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著名的五次武力營救人質事件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04日 09:51)
新華社消息: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 /h3>
歷史上武力營救人質之回顧
淩朔
自古以來,以錢受物曰贅,以物受錢為質。人質,也就是為迫使對方履行諾言或接受某項條件而遭拘留的人。對於營救人質的方式,或為妥協,或為談判,或為武力。而後者,顯然也是最為冒險的下下策,通常是不得已才為之。
事實上,武力解救人質未嘗不可。但終究,這種手段是在妥協與談判破裂後才採取的無奈之舉。歷史上,在全球範圍內,憑武力成功救出人質的事例不在少數,但以失敗告終的也比比皆是。此外,這種解救人質的方式還有最為致命的一個弱點,那就是武力之後的“後遺症”。
法國:談判偽裝下的武力
1994年12月24日上午11時許,再過十多個小時便將迎來聖誕節。
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的布邁丁機場旅客格外多。許多歐洲人都急著回國與親人團聚。一架法國航空公司的空中客車A300型飛機停在停機坪上,乘客開始陸續登機。這架原定於11時15分起飛的飛機突遭4名恐怖分子的劫持。
劫機者來自一個名為“伊斯蘭拯救陣線”武裝組織。4名20歲至25歲的年輕人都身穿阿爾及利亞航空公司的藍色工作裝,胸前佩帶著該公司的證章,一個個揮舞著俄制卡拉尼科夫衝鋒槍、手榴彈和匕首,殺氣騰騰地高呼口號,機上乘客頓時驚愕。
當時,登機人員中包括227名乘客和12名機組成員,乘客多數是阿爾及利亞人和具有阿、法雙重國籍的人,還有40余名法國和其他國籍的人。
飛機被劫持不久,從機艙內傳出陣陣槍聲,恐怖分子大開殺戒。他們先將一名阿爾及利亞警察槍殺後從行李艙口推出機外,接著又殺死一名越南駐阿使館的經濟參讚。
此時,阿爾及利亞警察部隊紛紛趕來,將飛機團團包圍,無數輛救護車和消防車也聞訊而至,一架直升機在機場上空盤旋。阿安全局局長和內務部長坐鎮指揮。一場艱苦談判開始。
經過阿警方和劫機犯長時間的無線電談判,恐怖分子同意釋放人質,先後共有63名人質獲釋,其中多為婦女和兒童。
到了25日午夜,劫機恐怖分子突然要求飛往巴黎,法國政府立即表示願意接收飛機,並責成阿政府履行諾言,准許飛機離境。
事實上,自飛機遭劫持兩小時,法國外交部就得到消息,並立即成立了危機應急小組。法國政府當時確立了惟一目標,那就是確保人質的生命安全,尤其是40余名法國公民的安全。
26日淩晨2時許,這架在布邁丁機場滯留近40個小時、載有172名人質和4名劫機犯的空中客車開始在跑道上緩緩滑行,繼而一躍升空。3時30分,飛機在法國南部馬賽機場安全著陸。
天明後,馬賽地區的行政長官和警察局長一方面與劫機分子進行談判,同時加緊作突襲的準備。時任總理的巴拉迪爾這天上午作出了武力解決的決定。一支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法國國家憲兵行動小組的突擊隊員已到位待命。另外,40名醫生、300名消防隊員、80輛救護車和兩架直升機也來到現場。
17時整,夜幕降臨時,空中客車依然停留在那裏,馬賽機場一片沉寂。這時,劫機犯向指揮塔開了一槍,法國警察由此斷定劫機者全在駕駛艙內。這正是行動的好時機。
17時15分,40余名特種警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分成幾個小組同時向飛機的頭部、中部和尾部進擊。10名突擊隊員爬上飛機前部舷梯,強行打開機艙門,正與4名恐怖分子相遇。劫機者端起衝鋒槍亂射一通,數名警察中彈。替補突擊隊員隨即跟進,向艙內扔入煙幕彈。與此同時,另幾支突擊小組也打開後艙門,把滑梯放下,因劫機者均在駕駛艙內,突擊隊員因此未遇抵抗。他們首先開始搭救人質。
儘管恐怖分子十分兇悍,但終因寡不敵眾,先後被全部當場擊斃。整個行動持續了20分鐘,歷時54個小時的特大劫機事件宣告結束。
秘魯:創造營救“樣板”
憑藉武力營救人質的行動的確不罕見。但被評價為“幾近完美、沒有缺憾”的行動卻少之又少。不過,1997年4月秘魯軍隊解救72名日本人質的突襲行動確實獲得了美國《紐約時報》的如此最高評價。
1996年12月18日晚,日本駐秘魯大使官邸正在舉行日本天皇誕辰慶祝活動時突然被一夥武裝分子佔領,秘魯政界要人和一些國家使節等400余人被“圖帕克 阿馬魯革命運動”扣作人質。之後,該組織武裝人員多次要求釋放460名被關在監牢裏的戰友作為人質交換條件,但秘魯政府拒絕滿足這一要求。
雙方僵持數月之久,武裝人員先後釋放了300余名人質,但秘魯政府始終沒有讓步。
1997年4月22日當地時間15時27分,秘魯軍隊和特種警察部隊共約200多名士兵,在時任秘魯總統藤森的親自指揮下,衝入日本駐秘魯大使館。一場持續了126天的惡劣人質劫持事件,在38分鐘內得到徹底解決。
依照藤森事後的介紹,當時恐怖分子放鬆了警惕,正在官邸大廳內踢室內足球,而所有人質都被集中在官邸的二層。秘魯情報部門得知這一情況後,事先籌劃好的代號為“查文 德萬塔爾行動”(秘魯印加帝國之前著名文化時代的名字)開始付諸實施。
藤森説,軍警突擊隊從事先挖好的5條地道進入大使官邸,其中一條地道通向大廳,一條通向餐廳,其餘3條通向花園的3個戰略角落。這些地道深3米,有的長達80米,地道內有照明、空調和通信設備,可供人在裏面呆幾天。
該計劃于21日當地時間上午6時開始佈置實施,次日6時30分,士兵進入地道等待命令,15時27分開始行動。軍警突擊隊首先把通向官邸大廳的地道口炸開,當場炸死了5名正在大廳踢足球的恐怖分子。有3名恐怖分子在同第二個地道口出來的士兵交火中被擊斃。以塞爾帕為首的其餘6名恐怖分子同從官邸大門正面進入的突擊隊進行了15分鐘的頑強抵抗,最後全部被打死。營救行動從而結束。
據獲救人質之一、玻利維亞駐秘魯大使古穆西奧透露説,人質中有一名軍官手中掌握著可同秘魯情報機構直接聯絡的通訊手段,他一直密切注意著恐怖分子的活動,正是他事先向外界通報了上述情況,因此人質多少也有一些精神準備。
此外,在秘魯軍方花數周時間在官邸下挖地道時,為了掩蓋挖掘的機械聲,官邸附近的喇叭中一直大音量播放著軍樂。此外,秘魯特工還在地道內安裝了敏感的竊聽裝置,用於監聽恐怖分子的動靜。
營救人質時,藤森坐鎮日本大使官邸附近的一棟住宅內,親自指揮了這次戰鬥。秘魯電視臺也派記者親臨現場進行直播活動。
成功營救後兩天,美國反恐專家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説,秘魯軍隊營救72名人質的大膽行動得以成功,是因為他們從世界其他地區發生的人質事件中吸取了教訓,同時採取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創新的做法,其中包括利用在大使官邸下挖的地道網。
一些專家説,秘魯此番營救行動完全可以與以色列1976年從烏干達恩德培被劫持的飛機中救出105名人質的行動以及當年西德1977年從索馬裏摩加迪沙的一架班機中救出86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的行動相提並論。
美國前國務院官員保羅 佈雷默説:“我認為這次行動非常了不起——堪稱樣板。我認為這裡的經驗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拖延談判時間是有利的,它使恐怖分子心煩,希望有一條出路。但是最終你必須準備使用武力。”
美國:武力未果 終靠談判
1980年4月25日,美國華盛頓白宮緊急召開新聞發佈會,時任白宮新聞秘書的科林 鮑威爾宣讀了美國政府的一則聲明,宣佈美國為營救被扣留在伊朗的美國人質而進行的一次軍事行動“徹底失敗”。
伊朗扣留美國人質的事端,緣自1979年伊美之間的一段過節。
當年11月4日,伊朗學生突然佔領駐德黑蘭美國使館,並扣留52名美國人質。伊美關係急速降溫。翌日,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和伊朗政府宣佈支持學生們的行動,還宣佈廢除1959年簽訂的伊美安全條約。
這次人質事件發生在1979年2月霍梅尼領導人民推翻巴列維國王的統治、建立伊朗伊期蘭共和國之後。霍梅尼對美國過去一直支持伊朗前國王、並讓他在1979年10月22日赴美治病十分不滿。扣留美國人質的學生要求美國引渡前國王。
人質事件發生後,美國驅逐了183名伊朗外交官和不符合手續在美國居住的伊朗學生,並宣佈停止進口伊朗石油,凍結伊朗在美國的資産。與此同時,美國還派遣大量軍艦進駐印度洋和海灣。
1980年4月7日,美國宣佈與伊朗斷交。接著于4月22日進行一次代號為“藍光”的武裝營救人質行動。依照美國方面的説法,這一營救行動在實施時,因飛機在伊朗境內遇到沙暴天氣“發生故障”而流産。
鮑威爾當時説,派去伊朗的兩架美國飛機回撤時在伊朗境內一個邊遠沙漠地區相撞。機上人員8人死亡,數人受傷。不過,鮑威爾同時指出,這次營救是出於人道主義考慮,是為了保護美國的民族利益和消除國際緊張局勢,而不是針對伊朗和伊朗人民採取的敵對行動。
“卡特總統已下令取消在伊朗進行的一項為營救我們的人質作準備的活動,由於裝備失靈,這一任務已停止執行,”鮑威爾説,“總統對這次營救嘗試承擔全部責任。”
但與鮑氏的説法不同,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卻聲明説,墜毀在伊朗霍拉桑省塔巴斯的兩架美國飛機上運載的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特工和海軍陸戰隊成員,他們企圖“秘密潛入美國駐伊朗大使館營救美國人質”。
此次武力營救的失敗促成了隨後的美伊談判。當年7月,巴列維國王在埃及病逝後不久,霍梅尼于9月12日首次提出釋放美國人質的4個條件,其中包括把已故國王的財産歸還伊朗和美國保證不從政治或軍事層面干涉伊朗內政。
1980年9月的兩伊戰爭以及同年11月美國副國務卿與阿爾及利亞外長的會談直接引出了1981年美伊協議的達成。美國人質隨後獲釋。
俄羅斯:莫斯科“文化宮之戰”
2002年10月26日淩晨5時30分左右,阿妮亞 安德里亞諾娃開始聞到怪味氣體。緊接著,她見到了從空調出風口飄入的氣體。然而,正是這種氣體救了她。在俄羅斯特種部隊解救人質的行動中,神奇的催眠氣體成為秘密武器。軍隊從人質危機的第一天就開始在演出廳地下鑽洞,最後通過這些小洞和文化宮大樓的通風系統把神秘氣體送入大廳。
10月23日晚9時左右,在莫斯科軸承廠文化宮演出廳內,風靡一時的音樂劇《東北風》剛上演到第二幕。突然,四、五十名持槍匪徒闖入大樓,一名蒙面匪徒衝上舞臺,對空中鳴槍,宣佈文化宮被佔領,所有人都被扣為人質。還沉浸在劇情中的觀眾,未及反應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人質遭劫持進入第4天,清晨6時23分,就在向文化宮注入催眠氣體近一小時,特種部隊官兵突破文化宮的玻璃外墻,7分鐘後衝入大廳,隨即打死醒著的恐怖分子。一些已經昏倒的恐怖分子也被當場處決,包括腰間綁著炸藥的女劫匪。
文化宮其它房間的槍戰持續了半個多小時。其間,一些人質試圖逃走,被守在出口的車臣人打死打傷。恐怖分子頭目、27歲的指揮官莫夫薩爾 巴拉耶夫在二層的配餐間被炸死。
7時剛過,仍作抵抗的3名劫匪舉手投降。
與此同時,警方在文化宮周圍及莫斯科其它地區逮捕了30名“同夥”。正午過後,據初步估計,在這次行動中共有90多名人質和50名劫匪喪生,特種部隊官兵無一傷亡。
參加營救任務的是俄最著名的“阿爾法”和“信號旗”兩個特種部隊行動小組近200名士兵。他們在營救過程中表現出高超的職業技能和專業水準,只用35至40分鐘時間,就將包括巴拉耶夫在內的約50名綁匪擊斃,750多名人質獲救。
危機結束後,俄羅斯國營媒體一片歡欣,普京總統成為當紅明星。連續數日閉門不出的普京總統穿上白大褂,前往莫斯科市內某醫院看望獲救人質。反對派政治家也紛紛向他表示敬意。
不過,此次精彩營救行動之後,也出現了一些“後遺症”。西方一些評論指出,俄羅斯特種部隊在這次行動中使用了過量的催眠劑,導致數十名人質昏迷未醒,直至離開人世。也有評論指責普京總統對莫斯科的安全保證如“一紙空言”。不過,大多數人質的安全終究還是用武力換回。
德國慕尼黑:奧運五環下的槍戰
第二十屆夏季奧運會于1972年8月26日在當時西德的慕尼黑開幕。122個國家和地區的7153名運動員參加了205個小項的比賽。
或許説,正是從那屆奧運會開始,國際政治的因素更多地捲入了奧運舞臺。
當年的9月5日淩晨,8名巴勒斯坦“黑色九月”組織武裝人員入侵慕尼黑奧運村。他們強行闖入以色列代表團的住所,當場打死了包括一名以色列舉重教練在內的兩名以色列人,並把其餘9名以色列運動員扣為人質,要挾以色列政府釋放他們扣押的被控從事恐怖活動的200多名巴勒斯坦人。
隨後,該組織給慕尼黑警察局發送恐嚇信,並要求西德向以色列轉達他們釋放巴勒斯坦人的要求。面對這一突發事件,西德警方決定發動突然襲擊。
經過數日的談判,西德當局同意武裝人員和人質乘用直升機飛往一處空軍基地,並從那裏離開西德。但在幕後,空軍基地四面的黑暗角落裏早已佈滿了狙擊手。當第一批人走下第一架飛機時,槍聲響起,手榴彈也隨之爆炸。
激戰之中,8名恐怖分子中的5人被擊斃,3名被擒。但在交火過程中恐怖分子炸毀了直升機,並開槍打死了全部的9名人質,另有一名聯邦德國警察在衝突中遇難。
※ 進入專題:俄羅斯恐怖噩夢不斷
責編: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