣佈選舉勝利之後,布萊爾立即向布什發出了官方祝賀,希望在未來的四年中進一步鞏固兩國間“獨一無二的盟友關係”。布萊爾在賀電中指出,在中東地區實現和平是“我們這個世界面臨的最迫切需要應對的政治挑戰”,因此他將和獲得連任後的布什一起努力,實現中東和平。
在反恐問題上,布萊爾説:“我們必須毫不留情地打擊恐怖主義,毫不留情地根除恐怖分子滋生的條件和原因,在這方面,每個人都應當與布什總統通力合作。”布萊爾同時希望美國和歐洲各國能以此次大選為契機,彌補雙方因為伊拉克戰爭而出現的分歧。在他看來,歐洲必須和美國建立起新的合作關係。
因武器專家凱利自殺一事而被迫辭職的前布萊爾跨部門信息主管坎貝爾表示,布萊爾本人也面臨著明年的大選。長期以來,他和布什之間的親密關係一直是工黨和很多選民攻擊他的理由。但在布什連任之後,布萊爾就能用布什的勝利來為自己辯護。
曾任布萊爾政府前外交大臣的羅賓 庫克則表示,布什獲得四年連任對於全世界來説不是什麼好事。庫克説:“此次大選對於全球的不利影響在於,我們不僅看到了一個業已分裂的美國,我們還看到了一個在世界政治觀點上嚴重兩極化的美國總統。這對於試圖建立一個廣泛國際合作反恐聯盟的努力而言,是最糟糕的結果。”
英國媒體對於美國大選也表現出了很大的熱心。電臺和電視臺都在鋪天蓋地地對選舉的實況進行報道。不過很明顯,在英國人眼中,克裏更符合他們對於美國總統的要求。英國《泰晤士報》專欄作家安東尼 霍華德表示:“我想,如果美國領導層在此次大選後沒有出現一些變化的話,那真讓人感到有些失望。”
施羅德:希望彌補分歧
在得到布什連任成功的消息後,德國總理施羅德也致電祝賀布什,並尋求與美國彌合因伊拉克戰爭造成的分歧。施羅德在賀電中説:“我們的安全和穩定受到了國際恐怖主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地區性危機、貧窮、氣候變化和流行病的威脅。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應對這些挑戰……我將繼續推進兩國之間的良好親密合作關係,這不僅符合美國的利益,也符合德國和歐洲的利益。”
德國方面對於此次美國大選也表現出了高度的關注。數月以來,德國的電臺、電視臺和報紙雜誌對於共和民主兩黨的較量進行了全方位的及時報道。和很多英國人一樣,德國民眾中也有不少人對於克裏的落敗感到非常失望。德國波茲坦大學學生克裏斯蒂 韋內特説:“我不知道在我的朋友和家人之中,有誰會支持布什。我所擔心的是,我們將目睹德國和整個歐洲反美情緒的高漲。”對於這種擔心,分析家們表示大可不必,不管美國大選結果如何,美德兩國的關係都不會因此遭到打擊。
巴以:希望布什推進和平進程
以色列外長沙洛姆是第一個對美國大選發表評論的以色列官員。他説:“不管是布什連任還是克裏當選,在談到對以色列的支持立場上,兩位的立場都沒有什麼差別。”
分析家指出,對於以色列而言,只要候選人沒有表現出對特拉維夫的敵意,任何人出任美國總統都將得到該國的歡迎。不過在大選揭曉前夜,在以外交部的一份報告中,以色列對於大選結果的傾向性還是非常明顯:以色列更希望看到,新的美國總統能在巴以和平問題上施加更友善的影響力。
在獲知布什連任之後,以副總理埃胡德 奧爾默特表示:“我們對美國人民,對他們做出的選擇表示祝賀。”
很多以色列人都認為,和布什相比,一直表示要加強美歐關係的民主黨候選人克裏更有可能接受歐盟的意見,在巴以和談中向巴勒斯坦方面做出更大的讓步。因此更多的以色列人希望布什能夠連任。以外交部一位官員説:“毫無疑問,如果布什連任成功,對於以色列而言,和平進程將容易得多。”
正在巴黎接受治療的巴勒斯坦民族自治機構領導人阿拉法特則在病榻上表示,他希望布什能在第二任期內推進中東和平進程,並保證讓“巴勒斯坦人民享受正當的民族權利”。
埃及:中東希望和平發展
對於布什連任的消息,埃及開羅街頭的反應不一,很多人都對未來中東地區的軍事衝突前景表示擔憂。開羅美國大學學生艾哈邁德 阿布 馬格德不無擔憂地説:“布什任期四年打了兩場戰爭,這簡直就是地獄!他在未來四年中會幹些什麼?打八場戰爭?我希望他能改變自己的政策。”
不過馬格德的一些同學相信,布什的連任對於中東國家向民主制度過渡有利,他們對於克裏以及他的施政綱領並沒有多大了解。很多人表示,他們並不認為總統的更迭就意味著美國的中東政策將出現重大的轉變,因為美國外交政策和“美利堅帝國”仍然“沒有變化”。
目前,美阿關係正因為伊戰和巴以衝突激化而陷入低谷,因此很多埃及人擔心,布什連任四年,中東恐難逃兵禍。開羅美國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約翰遜説:“我認為布什連任不會改善美埃關係,也不會改變我們對美國的態度。我認為,從整體上看,布什的政策很明顯給穆斯林和阿拉伯世界帶來更多的軍事衝突。而且我認為,布什很可能繼續自己原先的政策。”
不過,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在給布什的祝賀講話中還是對布什寄予希望。穆巴拉克説:“我們希望布什新政府能和歐盟一道,施加其影響力,讓中東地區迎來和平發展。”
俄羅斯:歡迎布什連任
在克裏尚未承認失敗之前,俄羅斯總統普京就對美國總統大選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布什的勝利意味著美國人民沒有向恐怖主義威脅屈服。普京説:“如果布什獲勝,我將感到非常高興。美國人民沒有被嚇倒,並做出了他們所認為的理智決定。”
卡內基莫斯科中心的分析家舍夫佐娃則表示,克裏姆林宮從來沒有掩飾他們對於布什的“偏愛”,因為這有利於兩國的聯合反恐。舍夫佐娃還指出:“在布什連任後,美俄關係將繼續呈現有選擇性的特點。俄國人很清楚,布什對大部分俄內部問題不感興趣,而民主黨更關心俄羅斯的人權和民主現狀。”
意大利:錯報克裏當選
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對布什的連任表示欣慰,並相信布什的勝利將有利於維繫美意兩國間的密切關係。貝盧斯科尼説:“布什將繼續自己的一貫政策,率領美國推進世界的自由進程。”
對於大選的膠著戰況,意大利報紙也作了兩手準備,準備好了布什和克裏獲勝的兩套版面。但在總理講話之前,正忙於播報美大選過程的意媒體還是忙中出錯,在最初出版的報紙上錯誤地宣佈克裏以311張選舉人票勝出。幾經補救,最後讀者見到的標題改成了“布什和克裏:決戰到最後一張選票”。
伊拉克:自己的生計比什麼都重要
在尚未確認布什連任之前,伊拉克臨時政府總理阿拉維就在接受意大利媒體採訪時表示,不管是誰當選美國總統,他希望由美國領導的在伊拉克的合作不要有任何改變。阿拉維説:“不論誰是大選的勝者,都是我們的朋友。美國已經把我們從一個獨裁者那裏解放出來,從一場漫長而痛苦的戰爭中解放出來。”
普通伊拉克人則對布什連任的消息反應冷淡,他們説他們忙於謀生存,根本無暇顧及誰將會是下一任美國總統。巴格達一家食品店店主布特斯表示:“我們忙於解決自己的問題,又是爆炸、又是破壞活動,這裡太不穩定,我們沒有心思去關注誰會贏得美國大選。” 另一個在巴格達賣樂器的伊拉克人費德勒説:“美國的政策不會改變,無論是布什還是克裏入主白宮,對我們來説都是一樣的。克裏會把佔領變成解放嗎?不會。布什守諾了嗎?沒有。”
來自巴士拉的50歲伊拉克商人穆斯塔法説:“他們競爭美國的總統寶座,但我關心的是勝者將為我們國家做些什麼。只要主張將美軍撤出伊拉克的我都支持。”
日本:布什當選如釋重負
日本政府就美國現任總統布什在本屆大選中實現連任表示歡迎,一名外務省高官表示:“一直以來同小泉純一郎首相之間建立了信賴關係的布什能夠連任,這是日本所希望的。”
日本首相小泉在美國大選結果揭曉之前曾表示,不管誰當選,美國和日本之間的重要盟友關係將不會改變。不過當記者提及他上月發表的支持布什講話時,小泉説:“布什總統和我關係非常親密。”
不過在小泉歡迎布什連任的同時,日本民眾則反應不一。與赴伊自衛隊相關人士以及在9 11事件中失去親人的人們表示,“布什連任什麼都不會改變”,顯示出無望和不安。愛知縣小牧市小牧基地任職的自衛官則稱,“我們只管服從命令”,“但不想去(伊拉克)也是隊員們的心聲”。日本共同社認為,自衛官的話語中隱含著對布什政府對伊政策的不安。
華爾街:布什連任反應積極
11月3日清晨,在布什、克裏尚未決出勝負之前,華爾街以自己的積極表現,似乎已經確定了新任總統到底是誰。美國道 瓊斯等股市開市就一路走高,在克裏致電布什承認敗選後,道 瓊斯工業指數的上漲更是超過百點。有分析師指出,這是美國股市對共和黨勝出“松了一口氣”的反應。
對於股市當天的走高,分析家認為,原因在於此次大選相對於四年前而言,可以説是“速戰速決”,因此股市表現穩定。一般而言,美國股市在大選年的表現總是比較不穩定,因為沒有投資者願意在不知道誰是白宮下任主人的情況下進行大筆的投資。
華爾街在選前就暗示,布什連任對美國企業及股市表現都會有積極的幫助,因為一直以來共和黨政府在處理經濟和稅法上都對美國企業財團較為有利,而民主黨則較注重社會福利和勞工問題。雖然選前許多華爾街分析師也表示,布什勝選對美國經濟和股市有益,但也可能造成油價的繼續攀高。
華爾街對於油價上揚的擔心果然成為了現實。在布什贏得連任的消息傳出之後,世界原油期貨價格反彈,由此前的每桶價格48.65美元飆升到50.88美元,上漲了近3%。
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道,上周原油庫存量顯著上升油價出現回落。目前布什獲得連任,美國成品油供應緊張,俄羅斯尤科斯公司即將舉行特別股東大會商討破産事宜,這些再次推動原油期貨價格上揚。(陳凡)
責編: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