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伊萬”肆虐加勒比(9月14日)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15日 14:59)
CCTV.com消息(國際觀察):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 /h3>
從格林納達到墨西哥灣,颶風“伊萬”橫掃加勒比海,暴雨、巨浪、泥石流,數十人生命隨風而去,從“查理”、“佛朗西斯”到“伊萬”大西洋沿岸金秋為什麼如此不平靜?是堅守還是逃離,各國政府如何應對颶風威脅?
主持人(水均益):
大家晚上好,歡迎收看我們正在直播的《國際觀察》節目。
9月14號的世界不平靜,伊拉克自殺性爆炸和綁架人質的風潮尚未平息,巴格達的一個警察局長今天又遭到汽車炸彈襲擊,痛失看似平靜的伊朗核問題也在今天掀起了新的波瀾,當這兩個國家的老問題在今天又有了新的推進的時候,我們注意到在大西洋西岸的上空一個中心時速達到270公里,所到之處幾乎片甲不留的颶風,正在氣勢洶洶地朝著加勒比地區的幾個島國襲來,這個颶風的名字叫做“伊萬”。
今天我們的節目就一起來關注來勢洶洶的颶風“伊萬”,我們今天很榮幸請到中國氣象局原副局長駱繼賓先生,駱先生也曾經是世界氣象組織的官員,另外一位是我們的特約新聞觀察員宋曉軍,我們首先還是請通過一個短片來了解一下颶風“伊萬”的威力,一起來看一下。
當地9月12號,“伊萬”甩開大步把加勒比海的開曼群島踩在了腳下。在開曼群島上,“伊萬”的奔跑速度已經達到了每小時270公里,“伊萬”所到之處擊倒房屋,掀翻汽車,連根拔起所有的樹木,“伊萬”的強大威力給加勒比海地區帶來了災難與破壞,目前的消息稱至少有60人在“伊萬”的嚴威下喪生,此前從9月7號開始,“伊萬”就曾經從格林納達、巴巴多斯、委內瑞拉和多米尼加等地一怒襲來,不僅吞噬了基石人的生命,還中斷了委內瑞拉的原油出口,據專家預測“伊萬”瞄準的下一個目標是古巴,為此古巴政府人民早已嚴陣以待,以抗擊侵略而著名的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也親自主持會議。
卡斯特羅(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伊萬”的破壞性極大,從這裡你可以看到颶風“伊萬”會沿著一條斜線行進,所到之處吞噬一切,它覆蓋的面積非常大,並伴有狂風暴雨。
據預測,除了古巴以外,“伊萬”還有可能闖入墨西哥灣光顧美國。
主持人:
剛才我們在短片裏邊聽到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對這次風暴的分析,案情的分析,實際上我看媒體還有報道就是説,當他聽説美國願意給古巴提供一些援助的時候,卡斯特羅斷然給拒絕了,是不是這樣?
宋曉軍(特約新聞觀察員):
對,就是古巴的(英文)報也專門讚揚了卡斯特羅的這種行為,因為美國只給他説要5美元的援助,後來卡斯特羅説,即便是有兩億美元我們也不能接受。當然這次的颶風,現在的這個時間,就是今天白天的淩晨的時候已經通過古巴了,損失比預期的要小得多,因為它只是古巴西海岸人口稀少的地區,同時經濟損失也比較少,因為西方主要是種煙草,煙草是下個月才播種,所以説沒有太多的損失,他東部的糖的種植地沒有受太大的損失,現在據美國颶風預測中心,北京時間晚上6點預報的,就是在星期四的北京時間下午3點將在美國的新澳良和佛羅裏達登陸,而且它的風暴的速度還是達到了最高級,就是所謂的五級。
主持人:
我們現在在畫面上看到的就是,今天剛剛最新收到的有關這次“伊萬”颶風的新聞畫面,來請教一下駱先生,很明顯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我們知道因為在這之前加勒比地區在一個月之內,已經有“查理”颶風、“佛朗西斯”颶風,現在又是一個“伊萬”是不是有點太頻繁了?
駱繼賓(高級工程師 原世界跡象組織高級官員 中國氣象協會常務理事):
8月份和9月份無論是大西洋也好,太平洋也好,都是颶風和颱風的高發時間,今年大西洋颶風來得很晚,8月初才開始第一個,最近有三個。
主持人:
這個屬於反常現象嗎?
駱繼賓:
他頻繁的程度如果又襲擊佛羅裏達的話,這是有點反常,但是目前來講,颶風還沒有過,現在還不好説它今年反常怎麼樣?到今年為止在大西洋上一共生成了九個颶風或者是熱帶風暴,那麼風力低一點就叫熱帶風暴,風高一點就叫颶風,颶風又分了幾級。
主持人:
我打斷一下,我們現在從畫面上看到的就是今天下午北京時間,剛剛宋先生提到的,北京時間今天下午6點鐘,美國氣象局發的一個預報,實際上就是説現在看到紅的颱風之間也是真正的颶風所在的,接下來綠和黃的地區,我們看到這實際上是墨西哥灣,您覺得這是不是比較可能的一種預報?
駱繼賓:
我認為他這個預報還是可能性很大的,它準確率還是比較高的。
主持人:
如果這樣的話,它和上兩次“查理”和“佛朗西斯”來比的話破壞力是不是更大一些?
駱繼賓:
這次颶風,就目前的風力來講是颶風中間最高級的,美國叫超級颶風。它的風力比上兩個都大,現在就是看看他經過墨西哥灣的時候,他有沒有可能風力再減小一點,如果海水溫度比較低的話,它可能減弱一點。像佛朗西斯原來也是到四級,後來它快登陸的時候減弱了,如果這個不減弱的話,這個就是從1992年以來,在美國登陸的最強烈的颶風。
主持人:
我再請問您幾個概念,剛才您説道的颶風和颱風,颶風颱風是一回事嗎?
駱繼賓:
統稱叫熱帶氣旋,熱帶氣旋分幾檔,最低的時候叫熱帶低壓,然後最大風力到了八級的時候就叫熱帶風暴,到十級就是強熱帶風暴,到十二級在太平洋上就叫颱風,在大西洋上就叫颶風,實際上是一碼事,就是性質一樣,生成的條件也是一樣,危害也是一樣。
主持人:
只不過説名稱不一樣的,在大西洋那邊美國人也好,加勒比人也好叫它颶風,在我們亞洲這邊叫颱風,為什麼有不同的,我們説12級颱風,他們説一級、二級、三級、四級颶風呢?
駱繼賓:
我們是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到32秒/米以上都叫12級,再大也叫12級,颱風到了12級就算颱風了。
主持人:
我們的編輯根據國外提供的一些電視資料編輯了一個很小的短片,借助圖式方式了解一下,就是類似于像颶風是怎麼形成的,我們來一起看一看,然後繼續我們的討論。
颶風的形成伴隨著熱帶低氣壓運動,熱帶海域的水汽在陽光的蒸發下上升到空氣中形成雲朵,在空中不斷聚集,隨著氣壓下將開始逆時針旋轉,上升的水汽遇冷形成降雨,並釋放出更多熱量,導致更多熱空氣上升,形成熱帶低氣壓,當雲層不斷聚居風速加快後,就形成了熱帶風暴,當熱帶風暴的風速超過118公里/小時後,就形成了可以命名的颶風,颶風的風眼常常伴隨著強烈的暴風雨,一般情況下,形成後的颶風開始在盛行風的作用下,向加勒比海和美國南部海岸以東,颶風的産生地不同,名稱也不一樣,一般可分為颶風區、颱風區、強熱帶氣旋區、氣旋風暴區、熱帶氣旋區。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根據颶風的破壞程度把颶風分為五級,1級颶風的風速在118-152公里之間,2級颶風的風速在153-176公里之間,3級颶風的迅速到177-207公里之間,四級颶風的風速在208-248公里之間,每小時大於248公里就是五級颶風,現在正在肆虐的颶風“伊萬”就是五級颶風。
主持人:
剛才這個短片加了一點音調的效果,以至於到最後五級的時候,風的聲音大得我們解説聲音聽不清楚,每小時超過248公里。駱先生,颶風的行程有特定的地區或者特定的條件嗎?
駱繼賓:
“伊萬”也好,颱風也好,都是生存在熱帶海洋。
主持人:
應該是赤道附近。
駱繼賓:
還不是比赤道再北一點。由於海水比較暖,然後上升氣流,就形成了漩渦,然後就形成熱帶氣血加強的過程中間,吹存在颱風或者颶風,一般都是向西或者是向西北這樣移動。
主持人:
為什麼是向西或者是向西北?
駱繼賓:
因為他的北面有一個副熱帶高氣壓,這個高氣壓是一個順時鐘旋轉的,他就延著它南邊這樣走。
主持人:
那就是説像現在一般,像颱風也好,颶風也好,他的行動的路線可以預計嗎?因為我看有的時候,比數説上次佛朗西斯他就變了,這次好象原來預計是應該往西方走,現在又往東北拐,這是什麼道理?
駱繼賓:
這就是對負熱帶高氣壓的位置預報的不夠準確,所以有的時候路徑有點偏。你看他預報的時間,他把這個報了一個幅度,可以這樣一點,所以我們現在預報上任準確度還是有限的,差不多一百公里。
主持人:
很抱歉我們冷落了我們的觀察員,但是觀察員留有這個問題要請教,就是據你的觀察現在像這樣的一種颶風也好,颱風也好,包括其他自然的災害,適應性的天氣,跟我們一度包括現在很多人在説的,全球變冷,認為對地球氣象環境破壞有關係嗎?
宋曉軍:
現在就是科學家提出來,美國科學家也提出來,其實歐洲也有一些專家提出來這方面東西,但是他在完整的一個邏輯性論證還沒有達到,但是他確定是,但是有一點可以説由於現在人們進入城市化過程沒有快,對人的殺傷來就越來越大,對經濟造成損失。比如説,查理.佛朗西斯在佛羅裏達登陸,他把佛羅李達20%柑橘種植都損失掉。
主持人:
而且這次“伊萬”過來的時候,今天最新新聞就是紐約的石油期貨價值馬上就漲上去了,然後保險公司查證.佛朗西斯的賠償是128億美元,但是我們看到就是,六點鐘有一幅圖,他能夠看出來就是他這次按照他現在北京時間下午六點預測的美國颶風中心報的東西,他在走下去就是五級的颶風將通過美軍的著名的南部城市叫安娜路易斯的新奧良,新奧良現在500萬人口,而且他們先已經開始疏散了,大概要疏散120萬人口,而且他已經開始疏散了。這120萬人口要疏散72小時,可是按照預報的話,實際上是星期四下午三點就應該達到,可能由於這個……城市在海平面以下,造成的這種損失難以估計,我覺得也是一個非常,如果真經過新奧良市中心,五級的颶風……非常慘重。
主持人:
把這個話題再回來,回到……這兒,您認為這個人為因素對大氣影響有多大,有關係嗎?
駱繼賓:
有關係,但是現在有多大還不好説,我看到過美國作出一個統計,就是從1995年到2003年,這9年間,大西洋上發生頻率、數次比及十年平均的數量都要高一些,就是説現在這些年大西洋上的海水,熱帶的地區的海水的溫度升高了,有利於空氣上升。主持人:
是不是由於全球變暖了,因為也有一些數據表明,在一二十年裏,全球的溫度升高了一度,而這個速度,以往是幾百年或者一百年才能升高一度。
駱繼賓:
這是一種關係,但是也有人説到底是不是還是用九年的時候來衡量,在過去再來看這確實是海平面的溫度升高,促成現在的颶風、颱風。
主持人:
感謝二位參與我們的節目,也感謝我們的觀眾收看我們今天這一期《國際觀察》,再見!
責編:劉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