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時訊](3月20日 18:10首播)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20日 18:52)
CCTV.com消息(國際時訊):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伊拉克戰爭一週年
今天是伊拉克戰爭爆發一週年的日子。一年前的今天,美英聯軍出動23萬大軍和上千架戰機,對伊拉克開戰,薩達姆政權很快倒臺。一年後,那傳遍世界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
2003年3月,美國繞過聯合國,以“反恐”和“消除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為由,單方面決定對伊拉克動武。
3月20日 伊拉克戰爭爆發
4月10日 美軍進佔巴格達 薩達姆雕像被拉倒
5月1日 美國聖迭戈 布什上演“航母秀”
美國總統 布什:在伊拉克的主要作戰行動已經結束,在伊拉克戰爭中,美國和我們的盟國取得了勝利。
5月-12月 駐伊美軍頻繁遭襲 美軍士氣低落
11月27日 布什突訪巴格達犒軍 感恩節上演出“政治秀”
12月13日 薩達姆在家鄉提克裏特落網
12月14日 美國對外證實薩達姆被捕
美國駐伊拉克最高文職行政長官 佈雷默:女士們、先生們,我們逮到他了。
伊拉克戰爭一週年 伊拉克人的得與失
伊拉克戰爭一週年,上萬名伊拉克民眾走上街頭示威遊行,表達對美軍佔領和重建進程緩慢的憤怒。一年來,伊拉克局勢依舊混亂。伊拉克人説,他們在戰後失去的遠比得到的要多得多。
伊拉克戰爭過去一年,巴格達人曾經為之驕傲的高樓大廈已經風光不再。隨處可見的斷壁殘垣,在無聲中向人們展示著戰爭的傷痕。伊拉克人的生活依然沒有保障,食品、醫療、水電供應都沒有根本好轉。戰前,伊拉克採取配給制,人們工資不高,但物價相對較低。戰後,物價飛漲,工資拖欠,伊拉克人的生計比戰前還要艱難。
在首都巴格達,市民每人每天的供水配額僅為戰前的一半,在南部城市缺水更加嚴重。伊拉克官方今年1月公佈,要基本恢復正常供電供水至少還需要三年時間。
伊拉克戰爭讓許多伊拉克人失去棲身之所,無家可歸。沙克爾就是其中之一。在美軍的轟炸中,沙克爾的家變成了廢墟。美軍沒有做出任何賠償。念舊的沙克爾時不時就會回到原來的住處看看,然而除了一次次的回憶,他什麼也不能做。
【同期】原本我們的生活正常平靜,我是醫院的一名職員,我老婆和我女兒都在大學學習,但是現在,我們連一間住的屋子都沒有。
伊拉克戰爭造成大量人員失業。薩達姆政權的軍隊遭美軍解散,幾十萬士兵也生計無著。伊拉克人權機構去年估計,伊拉克的失業率超過了60%。
然而,最讓伊拉克人不能忍受的還是惡劣的安全局勢。持續不斷的暴力活動,使伊拉克民眾人人自危。對於多數伊拉克人來説,他們不滿薩達姆的領導,但是更痛恨美英聯軍的佔領。
宰赫拉有兩個兄弟。一個在薩達姆當政時被處死,罪名是莫須有的“背叛國家”。另一個在伊拉克戰爭結束後被駐伊美軍打死,而美軍沒有對此做出任何解釋。
【同期】感覺上伊拉克人就是美軍的槍靶子,美軍開槍只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槍法有多準,他們為什麼要殺了我兄弟。
動蕩的局勢使很多國際救援機構的工作人員撤離伊拉克。一批伊拉克精英學者也被迫陸續離開祖國。對於等待重建的伊拉克來説,這無疑是一筆巨大的損失。
説起來,伊拉克主要戰事結束後,惟一“豐富”起來的是文化市場。戰前,伊拉克只有3個電視頻道,而且節目非常單調,私自接收衛星電視節目是違法的。合法報紙只有官辦的5家,政府對國家電臺、電視臺以及電影的內容嚴加控制。隨著薩達姆政權倒臺,原來的國家電視臺、電臺和官方報紙也銷聲匿跡,一批非官方的報紙、電臺、電視臺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根據聯軍發佈的數字,伊拉克現在至少已經有50萬個衛星頻道接收器。報紙內容也從原來千篇一律的歌頌薩達姆,變成現在的無所不包。伊拉克大街上,出現了各種廣告牌。使用手機的伊拉克人也越來越多。
但是,媒體的負面影響也隨之而來。良莠不齊的信息內容,對這個伊斯蘭教國家的民族文化、宗教習俗和傳統觀念提出挑戰。美國希望通過傳媒轟炸,瓦解伊拉克傳統的文化和價值觀念。但是一些伊拉克知識分子認為,傳媒中大量的不健康信息,正在給伊拉克帶來比戰爭更可怕的精神摧毀。
伊拉克戰爭一週年 美國人的態度在改變
而美國民眾對伊拉克戰爭的看法,一年前和一年後,已經慢慢發生了改變。
一年前,美國總統布什以最高統帥的名義,宣佈對伊拉克開戰,兩河流域頓時狼煙四起。戰爭第二天,美國民意調查顯示,四分之三的美國人支持政府攻打伊拉克的決定。
隨後,20萬全副武裝奔赴伊拉克的美國大兵,勢不可擋地向伊拉克各地挺進,捷報頻傳。一個接著一個的伊拉克重鎮被攻陷,伊拉克軍隊不堪打擊、迅速土崩瓦解。這讓美國國民為之一振。
可是,讓美國民眾沒有想到的是,戰爭結束後美軍的傷亡數字竟然遠遠超過了戰爭中的陣亡人數。伊戰之後,幾乎每天都會出現的美軍傷亡報道,不斷刺激著美國國民,布什的支持率也隨之一降再降。
伊拉克戰爭前,布什政府多次聲稱伊拉克違反聯合國決議,並擁有和隱藏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戰爭結束至今,美國在伊拉克境內連“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影兒都沒見到。這讓布什政府發動戰爭的動機備受質疑。
今年1月,美國負責搜尋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前首席武器檢察官戴維 凱宣佈辭職,並表示,他所領導的武器搜尋工作表明,伊拉克並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2月7號,布什不得不承認,美國在伊戰前的情報欠準確,並將開戰的理由變成了伊拉克“有意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美國構成了正在積蓄的威脅。
今年是美國的大選年,而伊拉克戰爭則成了美國驢象兩黨的重要辯論話題。曾經,伊拉克戰爭是布什攻擊競選對手民主黨人克裏的砝碼之一。
美國總統 布什:我的對手(參議員約翰 克裏)同意,薩達姆 侯賽因是個威脅,但他卻不支持我推翻薩達姆的決定,也許他還寄希望於薩達姆在下一屆伊拉克總統大選中失利下臺。
但是現在,反復在各電視臺播放的布什的競選廣告,卻拿“9 11”事件大做文章,而對伊拉克戰爭避而不談。
除了美軍傷亡讓布什政府傷透了腦筋,伊拉克戰爭還給美國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美軍在伊戰中共花費450億美元。駐伊美軍每週開支高達10億美元。預計2004年的財政赤字將達到創紀錄的5210億美元。
對於美軍在伊拉克駐守的反對之聲越來越強烈。特別是在西班牙宣佈要從伊拉克撤軍後,波蘭、韓國等國家的立場也發生動搖,伊戰聯盟面臨瓦解。布什政府陷入更深的困境。
根據《今日美國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和蓋洛普最近進行的民意調查,當前選民對布什工作表現的滿意率僅為49%,為他就任總統以來的最低點。已穩獲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參議員克裏的支持率為52%。伊拉克戰爭一週年,美國人對伊戰的看法發生了改變。而對布什來説,能否再次榮登總統寶座,恐怕“成伊戰,敗也伊戰”。
伊拉克戰爭一週年 硝煙過後傷痛難平
伊拉克戰爭一週年,戰場上的硝煙早已散去。但是無論是伊拉克人還是美國人,喪親之痛,都不會隨著硝煙而散去。對他們來説,思念會繼續,回憶會繼續,傷痛也會繼續。
(字幕)2003年3月26號 巴格達沙阿卜市場遭美軍導彈襲擊
2003年3月26號,巴格達市民趁著美軍轟炸的間歇到沙阿卜市場搶購生活用品。突然,一枚導彈在市場中炸響。頃刻間,市場周圍的建築成了一片廢墟,原本熱鬧的市場變成了人間地獄,14名伊拉克平民被炸死,其中包括44歲的伊拉剋婦女努裏亞 馬哈茂德。
轉眼近一年的時間過去了,新的建築在沙阿卜市場的廢墟上重新建立了起來,巴格達市民的正常生活似乎也在一點點恢復,但對於努裏亞的家人來説,沙阿卜永遠不再是襲擊以前的沙阿卜,這裡成了讓他們心碎的地方。
一説起女兒的慘死,努裏亞年邁的老母親就抑制不住淚流滿面。
【同期】我失去了女兒,她可是我的命根子,一想到這些,我就難過,我辛辛苦苦把她撫養大,可卻在一瞬間就永遠地失去了她。
【同期】努裏亞的孫子:那天(2003年3月26號)我們一家正在廚房吃早飯,大約10:30 兩枚導彈襲擊這裡,其中一枚擊中我們的房子,包括我奶奶在內的兩名家人被炸死,另有7個人受了傷。
沒有人説得清自伊拉克戰爭以來,到底有多少伊拉克人喪生。據一份數據統計顯示,僅從2003年3月20號到4月20號一個月期間,就有3240名伊拉克平民被打死或炸死,而這份數據僅是基於對伊拉克50%的醫院的調查,實際的死傷人數遠遠高於公佈的數據,戰爭讓無數的伊拉克家庭忍受著失去親人的痛苦。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類似的悲劇也同樣在上演。據美國國防部統計,截至今年3月18號,一年來,共有568名美軍士兵和2名僱員在伊拉克喪生。
這是居住在洛杉磯附近錫米鎮的一個普通家庭,安東尼 迪萊蒙多正捧著相冊追憶著自己的兒子邁克爾。
2004年1月8號,一架美軍“黑鷹”直升機在伊拉克費盧傑進行緊急著陸時墜毀,機上9名美軍士兵全部遇難,22歲的邁克爾就是其中之一。
【同期】安東尼 迪萊蒙多:我兒子當時是去救助其他受傷的士兵,他的死是值得的,我們要永遠紀念他。
儘管對兒子的遇難表示理解,但自從得到了邁克爾的死訊,安東尼一家就一直在淚水中度日。
【同期】中年喪子是切膚之痛,這種痛難以消平,雖然別人也和我講過這種痛楚,雖然多年後我可以學著去面對,但現在我卻無法正常生活,我兒子的死到現在已經兩個月了,我仍然沉浸在悲痛中無法工作,我老婆也一樣,我們就這樣一天一天,甚至一小時一小時地挨日子,這滋味真是難過極了。
獵人的助手 人類的朋友
冬天對戶外運動愛好者而言,是一個外出獵鳥,顯示勇氣和槍法的好季節。而有經驗的獵手每次狩獵都不能缺少的夥伴,就是“人類最好的朋友”——獵犬。
在過去的四十多年裏,哈倫 文特爾訓練了兩千多條獵犬。
【同期】哈倫 文特爾 馴狗員:希納是德國獵犬,它是我訓練過的最優秀的,它有很好的性情,還有一隻靈敏異常的鼻子,能從40-50英尺外把鳥兒撿回來。
哈倫訓練出的犬,都是獵鳥愛好者的好助手。在他的調教下,獵犬能夠準確地找到受傷的獵物,而巡迴犬也學會了把握時機,衝向獵物。
【同期】這是梅爾,它停下來,開始興奮了,它能夠成長為一隻超級獵犬。
選什麼品種的獵犬做自己的助手往往是獵人最難做出的決定。每個品種的犬都有不同的特點,而在獵鳥中它們共同的目標就是——找到鳥兒,取悅主人。
【同期】它在這兒。
與哈倫不同,羅比 拜斯特只訓練一種犬——巡迴犬。
【同期】馴犬員 羅比 拜斯特:巡迴犬是美國AKC犬俱樂部註冊的最優秀的犬,溫和有禮的性格令它們非常受歡迎,它們既是家庭活動的優秀伴侶,又是好的狩獵夥伴。
狩獵時,獵人通常喊自己愛犬的名字作為行動的指令。這樣,可以在一群人共同狩獵時,保持每個獵手和他們獵犬間指令的明確性。
對於拜斯特而言,看著他的狗去狩獵,就像欣賞一幅親手創作出來的藝術品。愛狗表現出的機警、敏銳與勇敢,都令拜斯特充滿了成就感。
【同期】有一條優秀的獵犬陪同狩獵,就像與最具魅力、最優雅的舞者共舞,而沒有了獵狗 狩獵就不稱其為狩獵,你必須有個優秀的夥伴陪著你。
英國:“西克羅福特馬廄” 百年馬匹養老中心
和狗一樣,馬也是人類忠誠的朋友。無論是在古代的戰場上、還是在現代的比賽、休閒活動中,都能看到它們瀟灑俊朗的身影。當馬兒和人一樣隨著歲月流逝漸漸衰老,它們也和老年人一樣,需要一個休養生息的容身之所。
這裡是倫敦以北20公里的西克羅福特農場, 這裡不僅是英國遠近聞名的度假勝地,也是著名的“西克羅福特馬廄”的所在地。
“西克羅福特馬廄”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馬匹養老中心,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1886年,在一位熱愛馬匹的女士安 林度和波特蘭公爵的倡導下,英國第一家馬匹養老中心在薩德伯里正式開辦,其經費主要依靠私人捐助。但由於薩德伯裏交通不便,醫療條件也不夠好,因此1900年,該中心搬到了倫敦以北一百多公里外的西克羅福特,並一直開辦到今天。
第一次時間大戰期間,這裡還成為戰馬療傷和修養的中心。現在,這裡每年要為上千匹來自英國各地的傷病馬提供治療;同時為兩百多匹馬提供長期住所,其中很多都是來自王室騎兵團的退役軍駒。
【同期】“西克羅福特馬廄”經理 雪莉 阿博特:每天早上七點半我們就給它們做好了“早飯”,然後把他們放出去,在草地上走走,如果這個季節草地上有什麼可吃的,它們就會多呆一會兒,到午飯時間它們會自己回來享用,吃過午飯後它們會躺在毯子上睡個午覺,然後醒來吃頓“下午茶”。
對於一些年紀特別大的馬匹,中心的工作人員還會提供特殊的照顧。
【同期】“西克羅福特馬廄”經理 雪莉 阿博特:它們衰老的特徵主要體現在馬蹄和牙齒上,其實就跟人老了腿腳和牙都不方便一樣,因此我們會特別的關照它們的牙齒和蹄,不過可惜的是現在還沒有專門為馬提供的假牙,所以當它們一天天衰老,吃草就越來越不方便了。
養老中心的工作人員還介紹説,人們對於馬衰老的年齡還存在一些誤解,有的人以為馬要三、四十歲才開始衰老;其實一般説來,20歲左右的馬已經進入了老年,需要人們更精心的照顧。因此,除了為馬匹提供更好的養老條件,向人們普及更多關於馬匹的常識,也是養老中心人員非常重要的工作。
責編:張麗