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伊戰週年:後薩時代伊拉克安全、政治和經濟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21日 15:06)

  中國網消息: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戰爭爆發。4月9日,美軍進入巴格達,伊拉克步入後薩達姆時代。戰後,美國一手控制了伊拉克的安全、政治和經濟三大重建主導權。但近一年來,美國主導的伊拉克戰後重建進展緩慢,經濟重建因資金嚴重短缺而止步不前;安全局勢持續動蕩,恐怖襲擊此起彼伏;政治重組步履艱難、一波三折。現狀顯示,伊拉克戰後重建將註定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一、恐怖襲擊有增無減,安全形勢十分嚴峻。

  戰後,伊拉克安全局勢持續動蕩,社會治安嚴重惡化。反美武裝襲擊目標逐漸由針對美英聯軍、聯合國駐伊機構和國際紅十字會等組織及外國機構轉向親美伊拉克人士及平民,且襲擊頻率加快,規模不斷擴大,造成的人員傷亡數量呈上升之勢。如何恢復安全秩序成為伊拉克面臨的最嚴重問題。

  (一)伊拉克社會秩序嚴重混亂。

  伊拉克戰爭中以及薩達姆政權垮臺伊始,伊拉克各大城市相繼陷入無政府狀態,哄搶事件橫行一時。在巴士拉、巴格達等美軍剛剛進駐的城市,均出現趁火打劫,哄搶現象。軍營、政府大樓和研究機構紛紛遭到洗劫,電腦、傢具、甚至軍用吉普車都被一搶而空。伊拉克國家博物館中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人類文化遺産也在這場戰爭的浩劫中被洗劫一空。隨著戰爭進程的推進,以及美佔領城市的增多,這種哄搶事件在伊拉克全國已呈逐漸蔓延之勢。戰爭、制裁與貧窮,使伊拉克人道德水準嚴重下降。戰後一年來,伊拉克社會已成為各種犯罪與動亂的溫床。許多外國駐伊拉克使、領館多次遭偷盜和搶劫,犯罪分子甚至光天化日下攔路劫掠,社會治安嚴重混亂。伊拉克人越來越感到沮喪,並普遍缺乏安全感。如何儘快展開人道救援,醫治戰爭創傷,組建治安力量,維持當地社會秩序,穩定人心,已成為美英臨時管理當局是否能夠保障伊政治、經濟重建有效進行的重要前提。

  (二)伊安全局勢日益惡化。

  美軍佔領伊拉克後,伊拉克恐怖爆炸事件接連不斷。從伊各種抵抗力量襲擊對象與目標來看,伊安全形勢大致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1、戰後初期,主要針對美軍。薩達姆執政的20多年培養了一大批以提克裏特家族為核心的“保薩”勢力,他們把持了伊拉克的黨、政、軍、憲、特等各個部門。特別是薩達姆領導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擁有正式黨員20萬,下屬的工、青、婦等外圍組織及支持者約有100萬人,構成薩達姆政權的社會基礎,其影響滲透到伊拉克政治、經濟、社會各個層面。它們構成與薩達姆利益休戚相關的命運共同體。由於這些人成為美戰後主要清算對象,失去以往許多特權,構成反美的主力。他們與伊拉克其他反美力量一道,利用伊戰後流散于伊拉克民間的幾十萬件武器(伊前政權垮臺後,大約有65萬噸彈藥和其他爆炸物被偷盜,其中30%已經被聯軍收繳,另外70%至今下落不明),以伏擊、突襲、自殺式爆炸等方式對美軍士兵、直升機、先進的MIA2主戰坦克等進行經常性襲擊,有時一日達10至25起之多,使美軍現代化正規部隊應對不暇。2003年10月26日,伊拉克進入穆斯林齋月後,伊反美武裝開始發動猛烈的“齋月攻勢”,襲擊頻率加快,規模擴大。僅齋月開始的一週內,針對美軍的襲擊活動平均每日超過30次,美軍死亡人數日均超過2人。

  據不完全統計,自美國總統布什5月1日宣佈伊拉克主要戰事結束之後短短兩個多月中,在伊遭襲喪生的美軍人數已遠遠超過戰時。7月16日,美中央司令部司令阿比扎伊德不得不公開承認,駐伊美軍仍面臨“典型的遊擊戰威脅”,伊反抗分子的襲擊正變得“越來越有組織性”。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也稱,時下認為伊拉克很安全是“一個可怕的錯誤”。雖然美軍先後在伊境內發動代號為“半島突擊”、“沙漠之蝎”、“沙漠響尾蛇”、“鐵錘行動”和“怒火行動”、“常春藤旋風”等大規模的清剿行動,並於7月22日將薩達姆兩子擊斃以及12月13日將薩達姆抓獲,但伊安全秩序並無根本改觀。特別是上述拉網式的清剿行動給伊拉克民眾的生命財産造成巨大損失,引起伊拉克人的普遍不滿與恐懼,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反美行列,美軍成了四處挨打的靶子,佔領與反佔領成為美恢復伊安全秩序的最突出矛盾。

  2、2003年8月,襲擊目標擴大至聯合國、國際紅十字會等組織及外國人員和機構等“軟目標”。自2003年8月開始,伊反美武裝在襲擊美軍的同時,將打擊目標擴大到駐伊國際組織,以及除美國之外的其他外國人員與機構。2003年8月19日,位於巴格達市運河飯店的聯合國辦公總部遭攻擊,造成包括聯合國駐伊特使德梅洛在內的24人喪生,百餘人受傷。此後不久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又發生了一系列爆炸事件,8月30日,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下令,全部撤離聯合國駐伊人員,其在伊的人道救援工作主要依靠近4000名當地僱員進行。10月底,國際紅十字會駐伊辦事處遭恐怖襲擊事件,造成嚴重傷亡。事後國際紅十字會宣佈大幅裁減駐伊人員。

  同時,針對駐伊外交機構的襲擊也不斷增加。8月7日,巴格達市約旦大使館遭汽車炸彈攻擊,造成19人喪生。11月12日,19名意大利人被炸身亡。11月29日,8名西班牙軍事情報人員在伊境遇內遭伏擊,7人被打死。同日,兩名日本外交官在提克裏特附近遇襲身亡。分析人士認為,伊拉克抵抗力量把聯合國視為美國和英國佔領伊拉克的工具,他們通過襲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以及製造美盟友傷亡,打擊和震懾一切與美國際合作者,使其無法在伊駐足,從而達到孤立並最終趕走美國佔領軍的目的。

  3、2003年11月中旬後,主要襲擊矛頭轉向伊拉克人。

  2003年11月15日,美與伊臨管會達成權力移交時間表後,伊境內恐怖襲擊有增無減,惡性恐怖爆炸案件急劇增加,其襲擊矛頭由美軍等轉向伊拉克人,並呈現出以下特點。(1)襲擊目標對準親美伊拉克人。今年2月10日、11日,巴格達南部一警察局和一新兵招募處發生兩起自殺性爆炸事件,致使100多伊拉克人死亡。2月15日,一夥武裝分子進攻費盧傑一警察局,劫走了近100名囚犯,打死20多名伊警察。(2)襲擊地點、時間選在什葉派宗教聖地、場所及禮拜日或宗教節日,目的是以大量普通什葉派穆斯林的傷亡,激起“教派戰爭”,並引發轟動效應。今年2月1日,即伊斯蘭教宰牲節的第一天,兩名自殺炸彈襲擊者混入伊北部庫爾德兩黨辦公室,引爆身上的炸彈裝置,導致130人死亡,200多人受傷。3月2日上午10時發生的針對什葉派穆斯林的連環爆炸案正值伊斯蘭教什葉派最重要的節日之一——阿舒拉節,且在伊什葉派聖地——卡爾巴拉和巴格達的3所久負盛名的大清真寺,造成271喪生,393人受傷。

  二、政治重建艱難起步。

  按照戰前確定的戰後伊拉克政治安排,美國在摧毀薩達姆政權後將直接控制伊拉克兩年,於是戰後美在伊設置了兩大機構,即文職機構和軍事機構,並開始推行“美國模式”的民主化。但由於戰後安全局勢遠遠超出美國的預期,去年11月,美國不得不調整策略,形式上提前向伊拉克人移交權力。

  (一)戰後美軍及其盟國對伊拉克全境實施軍管。

  伊戰後,伊拉克全境完全處於聯軍的軍事控制和監督之下。為填補薩達姆政權消失後的權力真空,美英聯軍將伊劃分為三個軍事管制區:以巴格達為中心的北方區由美軍控制;以巴士拉為中心的南方區交給英軍管轄;中部區委託一名波蘭將軍作為司令,由波蘭和澳大利亞等國組成的聯軍負責。美、英聯軍現駐伊兵力將近15萬,軍事上保持強大威懾力,維持對伊拉克全境的佔領。其中美軍約13萬,其他國家的盟軍2萬,另約有5萬伊拉克人協助美軍維持社會治喪安。

  (二)組建文職統治當局和伊拉克臨時管理委員會。

  伊戰後,布什政府支持在伊拉克建立類似戰後阿富汗式的文官政府,並責成伊拉克重建及人道援助處處長、美退役將軍傑伊加納組建伊民政部門。2003年4月中旬,加納抵達巴格達,開始籌建戰後伊拉克過渡政府。但不久,他即因未能有效地履行職責而被解職。5月初,布什政府任命前國務院反恐主管保羅佈雷默擔任戰後美駐伊臨時最高行政長官,代替加納之職。

  佈雷默上任後,在與伊拉克各政治派別廣泛接觸與磋商後,于2003年7月13日成立了由25人(3名婦女)組成的伊拉克臨時管理委員會,該委員會包括13名什葉派穆斯林,5名遜尼派穆斯林、5名庫爾德人、1名土庫曼人和1名基督教徒。其主要任務是恢復社會安全和秩序、建立公共服務系統和振興經濟。臨管會由美國任命,佈雷默對臨管會的決定擁有否決權。2003年9月3日,由臨管會任命的臨時政府宣誓就職。

  (三)2003年11月,聯軍管治當局與臨管會達成權力移交協議。

  2003年11月15日,聯軍管治當局與臨管會簽署了有關加快移交政權的協議。根據協議,伊拉克18個省要分別成立“組織委員會”,通過“組織委員會”從當地政治、社會和宗教團體以及部落中確定人員組建“省級選舉委員會”,選出代表出席“過渡性全國代表大會”。在2004年6月底前由“過渡性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産生臨時過渡政府,接管盟軍在7月1日交出的伊拉克主權,屆時聯軍佔領當局隨即解散。臨管會最遲在2004年2月28日制定臨時憲法。2005年3月15日前,由臨時過渡政府主持選舉産生伊拉克制憲委員會,制定伊拉克永久憲法,並在2005年12月31日前由全體伊拉克人民根據新的永久性憲法,選舉産生正式伊拉克政府。

  (四)簽署了伊臨時憲法。

  2004年3月8日,伊拉克臨管會舉行儀式,正式簽署了伊拉克臨時憲法文本。根據臨時憲法,伊斯蘭教將在未來伊拉克的政治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國家立法必須考慮伊斯蘭教教義的基本原則,但伊斯蘭教不能替代憲法,不能成為惟一的立法根據。未來的伊拉克實行聯邦制,伊政府將採取總統與內閣總理分權的機制,政府設一個總統、兩個副總統,由總統任命內閣和總理,但總統的任何政令必須經兩名副手同時簽署。臨時憲法還為伊拉克大選設定了明確的時間表,該法律規定,正式大選應在2005年1月31日前舉行,首次大選將選舉産生一個全國委員會,後由該委員會推舉産生首屆過渡自治政府,由過渡政府制定永久憲法。此後,伊拉克將舉行第二次大選,直接選舉産生正式政府。這部被一再推遲的臨時根本大法的誕生,為伊拉克人按照既定計劃在2004年6月30日接管政權掃清了主要障礙,標誌著目前仍在爆炸中艱難籌備的政權移交工作進入了新階段。

  三、經濟重建方面少有進展。

  (一)聯合國取消對伊制裁。

  在美積極推動下,2003年5月22日,安理會通過1483號決議,決議規定除武器裝備外,所有涉及伊拉克貿易、經濟以及金融投資等的禁令不再適用,從而廢除了由聯合國主導的對伊實施長達13年之久的國際制裁監管機制,取消了用於監控石油換食品計劃運作的聯合國伊拉克項目辦公室和監督對伊實施制裁的“661”委員會,取消了聯合國對石油換食品計劃的代管賬戶。決定設立“伊拉克發展基金”,同時,認可了美、英對伊拉克的軍事佔領,並授予它們更為廣泛的管理權限。即授權美英當局負責伊的石油生産、銷售和收入管理,從而建立了由美英在伊管理當局主導操控伊拉克石油出口的新機制。雖然決議歡迎其他國家在美英當局領導下參與伊拉克的管理,但實際上是把伊拉克置於美英兩國的“託管”之下,伊的國民經濟命脈完全交由美英兩國掌握,從而保證了美英在伊戰後經濟安排上的主導地位。美石油公司壟斷了伊拉克的重建項目,伊戰後特大油田開發項目均被美國壟斷,經濟重建及基礎設施等項目的招標,大多落到美國公司之手。而戰前伊政府與俄羅斯、法國等國家簽署的30多項石油合作協議卻被排除在外。

  (二)美在伊啟動了“第二個馬歇爾計劃”,並爭取到一定的國際援助。

  為使戰後伊拉克經濟儘快得以恢復和發展,布什政府表示在伊拉克重建問題上,將效倣“馬歇爾計劃”。2003年年初,美國會批准790億元用於伊拉克的作戰和重建經費。同年9月,布什政府決定增撥870億元,用於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軍事及重建用途。此外,美多次&&召開“援助伊拉克戰後重建國際會議”,動員西方世界、産油國、新興市場國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出資,迅速投入戰後重建。2003年10月,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捐獻大會上,美國率先承諾向伊提供203億美元的無償援助,歐盟也承諾向伊提供總額為12.4億歐元的援助。日本承諾至2007年前對伊的援助資金和貸款達50億美元,而沙特和科威特則分別承諾10億和15億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在今後3年內提供25億至42.5億美元貸款。而世界銀行將在5年內提供30至50億美元貸款,從而使總捐贈款額達330億美元。據世界銀行估計,在2007年前,伊重建資金將需要560億美元,雖然這次會上所獲得的330億美元承諾較預計的560億美元仍有距離,但畢竟為伊經濟重新崛起爭取到寶貴的起動資金。但是,到目前為止,上述承諾的資金基本沒有到位。

  (三)在美斡旋下伊拉克債權國同意減免伊部分債務。

  目前伊拉克約有1000多億美元的外債(包括本金和利息),其中410億美元是欠巴黎俱樂部國家的,其餘則是拖欠海灣國家(850億美元)及俄羅斯(80億美元)等國家的。此外還有因1991年海灣戰爭拖欠的100億美元的戰爭賠款。鉅額外債成為影響伊經濟振興的沉重負擔和障礙。

  為減少伊外債,推動伊經濟復蘇,2003年12月,美國總統特使、前國務卿貝克訪問了伊拉克的主要債權國,以收回禁止法國、德國和俄羅斯等反對伊拉克戰爭的國家參與競標伊拉克重建合同決定為代價,換取後者對伊外債的減免。12月16日,法德美發表聯合公報,稱3國一致同意于2004年在巴黎俱樂部框架內實質性削減伊拉克的債務。12月2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同意把伊拉克欠俄羅斯的80億美元債務減免65%;12月29日,日本也表示將在削減伊債務問題上提供合作,“準備放棄相當規模的債務”。此外,貝克訪問的沙特、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科威特等海灣國家均表示願意通過談判減免伊拉克鉅額債務。 (程星原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

  →→進入專題:關注戰後伊拉克

責編:唐峰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