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2003年全球恐怖主義形勢》報告全年概要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30日 08:36)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4月29日,美國國務院發佈了《2003年全球恐怖主義形勢》報告,指出2003年是1969年以來國際恐怖主義襲擊事件最少的年份。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 /h3>
報告在注解裏指出,在“伊拉克自由行動”(Operation Iraqi Freedom)和“持久自由行動”(Operation Enduring Freedom)期間發生的大部份襲擊事件不符合美國長期以來對國際恐怖主義下的定義,因為這些襲擊以戰鬥人員,即值勤的美國和聯盟軍隊,為目標。恐怖主義襲擊指以非戰鬥人員,即平民和事發期間非武裝和/或非值勤軍事人員為目標的襲擊。
報告的全年概況部分指出,2003年,世界各地共發生190起國際恐怖主義襲擊事件,比2002年的198起略有減少,與2001年的346起相比下降45%。2003年是自1969年以來國際恐怖主義襲擊事件最少的年份。
2003年共有307人在襲擊事件中喪生,大大少於2002年的725人。2003年在襲擊事件中受傷的共有1593人,少於2002年的2013人。
2003年,亞洲地區發生的襲擊事件最多(70起),傷亡人數也最多(159人死951人傷)。
2003年共有82起針對美國的襲擊行動,比2002年的77起略有增加,與2001年的219起相比下降62%。
2003年共有35名美國公民在15起國際恐怖主義襲擊中喪生:
──1月21日,邁克爾 勒內 波略特駕車在科威特某路口等紅燈,一名槍手向他的汽車開火,波略特被害。
──2月13日,托馬斯 賈尼斯在哥倫比亞被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Revolutionary Armed Forces of Colombia)殺害。賈尼斯先生當時駕駛一架屬南方司令部(Southern Command)所有的飛機在叢林中墜毀。他和一名哥倫比亞軍官在飛機墜毀時受傷,隨後被恐怖主義分子發現並槍殺。飛機上的其他3名美國人基斯 斯坦塞爾(Keith Stansell)、馬克 貢薩爾維斯(Marc D. Gonsalves)和托馬斯 豪斯(Thomas R. Howes)被擄為人質,至今仍被扣押。
──3月4日,一枚藏在揹包中的炸彈在菲律賓達沃(Davao, Philippines)擁擠的飛機場爆炸,威廉 海德(William Hyde)遇害。此外還有20人死亡,146人受傷。製造這起爆炸事件的嫌疑人聲稱自己是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ILF)成員,但該組織否認與此人有關。
── 3月5日,一名自殺式爆炸事件製造者登上海法(Haifa)的一輛公共汽車並引爆爆炸物。阿比蓋爾 伊麗莎白 利特爾(Abigail Elizabeth Litle)遇害。
──3月7日,一名巴勒斯坦槍手在基爾亞特 阿爾巴(Kiryat Arba)定居點向正在進晚餐的埃爾納坦 伊萊 霍羅威茨(Elnatan Eli Horowitz)拉比和他的夫人戴博拉 露絲 霍羅威茨(Debra Ruth Horowitz)開火,霍羅威茨夫婦被殺害。
──5月12日,數名自殺式爆炸製造者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德(Riyadh, Saudi Arabia)駕駛幾輛藏匿爆炸物的車輛駛入維納爾 傑達維爾(Vinnell Jadewel)住宅區和哈姆拉(Al-Hamra)住宅區,造成9名美國公民喪生。這是造成傷亡最多的反美襲擊事件。在傑達維爾住宅區遇害的有:阿卜杜拉(Obaidah Yusuf Abdullah)、布萊爾(Todd Michael Blair)、本特利(Jason Eric Bentley)、卡蓬特(James Lee Carpenter II)、迪亞茲(Herman Diaz)、傑克遜(Alex Jackson)、諾克斯(Quincy Lee Knox)和勞森(Clifford J. Lawson)。穆罕默德 阿提夫 卡雅利(Mohammed Atef Al Kayyaly)在哈姆拉住宅區遇害。
──6月11日,在耶路撒冷(Jerusalem)雅法路(Jaffa Road)的克拉爾中心(Klal Center)附近發生汽車爆炸,艾倫 比爾(Alan Beer)和貝爾廷 約瑟夫 蒂塔(Bertin Joseph Tita)遇害。
──6月20日,霍華德 克雷格 戈爾茨坦(Howard Craig Goldstein)在奧菲拉西岸定居點附近的一次槍擊事件中身亡。
──8月5日,平民承包人員弗雷德 布賴恩特(Fred Bryant)在伊拉克提克裏特(Tikrit)駕駛汽車在一個觸動起爆的裝置上輾過,當即被害身亡。
──8月19日,聯合國駐巴格達辦事處所在的運河旅館(Canal Hotel)遭到致命的卡車爆炸襲擊。被害人中有3名美國人:阿瑟 赫爾頓(Arthur Helton),理查德 胡珀(Richard Hooper)和馬莎 蒂斯(Martha Teas)。聯合國特使塞爾吉奧 維埃拉 德梅洛(Sergio Vieira de Mello)也在23名死難者之中。
──8月19日,一名自殺性爆炸事件製造者在耶路撒冷一輛公共汽車上引爆身上的炸藥,戈爾迪 扎爾科夫斯基(Goldy Zarkowsky), 埃利 扎爾科夫斯基(Eli Zarkowsky), 莫迪凱 賴尼茨(Mordechai Reinitz), 耶素切爾 多夫 賴尼茨(Yessucher Dov Reinita)和泰希拉 內桑森(Tehilla Nathansen)等5名美國人被害,另有15人被炸身亡,140人受傷。
──9月9日,在耶路撒冷的希勒爾餐館(Cafe Hillel),戴維 阿普勒鮑姆博士(Dr. David Applebaum)和他的女兒納瓦 阿普勒鮑姆(Naava Applebaum)在爆炸中身亡。
──10月15日,美國駐特拉維夫(Tel Aviv)大使館的車隊在加沙地帶顯然被路邊安置的爆炸物擊中,隨行的3名美國人,約翰 布蘭基齊奧(John Branchizio), 馬克 帕森(Mark T. Parson)和小約翰 馬丁 林德(John Martin Linde, Jr.)被害。3人均屬安全事務的承包人員。
──10月26日,巴格達拉希德飯店(Al-Rasheed Hotel)受到一枚火箭驅動的榴彈襲擊,查爾斯 比林中校(Lt. Col. Charles H. Buehring)被害。當時美國國防部副部長保羅 沃爾福威茨(Paul D. Wolfowitz)正下榻在這家飯店。
──10月27日,威廉 卡爾森(William Carlson)和克裏斯托弗 格倫 米勒(Christopher Glenn Mueller)在阿富汗希金(Shkin)在受到埋伏的武裝人員襲擊時被殺害。兩人都是美國政府的承包工。 (信蓮)
責編: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